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天,林肯公园主唱切斯特·贝宁顿(Chester Bennington)在家中自缢身亡,年仅41岁。
查斯特·贝宁顿,1976年出生于美国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林肯公园主唱、演员。凭借出众的天赋,贝宁顿成为了乐队的灵魂,也得到了众多摇滚乐迷的喜爱。
查斯特早在制作《Numb》、《Breaking the Habit》等歌曲时就从歌词中透露了自己内心的斗争、抑郁与酒精毒品成瘾问题。
他还曾透露,在童年时长期遭受一位年长男性虐待,因为不想让别人认为自己是同性恋或者是说谎者,查斯特没有开口寻求帮助,导致这样的性虐从7岁一直持续到13岁,之后曾有过自杀念头。
查斯特的离开,可以肯定是受到了童年性侵阴影的折磨,之后的日子里他一直都有这抑郁症,最后宁愿用死亡来摆脱这样的痛苦。让人震惊的是,查斯特的父亲是一名警察,在孩子长达六年的性侵过程中,竟然没有发现,不得不说,父母的责任重大!
不久前自杀离世的台湾作家林奕含,同样因为年幼时被性侵,在忍受了多年的抑郁和痛苦后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林奕含,台湾女作家,1991年出生,发表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因为其少时遭补习老师诱奸,后来创作了一本自传体小说。2017年4月27日傍晚被警方发现于自家卧室上吊自杀。
作为一个“家有女孩初长成”的孩子家长,我心情沉重的看了林奕含的小说,看得我胆战心惊,心里无法形容那种痛楚的感觉,用蒋方舟的评论说就是“像一根冰锥扎入心里”,真的感同身受的理解了这个可怜的女孩。
她生于台湾的名医世家,在老师和家长眼里,她是一个优秀的学生,各项学习成绩非常优秀,本应拥有灿烂辉煌的人生。
但是童年的遭遇让她的一生都蒙上了阴影,没有人能走进她的内心,在国外大学读书期间,因为抑郁症并发,未能完成学业,成为终身的遗憾。
在她写完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后,开始否认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但在她自杀前几个月,她终于承认这是她亲身的遭遇。
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孩?她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就是揭露自己童年遭受的侮辱,在把这一段黑暗历史揭露出来之后,她用死亡的方式换取纯洁!
这是一个多么可怜的女孩?但这样的的悲剧本可以避免或把损失降到最小。但因为缺乏必要的性知识,更缺乏父母对孩子心理变化的关注和关心,造成了人们最不愿看到的结果。
一.性侵的危害远超想象
性侵所导致的身体上的伤可以愈合,但心理上的伤却不会随着时间消退。焦虑、抑郁、创伤特异障碍、人格障碍,甚至是强烈的自杀倾向......
林肯公园主唱切斯特·贝宁顿的例子就是如此,在大众眼中他已经很成功了,但是成年后内心的斗争、抑郁可能都是来源于童年时的性侵。
因为未成年人正处在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性侵带来的危害会更大,遭遇性侵害,可能会扭曲甚至摧毁他原来的价值观,造成一生的悲剧。
上面林奕含的例子就是如此,她在遭受老师性侵后因为认知不足,又无人倾诉,竟然萌生了要爱上老师的想法。
那天,我隔着老师的肩头,看着天花板起伏像海哭。那一瞬间像穿破小时候的洋装。
他说:这是老师爱你的方式,你懂吗?
想了这几天,我想出唯一的解决之道了,我不能只喜欢老师,我要爱上他。”
出自《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正是由于林奕含童年时世界观价值观的扭曲,造成了她长期的抑郁症,直至最后自杀离开人世。
二.普及性教育刻不容缓
上面的林奕含例子中,就是因为她爸妈没有及时的普及性教育,对一个小女孩而言,她根本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或者说当事情发生时,她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去应对,更不知道找谁去倾诉。
“刚刚在饭桌上,思琪用面包涂奶油的口气对妈妈说:我们的家教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
而妈妈诧异地看着她,回答:“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所有教育不就是这样吗?”
出自《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从书里可以看出,父母根本就没有打算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反而嘲笑式的口吻说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进行的。这样不仅打消了孩子想把遭遇性侵这件事情告诉父母的念头,更加让孩子在深渊中越陷越深,找不到解决的办法,从而造成自我认知的混乱。
长期以来“性”被家长们看作一个禁忌的话题,难以启齿,在学校里开设性教育课程更是困难重重。甚至北师大凝聚了几年心血,好不容易出了一本《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都被不明真相的家长吵翻天,被迫下架。
可无论怎样,我们都不要忽略这一点:即便家长不告诉孩子“性”为何物,他们也总会知道这些,问题是谁是第一个告诉他们的人?你希望他是谁?
大多数被性侵犯的孩子,都是因为父母亲的性教育知识不够。等动手性侵时,可能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觉着奇怪,甚至觉得好玩。但每个人都会长大,等到他心智成熟的时候,总有一天,他会后悔莫及,痛苦不堪,就像上面的例子一样,开始陷入自我疑问及懊悔中:为什么当时不拒绝?这种痛苦、自责、罪恶、无助和丑陋感会萦绕孩子一生。
有了前面这几个血林林的教训,看得出来普及性教育十分必要,让孩子了解什么事情是对他/她的一种伤害并主动寻求帮助,可以及时避免潜在的侵害行为。
三.什么时候进行性教育?如何进行?
老习惯,先说结论:
越早越好!越早越好!越早越好!
而且性教育一定要由父母最先讲给孩子,其他途径得来的性教育都会对孩子的性认识或多或少的造成偏差。
那我家的例子来说吧,我从女儿很小就重视性教育。在幼儿园时,男孩女孩共用厕所,她看到男孩女孩不一样时,我就给她详细的介绍过一遍性器官的知识,也给孩子读过很多这方面的绘本《不要随便摸我》等,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但那时候毕竟还小,等到七岁多的时候,有一天,她不知道从哪里找到了一个安全套,刨根问底的问我们这是什么。我觉得这是一个好时机,就给她讲了孩子是怎么出生的,这个安全套就是阻止小孩子产生的,还专门买了一套关于小孩性教育的图书送给她。


自从买了这套书,孩子每次放学都会看上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我们惊讶的发现,原来孩子很少主动看书超过半小时,这次竟然能这么专注的去看,说明她还是很感兴趣的。后来我们又一起看了几个关于孩子出生的纪录片,我觉得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
学龄前的孩子,需要知道男孩女孩的区别,教孩子不喜欢别人碰自己可以拒绝,可以通过读绘本进行启蒙。 推荐书目:《小威向前冲》《乳房的故事》《小鸡鸡的故事》系列,《不要随便亲我》《不要随便摸我》《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等等。
四.几个具体的方法
可能很多家长思想还比较保守,对于这个话题难以启齿,羞于去与孩子表达,也觉得自己把握不住度,不知道什么时候与孩子谈“性”最合适。下面是我从网络上收集到的几个办法,给大家提供一点思路:
01
每个孩子都会经历性的启蒙期,家长在这个时候应该把“性”变成自然的事,比如:亲朋好友怀孕生产时,借机可以跟孩子讨论生育的事情。
带孩子到公园,借着观察动、植物的机会,解释生物如何藉由传递花粉及交配来繁衍生命,告诉他们,这是生物的本能,是很自然的事情。
02
从零岁开始的终身学习,性教育要坦诚、具体、简短。平时要以正确的名称谈论性器官,不要用代名词。
教幼儿认识眼睛、鼻子等身体部位时,不要故意漏掉生殖器,这样等于暗示孩子,性是禁忌的话题。利用一起洗澡的时间,自然谈起发育以及清洁卫生的问题。
03
在幼年期,父母所呈现出来的两性关系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包括异性之间如何传递感情、温暖等都是活教材。
家长们可以在孩子玩过家家、玩结婚生孩子游戏时进行引导。
承认孩子的性需要,父母是要捷足先做。
3岁前,父母可以通过自己的身体,满足孩子的需要,最好的形式是一起洗澡,让他们看到父母和自己身体的不同。好奇心满足了,他就不会再想看,也不会在小伙伴身体上寻找答案。
如果父母在3岁前没给孩子满足异性好奇心,那4岁以后孩子有可能出现摸小伙伴身体的行为,在别人身上了解身体结构,这时父母应该及时并温和地阻止,同时可配合视频、书籍等代替物来教孩子。
注意,4岁以后,父母就不应该给孩子看裸体了了。
结束语:
每次看到这样的案例总是痛心不已,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深知这些事情本是可以避免。即使发生,也能把损失降到最低。但是因为很多父母错误的观念,或者不善于与孩子沟通,造成了更严重的问题。
每次想到父母这个职业不经过任何资格认证就能上岗,都觉得十分可怕。在为人父母的道路上,我们都是学习者,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