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又是离开自己的城市,成为周末自由职业者的一天。
白天和苏州的小伙伴一起讨论一个线上课程的设计,一个月的技能养成培训课,这是第二期了,我们准备这次扩大到50人,费用比第一期翻一倍。三个人抱团来做,各司其职,平均分成。
晚上在常州书式生活书店做一场手绘类的分享,两个小时很快就过去,合影结束之后,我就匆匆和小伙伴们告别,踏上了高铁回程。
两个小时的课时费+来回路费报销,虽然不多,但是也和我正常上班一天班的收入差不多了。
路上接到书店老板的电话,手绘系列课程当场就报名了,十几位小伙伴!这样4月开始每周六晚上在常州都有一期系列课程了。
回到自己的城市,到家已经是晚上10点。
打开电脑,我的稿费和版权费又到账了几笔。
你看,周末能挣不少钱,还能见到很多新的朋友和大神。
我写这篇文章的此时,我在想,我是什么时候开始变成现在周末高铁侠的呢?
又为什么会从一个朝九晚五的三线小城的小职员,变成一个半自由职业者呢?
很多小伙觉得自己受制于自己的环境,因为这个因为那个。
我没有资格做劝说,但是在看完岸见一郎《被讨厌的勇气》和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之后,我被其中一句话深深的“鸡汤”了:
人们时常在选择过自己的生活方式,你把自己说成不幸的人,还说要马上改变,甚至说想要变成别人。尽管如此还是没有改变,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你在不断下着不改变自己生活方式的决心。
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我也曾经北漂过,回到三线小城之后生活确实安逸了一段时间,但是之后就陷入了无尽的纠结。
但随后这种纠结就被我打破了,既然在自己的小城没有办法获得资源和社交圈。那就走出去呗。
于是开始了整整以前的两小时生活圈计划。
每周六或者周日,5点钟出发,往返上海,苏州,无锡,南京这些城市。参与这些社群的活动,尝试加入运营团队,参加费用比较能接受的的(200-2000)的培训课程。
过去的一年投入了大量的周末时间和金钱来进行学习。
从原来一个人自己看书,到现在带别人拆书,开训练营,分享课,写文章,画手绘。
那一天我忽然看到一个活动贴,发现是在苏州,但是还是毅然决然的出发了。这是一个很小的决定,但是却让我纠结了很久。
来回高铁加上市内交通可能要话费4个小时在路上,活动两个小时,一天的过去大半了,真的值得去?为什么不家里看看书,晒晒太阳呢,不是也很好么?
既然生活环境我没有办法改变,至少我还有机会区选择改变自己。
但我们好像都缺乏改变的勇气。
李笑来老师在做一个七年就是一辈子的社群活动。
他解释自己过去七年的经历:
第一年拼命学习,拼命适应。到了第二年,我已经习得了最基本的技能,第二年就拼命地成长。到了第三年,收获。第四年呢,收获。第五年呢,收获。第六年呢,还是收获。第七年干什么?休息。
我用第一年的时间习得了最基本的技能,今年是我的第二年,我也在拼命成长。
所以如果回到我们今天的主题:“如何利用双休日赚钱”,其实更要问的一个问题是:
“你是否已经具备了某个领域的基本技能和拼命成长的动力?”
要想成为周末的自由职业者,你需要建立自己的品牌,也就是要让大家知道你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我们现在经常提自媒体,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品牌”,但是秋叶大叔在最近的一起分享中说:
大部分人,都很难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
那难在哪里?
- 缺少“金线”感,就是一个人要有对想要树立品牌领域的专业品味,不要没有知觉的质量要求;
- 缺少“技能”,创建个人品牌,你要的复合技能,而不是单一技能;
- 不知道“抱大腿”,不会借助平台来给自己造势,不会去抱行业和大神的大腿;
- 不擅长小胜换大胜,利用碎片时间,做一件事情可以主动实现几个目的;
- 端着,接地气就是让别人能够快速接受你
- 玻璃心,想做个人品牌,就跟开店一样,我爸常说,开门做生意,就要做好面对各种牛鬼蛇神的准备。如果你只喜欢点赞,不喜欢差评,你做不了个人品牌。
更详细的内容可以去秋叶大叔的公众号里面搜“为什么你无法打造自己的网络品牌”。
我现在开始有一点点变现了。我觉得这对我说是是一件好事,也对我身边的朋友是件好事。
因为这让我们都能感受到,努力是有回报的。
只是早一点和晚一点,多和少而已。
“如何衡量一个人有么有能力?就要看他有没有赚钱的能力。不要和没有钱的人一起谈人生,谈来谈去,谈不到点子上,反而浪费时间。——秋叶”
学会周末挣钱的能力,你准备好了么?
END.
原创版权,转载请私信。
网友评论
“打赏不能超过你的早餐钱”。看到结尾这句话感觉到你内心柔软的善良。🌺
正在进行中,第一年,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