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新闻说起《读者》,提到其已经日落西山。曾经风光无限,一火就火了差不多40年,在国内的杂志期刊界堪称神话,由于出刊量大,现在已经明显力不从心了,颇有点“苟喘残存”的味道。
看到这样的话语,心中泛起涩涩的味道。《故事会》和《读者》是初中和高中的两大乐趣。每次拿到《读者》最先翻开的栏目一定是《青春风铃》,一篇篇故事充满憧憬和青涩,有的故事是圆满的,但大多数是留有遗憾的。但依旧触动着内心,因为那是属于青春的故事。
初中周围的早恋没几个明显的,到了高中早恋的不少,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高二时候班里一个女孩因为一枚18K金的戒指轰动全班,随着而来属于她的故事也被我们津津乐道。而这个女孩的情绪却是经常竭斯底里,弄的我也不太肯定到底爱情是甜蜜的还是痛苦的。
女孩和男孩是初中就开始谈的,不知道是否是同村,但都是见过家长的存在。到了高中,女孩的成绩还可以继续读书,男孩已经完全对读书失去兴趣。索性早早离开校园去南方打拼,这样以来,异地恋就成为必然的。前面提到女孩的爱情引人注目来源于那枚18K金的戒指,那是男孩去南方打拼后买给女孩的第一份礼物并作为订婚信物。看着女孩骄傲的神情,仿佛在告诉大家爱情的甜蜜。
那个时代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更没有QQ,写信太慢,好在电话已经普及,但问题是打电话太贵,煲一次电话粥一张电话卡就没有了。有一天女孩在宿舍竭斯底里的大哭大闹,不用特意询问就自动有人在传播缘由,原来是男孩在外经济并不宽裕,经常要省吃俭用来维持电话费一解两人的相思之苦,但极限终究是到来了。男孩那日就剩下10块钱,买了电话卡就意味着没钱吃饭。最终男孩选择了爱情,买张电话卡和女孩通话,同时也就是说他连吃馒头的钱都没有了。通完电话,女孩哭的不能自己。看着女孩痛苦的模样,仿佛在告诉大家爱情的苦涩。
另一对主角就不存在这样的经济痛苦。依旧女孩是我们班的,特点有几个,家里特别有钱,有点胖,特别白。男孩的特点就一个,比较帅气。两个人在一起也是甜甜蜜蜜,在大多数女孩还抱着“男女授受不亲”的教诲时,女孩总是自由出入男孩宿舍。等我们外围听到八卦的时候,故事已经落幕。两人的破裂原因是谜,分手阵势倒是很大。女孩要求男孩归还所有属于她买的东西,男孩同意了。结果呢,连男孩的内裤都是女孩买的。当时的自己连围观者都算不上,因为不感兴趣。到了后来,发现这不是只有电视剧上才上演的剧情吗?真是白搭了当初那么好的资源优势!
说着说着,又想起了高一那个男孩。一个转校生,好像特别帅。为什么要用“好像”,是我真的连他的模样都没看清,一方面是那个时期的自己很沉默,沉默到两耳不闻窗外事,另一方面这个男孩停留时间过于短暂。
男孩转学当天是班主任亲自送进教室的,陪同的还有男孩妈妈,一眼就可以看出那位妈妈是刚哭过。男孩很快就和后排的男同学玩的火热,转学理由也很快传出,他在原本的学校打架,被开除了。不久,男孩就因为打架在讲台上念了一篇检讨。再不久,就是男孩转学的消息。原来男孩又打了一架,和检讨书中打的人是同一个。再后来传说男孩来我们学校就是为来和那人打架的,理由是因为一个女孩。男孩的模样我都没记住,女孩的模样更是无从知晓。但是,现在我知道了,那都是青春的模样!
阿淼写于2022年8月18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