[城市]北大妈妈的成长之旅(13)

作者: 秀怀 | 来源:发表于2018-03-20 16:10 被阅读19次

第三章,省一建子弟学校(二)

1

虽然从小数学更好,但我在高中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喜欢文学。我自己分析过自己语文学不好的原因。一是从小没有好好的累积,在课外读物欠缺的时代,其实学语文,没有捷径可言。

“a、o、e”虽然拗口,但不学肯定不行。每回学了生字,不写会,下次碰到就不会写。教材枯燥,老师出的作文练习题总是高大尚,什么谈谦虚,谈理想等。我把笔头咬烂了,也写不了几句。

如果现在让我回到小时候,重新开始学习语文,我想怎么学。我会给自己一周开两节写字课,在开始学写字初期,让自己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我想大量阅读,每天练习写作文,或练习写日记。然后我尽量开口表达。这也是我归纳出来的学语文的三大目的:阅读、书写、表达。

但语文学习要达到阅读、书写、表达三大目的,在我们那个时代根本不可能。这样一想,感觉语文学习是一个时代的欠缺,不止是我一个人的欠缺。

2

在省一建所有老师中,政治老师教得最好,一开始我以为就我这样认为,几十年后同学聚会,其他同学也认为政治老师教得最好。

在说的政治老师教学方法之前,我把当年我们升高中后面临的基本情况大概说一下:

在我们前面一届高中,还是两年制,高考大学、大专和中专是分开考的。报考大学大专的人就不能再参加中专考试,报告中专的人不能同时参加大学考试。

到了我们这一届高中,改成三年制,高考实行一条龙制度,也就是大学、大专和中专放在一张卷子上考了。学习的课本也分甲种和乙种,重点中学的学生用的是甲种,我们用的是乙种。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学校对我们的教学做出调整,取消了我们所有的副科,地理,历史,生物,还有英语也一起取消。

“以前分卷考的情况下,我们班有一两个人有考上中专的希望的。现在实行一条龙了,那些重点中学成绩中等的学生以前只去并大学大专的,现在就同时拥有排挤你们的机会了。”

“所以学校决定,尽可能多的把你们送进技校。你们现在读技校还能当国营工人,等工作以后你们可以马上去读电大,凭你们的水平,你们可以随便考上电大。电大的文凭国家也是承认的,到时你们一样也是干部。”

那时候去一个好的单位坐办公室是人生最大的梦想。

我当时听班主任说这些话,在心里抗议:“我现在读多少就算多少,以后我才不去考什么电大呢。我不止想考中专,还想考三明师专呢!如果我有机会当老师,我决不会像你们这样教书,简直在误人子弟。”

我的班主任是我们的物理老师,是我们初中的物理老师的老公。我读初中的时候物理成绩很好,也很喜欢物理。初中的物理老师个子瘦小,说话铿锵有致,讲课干脆利落。中考的时候我的物理成绩是32分,因为满分是40分。

高中的物理老师跟他老婆比,显得微胖,腮帮的肉有点下垂,说话也和他老婆相反,慢吞吞的,像是嘴里含着一口痰。他把尽可能多的把我们送进技校这一策略坚决地贯彻到底。他把一节课的内容分成三节课讲,真是佩服他怎么有这个本事,反正我一上他的课就睡着了。

因为我对学校教学方案做出调整心生不满,对一些老师的教学方法,也不满意,于是生产将来要当老师的理想,我就准备着去冲刺三明师专 。没有英语课,我就用早上的时间来读英语,借用英汉词典一点一点拼读英语课文。生物课文也抽出晚上做作业的时间去阅读。

毕竟是在自己眼皮底下读三年书的学生,我们有些同学要参加高考,班主任老师还是看出来的。有一天他说:“有些同学愿望不要太高了,愿望越高到时摔的越惨。”

那时我并不把老师的话放在心上,我一点也不觉得自己会摔得很惨,反正技校我是随便可以考上的,既然老师要把班上大多数同学送进技校的话,如果我考不上的话,还有谁考得上?

至于大专我没有抱什么希望,只是包着试试看的心里。明知会失败,还是坚决要准备高考,这是我当时所做的选择。

“能摔到哪里去呢?我本来就在地板上。”我记得当时这样跟自己说。

当然结果是我没有考上大专,高考只考了400出头,技校也没发挥好,也就考个350几分,班上有两个同学考得比我好,一个380几分,一个400多分,400多分的去了邮电技校,我想我如果考400多分,未必有邮电技校可去。

我并没有后悔把早上时间拿来读英语了,反而后悔没有跟老师说出来自己想考大专,如果我寻求老师帮助,比如通过老师弄到重点中学的复习资料或者测试卷,针对性去学习,也许还有一拼。当年高考分数线好像是500分上下。

我总觉得自己有考上大学的潜力,如果学校对教学方案不进行调整,而带着我们全力去拼高考的话,即使我们同样没有人考上中专,但是考上技校的人数一样不会少,甚至可能更多。因为那样班上至少还有一些努力振奋的气息,不会像这样,因为觉得没有希望,连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一副萎靡的样子。

高中有位同学也志在高考,他在高二开学的时候,把自己转到三中去读,当时我很羡慕他有这个渠道和门路。虽说三中也不是什么好的中学,但全校至少在正常的准备高考。

不过那时候的人还没有讲到心态两个字,在成绩下来后有一天,我们大概有六七个同学聚在校长的办公室,忘了因为什么事聚在那里了。那天我们的陈校长特意提到那个转学走掉的同学。他说:

“转到三中去又怎么样?还不是什么都没有考上。”

我对这件事特别上心,就问:“陈老师知道他考了多少分了吗?”

“这个,我还真特意去了解了一下,他考了三百久十几分。”

“哼,还没有我考的高呢。”我在心里这样跟自己说。这样我就用另一个跟我同样怀着高考志向的,并把这一志向更彻底地去实施的人的失败安慰了下十分失落的自己。

相关文章

  • [城市]北大妈妈的成长之旅(13)

    第三章,省一建子弟学校(二) 1 虽然从小数学更好,但我在高中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喜欢文学。我自己分析过自己语文学不好...

  • [城市]北大妈妈的成长之旅(12)

    第三章 省一建子弟学校(一) 过了浮桥往前走点就是省一建子弟学校了,如果按现在给学校排名的习惯去排名,省一建子弟学...

  • [城市北大妈妈的成长之旅(11)

    第二章 (三)地下党“拐脚昌” 在我开始在简书写作之前,我业余生活以阅读为主,当然以阅读为主的阅读生活开始的也不是...

  • [城市]《北大妈妈的成长之旅》目录

    i 作者介绍:一个普通的下岗女工,曾是抑郁症患者(是自己这样认为的)。一个北大女孩的妈妈,曾经是赌徒,严格说起来还...

  • [城市]北大妈妈的成长之旅(8)

    第二章 (一)浮桥头的传说 过去连接白沙和下洋的是一座浮桥,我每天都走过浮桥去上学。走在浮桥上能感觉到脚底下的河水...

  • 《城市之旅》(13)

    【目录】 【上一章】 第十三章【傀儡军团(5)】 战车冲了出去,突然,前面出现了两只森林傀儡,吉普突然一个大漂移,...

  • 《台湾人文之旅偶记》

    《台湾人文之旅偶记》 人文之旅是有缘之旅学习成长之旅感动温暖之满满,用8天时间触摸台湾台北这坐城市与人最温暖的相连...

  • 北大之旅

    2018年8月15日。 晴 今天我早早地起床了,我们带上了三个包,一瓶酸奶,之后就出发了。我们先去了烧饼王...

  • 北大之旅

    12-1号本来是去北大当志愿者,说好是4:30到,到了之后和那个老师联系,我提前到了,那个老师要等一个多小时才能到...

  • 内蒙古多伦之行02

    今天是雪地穿越之旅的第二天。 此次穿越之旅共13辆车,城市SUV6辆,硬派越野7辆。穿越的口号是,“没有困难也要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城市]北大妈妈的成长之旅(1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yqx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