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
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gǔn)、禹决渎。
简单翻译下:中古时代,天下洪水泛滥,鲧和他的儿子禹先后负责疏通河道,排洪治灾。
【谈心得】
韩非在本章讲述了中古圣贤大禹的故事,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些情节很多人都比较熟悉。韩非在这里还提到了大禹的父亲鲧,传说在中古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鲧被众部落推荐负责治水。
鲧采取堵塞的方法,作三仞之城阻挡洪水,然而做了九年也没做好,最后被放逐到羽山而死。之后鲧的儿子禹继承父亲遗志,继续努力治水。
禹采取“疏顺导滞”的方法,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疏通淤塞的川流,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湖泊,最后汇集入大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安居乐业。
这个大洪水时期在人类历史上留下来深刻印迹,成为全球性的地质灾难,关乎人类的生死存亡,和东方传说记载的大禹治水的故事不同,西方经典故事中记载的是诺亚方舟的故事。
西方宗教经典提到是上帝通知先知,制造了诺亚方舟拯救了人类和地球上的其它物种,保留下极少的物种种子,其他绝大多数都灭绝了,在漫长的黑暗中等待,直到洪水退去,才得以重新开始生活。
大禹治水不但拯救了绝大多数人,而且还很快恢复了农业生产,对比可见大禹的功绩有多大,也因此舜把帝位禅让给了禹,禹继位后划定九州,成为夏王朝的先驱,中国历史也进入新的纪元。
人类文明也进入农耕时代。随着人民居住固定,部落不断扩大,人类从食物狩猎采集走到了食物培育耕种阶段,原始的社会形态出现,这为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同时大量的社会生产活动,对生存环境有了安全安定的需求,大禹治水功在全国范围,保护了农业生产,确保了部落群体的发展与人民的生活生产,受到各部落的共同爱戴。
韩非在《五蠹》中开篇提到有巢氏解决先民无处安身的生存问题;燧人氏解决了人民生食患疾的生活问题;大禹解决了水患带来的社会生产问题,文明就在一次次的问题解决中不断演化前进。
但是“选贤用能”的制度一直延续下来,韩非从有巢氏、燧人氏、大禹开讲,就是要说明君主依法治国的思想来源,一方面民众愿意选择为人民解决实际问题的明君,另一方面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问题,要与时俱进的采用新办法来解决新问题。
直到现在,这种贤能加选举的制度依然是我们选择领导人的办法,事实证明,这种办法也是科学而有效的,依法治国的思想的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