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事丨对门视户那些人

作者: 水木空影 | 来源:发表于2019-11-11 00:59 被阅读0次
网图,侵删

01

认识“邻居”这个概念,源于一次纠纷。

附近两个农户,各有一块山坡地紧挨着,分界线是一溜长长的斜土坎。

翻地时,坎上的人轻耕细作,尽量防着地里的土块儿滚落到坎下;坎下的人则尽量把附近的泥土都刨到地里。

一来二去,坎上的人觉得坎下的人老占自家便宜;坎下的人则认为土坎是公有的,自己只是刨了自己地界上的泥土。

一个冬日暖阳的中午,坎上男主人一句“你咋又刨我地里的土”没说好,俩人争执起来,发展到拳脚相向,扭打在一起。

附近劳作的人跑过来拉架。一个年长的说:“住的对门视户的,有啥不得了的咯,不就是几锄头泥巴的事嘛!各让一步,也少收不了几颗粮食,都算了!”

我怯生生地目睹了整个过程,知道了“邻居”就是“对门视户”的人。

网图,侵删

02

搬到集镇以后,家家户户住上了楼房,但是地都还种着。

东家挖了红薯给西家捡一筐,西家掰了玉米棒子给东家分几个。

缺个葱、少个蒜啥的,到别人地里扯一把,回头打个招呼就行。甚至一句玩笑话就过去了。

一次放假回家,看到一个年轻妇女径到我家菜地拔蒜苗。我连忙制止:“嘿!怎么不打招呼就拔菜?”

这时,母亲从大门里走出来,笑着说:“他嫂子,没事儿,你拔,你拔!这是我老幺,在屋少,面生,莫多心啊!”

回头母亲告诉我,在这里住,大家地都少,成了“农村市民”。亲帮亲、邻帮邻,大方一点好相处。

网图,侵删

03

在城里安了家,住套房,吃喝拉撒睡都有独立空间,对门视户不相识,楼上楼下不来往。

街上的房子刚建好那会儿,水、电、网陆续入户,需要在楼的外立面钉钉子、挂箱子……

崭新的房子,大家都不乐意自家墙上遭到一丁点破坏,变着法儿推脱。

那天中午回家吃饭,还没到楼下,听见楼上有人拌嘴。

我问清楚原委,回家对老人说:“要不‘解个和’,还把机箱挂我们墙上算了。反正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还能享受免费上户的优惠。”

其实能不能享受优惠不是个啥事儿,关键在于,家家都不让动,那箱子就没地方挂。真到要用的时候,别人不方便,自己也不方便,还不如“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从“对门视户”到“隔门隔户”再到“独门独户”,变化的是空间,不变的是传统。


文集有五:《手写心语》《亲情友情》《岚皋有家》《身处职场》《混自媒体》,持续更新中!

相关文章

  • 纪事丨对门视户那些人

    图文原创:水木空影 转载请说明出处! 01 认识“邻居”这个概念,源于一次纠纷。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我家附近有两...

  • 对门之户

    我们的街道对面开门,从这街口到那街口一侧十家共二十家。由于是老宅宽乍不一,基本上错开门户。街道三米宽出进车辆着实不...

  • 对门

    以"邻里关系"为话题的佳作选登 我家对门新搬来了一户人家。 从前对门住着一家四口,有对双胞胎姐姐,...

  • 20.小白与邻初遇

    这栋楼是一梯一户。 遇到对门邻居不是一件经常发生的事。 小白自从搬到这里,几度春秋过去,从来不曾见过对门邻居。 总...

  • 动静与阴阳

    有静就有闹,之前住的房子共4户,特别的安静,对门都是2个独身大哥,另外一户是两个女生。而如今新地方住了6户,隔壁开...

  • 青春懵懂,爱情方始

    你曾经丨被一个人丨放在心尖尖上丨他视你为珍宝他的胸膛靠左两寸的地方丨只为你一人跳动他的温柔丨是这个世界上丨对你丨独...

  • 民国纪事丨目录

    目录 第一章 辛亥革命 第一回 帝国挽歌 西太后听政三垂帘 李相国出访抬金棺 第二回 行刺正阳门 康有为变法倡维新...

  • 民国纪事丨前言

    前言:实业报国 一、洋务运动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及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中国的一部分官僚开始认识到西方坚船利炮...

  • 纪事丨雨夜漫步

    雾锁群峰亭自立, 氤氲岚河波不兴。 摩肩接踵今何在, 夜冷人稀步道长。 气温骤降,老友邀三...

  • 爱的筹码——署名雨林季风

    男欢女爱 情生我何 爱生我何 筹码怎奈我何 门对门 是门缝里看人 户看户 议的还是家乐福 男才拼女貌 麻雀爰松鼠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纪事丨对门视户那些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zrz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