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胖60秒:如何面对纠结的选择?
1. 看到一个外国的政治笑话。说有一只乌鸦站在树枝上,嘴里叼着一块肉,下面有一只狐狸路过。这是个经典的故事场景哈。
2. 狐狸就问乌鸦,乌鸦乌鸦,你懂政治吗?乌鸦不吱声。狐狸又问,乌鸦乌鸦,总统大选你投票了吗?乌鸦还是不吱声。乌鸦乌鸦,你投这个党还是那个党?乌鸦实在忍不住了,说,我投这个党。
3. 结果我们都知道,肉掉下去了,狐狸叼走了。
乌鸦站在树枝上那个后悔啊,它就开始反思:我刚才的回答,要是不投这个党,而是投另一个党,会不会不是这个结果呢?
4. 哈哈,你看,不是所有的反思都是有用的。我自己是形成了一个思维习惯,如果我面对一个选择特别纠结,最好就不急着选。
我心里必须明白,我一定是还没有找到处理这个情境的最好角度。这个时候,不管怎么选,其实都是错的。
提高学习成绩的最简单心法
假设你是一位老师或者家长,你有孩子正在上中学。在学年刚开始的时候,你让孩子看了一段25分钟的视频。20天之后,你又让孩子看了视频的下集,也是25分钟。仅此而已。结果到学年结束的时候,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有一个切实的提高。这简直是像魔术一样的效果。你相信吗?
心理学研究经常不靠谱,但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投入了最大力量、做的最严格的一个实验。这项研究的论文现在还处于审稿阶段,它的预印本被英国心理学会研究文摘的一个撰稿人看到,所以我们能够提前得知 [1]。我看到报道马上就去找论文的原文,发现论文已经被研究者从预印本服务器上撤掉了,他们正在做最后的修改。
研究里说的这个效应你可能早就知道,我们专栏就提到过好几次,但是我们没有正式讲过。这就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的“思维模式”理论。这是德韦克的招牌理论,我认为她将来去世以后可以把这个理论刻在墓碑上。
1.理论
德韦克的理论说,人对智能的思维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所谓“成长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就是你认为学习不在天赋,而在于努力,只要努力用功,什么东西都能学会。另一种叫“固定思维模式(fixed mindset)”,就是你特别相信天赋的作用,擅长的东西就是擅长,要是不擅长怎么学都没用。
德韦克证明,成长思维模式,有利于人的……成长。而且她还建立了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只要你能向一个孩子灌输成长思维模式,你就能促进他的成长。
这个理论已经非常成熟了,很早之前就出了一本书,这本书的中文版都至少有三个版本,最新的一版叫《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
今天咱们要说的这个研究,就是通过给学生看两段灌输成长思维模式的视频,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2.实验
这个研究可以说是心理学界的一桩盛事。它是由23位心理学界的领军人物同时主导,其中包括德韦克,还有咱们专栏讲过的、以“坚毅力(grit)”概念闻名的安杰拉·达克沃思(Angela Duckworth)等等。
研究从美国的65所中学里选了12542个九年级学生,把他们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叫实验组,就像我们开头说的那样看了关于成长思维模式的两段视频,视频告诉他们人的智能不是固定的,只要你愿意学习就可以变得更聪明。另一组叫控制组,也看了两段视频,但他们看的是一般的介绍大脑的视频,并没有涉及成长思维模式。
这个实验被设计得非常严格,就好像医学界测试新药一样。研究者请了独立的第三方来监督和管理整个实验,然后这还是一个“三盲”实验 —— 参加实验的学生、老师和最后分析实验数据的这三拨人,都不知道谁被分到了哪个组,不知道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实验结果,学期结束的时候,实验组的平均GPA比控制组高出了0.03分。这个差距其实很小,美国的GPA系统中 A = 4 分,一般学生拿3分左右的话,0.03分就相当于成绩高了1%而已。
这个效应当然很微弱,可是考虑到这是一项针对一万多人进行的实验,它是一个显著的效应。而且别忘了你只是让学生看了两段视频而已,这等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把成绩提高了1%。对应到高考,这就相当于是700和707分的差别。
而且实验对差生的影响更大,GPA高了0.08分。实验组期末考试得D和F的概率还降低了3%。另外,有些学生在看了视频之后,更愿意选择有挑战性的课程。
研究者认为这个看视频的方法实在太简便易行了,应该在全国推广,等于是几乎不花一分钱就能提高学习成绩。不过在我看来这个意义不大。我认为实验最大的意义在于再次证明了“成长思维模式”对人的干预确实是有效的。
其实这么多年以来,我的确在很多地方都看到了德韦克这个理论,可以说是千锤百炼了。借此机会,我给你介绍几个相关的研究和应用。
3.应用
有一个研究 [2] 说,如果你系统性地把学生的思维模式给固定化,他们的整个学业都会发生明显变化。
咱们中国的教育系统默认每个孩子都有可能上大学,一直到高中,大部分人都是奔着大学去的,无非是最后能不能考上。而有些国家则是很早就把学生强行分流。比如波兰,学生到了一定年级之后,如果有关当局判断他不是上大学的料,将来应该去当个蓝领工人,他就会被送到职业学校去。
那我们设想,这些被判定“不是学习的料”的孩子,他们会是什么心态?等于是被强行设定了“固定思维模式”。结果他们的学习成绩果然直线下降。有研究者认为美国基础教育之所以搞不好,也跟很多家长一开始就不打算让孩子上大学有关。
思维模式还会影响人们对工作中各种挑战的态度 [3]。
固定思维模式的人,在面对一个任务的时候,会认为这个任务是对他个人能力的一种测试。比如让他考试,他会认为考试是证明他行还是不行。他非常担心万一搞砸了别人就会质疑他的能力。他很容易把任务当成威胁。
而成长思维模式的人,则会把任务当成一个学习的机会。他并不是通过任务来证明什么,而是通过任务来提高自己。他把任务当成机会,结果他的表现会好得多。
而且思维模式是可以被外界影响的。有一个著名的例子 [4]。有一年,普林斯顿大学给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增加了一项考试。普林斯顿大学是美国最好的大学之一,这些人好不容易进来,可以说是优中选优的幸运儿,但是没想到,学校居然又给了个考试。
当然这次考试的真实目的其实是做个心理学实验。学校对一半的学生说,考试是为了确认他们是否真的够资格上普林斯顿。对另外一半学生,学校说的是你们能上普林斯顿已经很厉害了,但我们还要看看你到底有多牛,这些题比较难,看你能做到什么程度。
结果,第一组学生只答对了70%的题,而第二组的学生答对了90%的题。仅仅是考试前对心态的一个简单影响,就有这么大的作用。
所以思维模式确实神奇啊。我觉得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明明有大量的研究证明,人的智商是很难提高的,那为什么相信成长思维模式就真的能让人表现更好呢?我理解,智商真的是很难提高,但是学习成绩和人生的成就真的是可以提高。人的表现毕竟不仅仅是智商决定的,努力也很重要。
想想吧。一个成绩一般的学生,因为偶然的机会看了两段视频,得知人的智能是可以成长的……从此他的心里就埋下了成长思维模式的种子。他从此奋发,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所以如果你是老师或者学生家长,赶紧去跟孩子聊聊这个话题吧。可惜原始论文我没看到,也不知道那两段视频在哪里。不过我们还是可以给孩子讲讲,人要有成长的思维模式、人的智能是可以改变的。
4.操作
我看了研究报道,第一时间跟我的儿子进行了一番对话。我问他,你说聪明的人是天生聪明呢,还是学习了之后变得聪明?我儿子马上说是学习之后变得聪明。他说,李白不就是听了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才开始努力学习的吗?我一看还行啊!
我还特地考证了一下,李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是出自宋朝祝穆的一本书 [5],原文一开头就说“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所以这个故事很可能只是传说。古代就算技术落后,也不至于拿个那么粗的铁杵磨针,而且人们公认李白是个天才。怕这个故事的真相毁了儿子三观,所以得对他保密。
最后我给你讲一个特别简单、但是肯定更有效的灌输成长思维模式的方法。这个方法也是德韦克本人发明的,比看视频麻烦一点,但是效果会好得多。
你的小孩完成了一项任务,比如说考试考得不错,或者作业写得好,你就要给他一个口头的表扬。这个表扬方式非常关键,你要字斟句酌。
如果你表扬孩子聪明,“这题你都会做?我儿子太聪明了!” —— 他就会陷入固定思维模式之中。他会把以后每一项任务都当成证明自己聪明或者不聪明的测试,他会非常害怕被证明不聪明,他会尽量选择简单的任务。
所以你一定一定,要表扬他*努力*。“不错啊!这次做得很好,看来你下了很大功夫,很努力!下次继续!只要你努力,你就什么事都能做成!”
德韦克的研究表明,这么说,你才能在他心中埋下成长思维模式的种子。他会把每一项任务都当成成长的机会,他会愿意花更长的时间钻研难题,他会主动选择困难的任务。
听话、叛逆、感恩与背叛
武志红
我们本周的主题是“与原生家庭分离”,今天是加餐时间,我来个性化地谈谈这四个关键词——“听话、叛逆、感恩与背叛”。
昨天我们讲了规则的重要性,今天来说说相反的东西——冒犯。
“伟大,总是从冒犯开始。”我忘了自己是从哪儿听过这句强有力的话了,只记得听到时顿时觉得非常同意,因为伟大总是要创新,而创新就意味着要去破坏旧的事物,冒犯旧的规则。如果我们总是尊重已有的事物,这样伟大的新事物就不能产生了。
例如硅谷,就是鼓励背叛的。我在不丹旅行的时候,同行的一个企业家和我分享说,硅谷的整个文化是鼓励坦荡荡的背叛,那里的企业家很接受自己的员工背叛自己,去创造新的企业,硅谷于是不断处在创造性的裂变中,最终成为了伟大的存在。
我们容易美化忠诚,知名的心理学家曾奇峰说过一句很有力量的话:爱制造分离,而施虐制造忠诚,在文化延续的表象之后,是每一个曾经生活其中的人想成为自己的愿望的无边墓地。
如果后代对前辈绝对忠诚,如果孩子对父母绝对忠诚,那就意味着孩子的生命将彻底被包在父母的空间之内,他们没可能去创造自己的空间了。相反,如果孩子首先被鼓励了做自己,这必然会导致对父母的一些背叛,然而这样孩子就可以勇敢去创造他们自己的空间与规则了,世界因此会不断改变。
作为70后,我一直在听到我们的社会不断地在贬损后一代,80后常因为是独生子女而被看不起,之前的人觉得他们自私;90后更是因太个性化而被广泛批评,而00后被认为是活在异次元中,有点像非正常人类。然而我认为真相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高过一浪。80后、90后和00后在相对安全而自由的空间内,更有热情与创造力。
我认为这样的发展才是对的,上一代的艰苦努力是为了给下一代更大的空间做自己。
讲一个我身边刚发生的小故事。我的一位来访者和我分享说,她的第二个孩子开口说的第一句话是“不要”,而她的第一个孩子开口说的第一句话是“要”。
她的理解是生第一个孩子时,她自己没什么主见,家人对孩子的管束也太厉害,动不动就说她对孩子太溺爱了,因为所有人都这么说,而她的心智和个人力量都不够强,所以她没有很好地支持到老大。她观察到在孩子刚出生后,她的家人们就不断地对老大说“乖,要听话噢”。同时,他们又对孩子制造了各种匮乏,所以她的理解是,因此老大一开口说话,就先表达“要”。
老大出生后,她像是得了产后抑郁症一样,因此来找我做咨询,现在已有几年时间,不是每周都来,而是陆陆续续的,有时两三个月才来一次。长时间的咨询给她带来了改变,她现在变得非常有主见,坚持给孩子爱与自由,坚持及时地回应孩子,无条件地满足他们。结果,老大逐渐从听话的乖孩子,变成了很不好惹的孩子。
至于老二,因为一直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所以是得到了充分满足,而开口讲话后,就直接发展到了冒犯的阶段,动不动就说“不要”。
发展心理学和精神分析都认为,每个人都有两个叛逆期,一个是一岁半到三岁时,标志是孩子总是说“不”、“我来”,如果父母想控制他们,他们会闹得很厉害。略有不同的是,精神分析认为,第一个叛逆期是从6个月大时就已经开始了,就是我们多次提到的“分离与个性化”阶段。
第二个叛逆期,就是青春期。青春期的青少年充满了荷尔蒙,而他们的心智还不能很好地处理,因此很容易显得躁动不安。很多心理咨询师说,和青春期的孩子做咨询非常不容易,因为他们太想什么事都自己解决,所以对别人进入他们的心灵,甚至还去指导他们,会非常敏感。
这两个叛逆期的孩子,从严格意义上讲,都是处于严重的冒犯与背叛中,他们会倾向于缩小父母对自己的价值,夸大自己的力量,但真受挫后又发现,其实自己还是挺需要父母的支持,但他们轻易又不愿意放下自己的自恋。特别是青春期,如果父母还想对孩子施加高压时,孩子可能会爆发很严重的反抗。
我们需要认识到一点,所谓叛逆,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想做自己,所以这并不是一个需要矫治的错误。如果父母想收获一个充满激情和创造力的孩子,就需要鼓励和支持孩子做自己,就是尊重孩子的空间,让孩子在他的空间按照自己的规则来。
这两个叛逆期,可以说孩子都是在积攒力量,为了更好地进入到下一阶段的竞争中。
第一个叛逆期结束后,孩子就进入了俄狄浦斯期,而这个阶段的主题,就是与同性父母竞争异性父母的爱与关注,这是一个巨大的冒犯。孩子需要在三岁前与妈妈的关系中,获得足够的支持与鼓励,确信他可以做自己,然后才可以在俄狄浦斯期展开自己的竞争,虽然竞争对象和竞争目标就是自己的父母。如果孩子在三岁前,叛逆一直被打压,被教导听话,与妈妈建立了超粘稠的关系,那孩子的生命力就不能喷涌而出,就难以在俄狄浦斯期展开竞争,孩子的生命力就容易被闷住。
当然,这时规则与空间同时并存,孩子有做自己的空间,父母对此给与了尊重和支持,同时,基本规则还在,就是父母需要让孩子明白,你可以去淋漓尽致地展现你的竞争欲,去亲近异性父母,但同时你要知道,爸爸妈妈才是伴侣,而你只是个可爱的小宝贝。
第二个叛逆期结束后,一个人就进入成年了,他进入了彻底真实的人生游戏中,要去创造自己的生活空间和工作空间。台湾学者孙隆基说,他的观察是在儒家文化下,人们普遍没有青春期,因为太强调听话了,结果导致孩子成人化,成年人儿童化。
在我的观察中,现在社会一样还存在这个问题,但已经有了很大转变,不过,还是有很多中国家长对孩子发出不合理的期待,例如,上学的时候不要恋爱,要以学业为重,等你大四一毕业,就要立即恋爱,然后结婚生子,传宗接代。
这种期待中,没有给孩子叛逆与冒犯的空间,甚至都不会有生命力挥洒的空间,他只被教导有工具性的竞争力,而没有被允许有个性化的热情与创造力。
最后我想来说说我自己。实际上,我在现实生活中是缺乏冒犯与叛逆的勇气的,但在文字和思想上,我有这份勇气。
例如,2007年我出了《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这实际上是一本很简单的心理学读物,但竟然一炮走红,一直畅销到现在。
这本书,可以说是中国心理学界第一本直面家庭伤害的书,直接宣称“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是头号谎言,相反,“听话哲学”在我们社会的家庭中制造了太多问题。我的这本书算是启蒙了“原生家庭”这个概念。
前不久我参与录制了一期《奇葩大会》节目,你可以近期在视频网站上搜索收看,在节目中我用四个故事,讲了四个关键词,“听话”、“残酷”、“溺爱”和“活力”,这其中的基本逻辑是听话哲学是一个严重失衡的规则,偏向父母,对孩子苛责;父母太相信听话哲学时,就会对孩子构成残酷而不自知,孩子也可能没有觉悟到;“溺爱”这个词也是为父母脱责的,它在说孩子本性太坏了,我还这么溺爱纵容他,结果他果真变坏了,而我是好的,我对孩子太好了;真正的爱,其实确实容易有宠爱溺爱的味道,会滋养出孩子的活力。
我是冒犯了中国家庭中的听话哲学,不过对我而言,我甚至都没觉得我是在冒犯,我只是发现,为什么中国家庭存在这么多的问题,可我们还在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种谎言呢?
有人认为我干了一件挺大的事,可我不过说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真相。有时,看到最简单的事物,都需要叛逆与冒犯。实际上,牛人们之所以在他们的领域内非常厉害,正是因为他们有直面最简单事物的勇气。
银行赚钱的秘密
除了我们以前在课程里提到过的存贷差以外,银行也会在单利和复利差上赚取利润(相关课程:016|银行躺着赚钱的秘密)。刚才我说了中国的存款利率采取的是单利计算,但是贷款利率采取的是复利计算。假设说现在是3%的存款利率,6%的贷款利率,一笔100万的存款,15年以后你拿到的累积利息是45万;假设同时还有一笔100万的贷款,同样是单利计算的话,15年以后累积利息是90万,而如果是复利计算,累积利息是140万。这样看下来,银行在单利复利上还赚了95万。
——香帅《069|延展话题:复利的魔力,比你想象的还要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