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偶然间听到刘若英的《继续,给十五岁的自己》,印象里,这首歌陪伴了我一整个高三时光。
再听起这首歌,有一种今天的我在和昨天面对面的感觉。我突然感觉到,原来我还年轻,还像十五岁那年一样,依然会因为感动而热泪盈眶。
读《达摩流浪者》的时候,整本书下来,只记得这一句——"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哪里会有永远年轻的人,有的只是一颗永远跳动着的年轻的心吧。这样的人,多半是让人羡慕的。
其实,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脑海中第一个想起的人,是《飘》中的郝思嘉。她的形象太过于丰满,让人们不禁对她又爱又恨。
她骄纵任性,固执自私,如果不是那一场战争,我们或许都发现不了她的可爱。她爱着艾希礼,从嫁给瑞德前,到嫁给瑞德后。可她贪慕着瑞德带给她的一切,她虚荣势利,遵循着金钱至上。她一次次地伤害着瑞德,伤害着她身边的人。直到战争来了,直到瑞德离开她了。
可就是这样一个精明的现实主义者,却偏偏也是一个生活里的战士。战争爆发了,瑞德离开了,思嘉的家族沦落了。她毅然决然的驾着马车带着梅兰,冲过炮火回到了塔拉,她决定靠自己的双手重建故土。她从不会逃避生活,即使生活已经面目可憎,她依然骄傲的昂着头面对。
瑞德说,思嘉在大多数时候是孩子气的。她总是不自觉得伤害了很多人,她爱她自己胜过爱别人,她只有在失去后才知道珍惜,才哭着闹着希望离开的人回来。可就是这样一个孩子气的她,才永远保持着那一颗年轻的心。从不退缩,从不说后悔。
有人说,梅兰温顺的存在,放大了思嘉的缺点。可也正是梅兰的平淡,我们才看见了一个敢爱敢恨的郝思嘉。
我还记得她为了去见瑞德,一把扯下绿色丝绒的窗帘为自己做了一件新衣,尽管此时的她已经满手老茧。我还记得她在夕阳的映衬下拔出地里的萝卜狠狠地咬了一口,早已忘记她曾经的娇贵。我还记得她拼命地挽留早已被她伤透心的瑞德,告诉他我其实从未停止过爱你。我还记得她在所有人都离开她后,她依然勇敢的告诉自己,无论如何,明天都会是全新的一天。
郝思嘉的心永远是炽烈的,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她不害怕走错的路,她只想着向前进,就是这样一颗热烈的心,才有了这个永远年轻的她。
走上社会的我们,慢慢丢失了自己的初心,忘了自己开始的模样,我们忘了十五岁时为了一道解不出来的习题而难过到哭泣的光景,我们忘了五岁时为了追一只漂亮的蝴蝶而不顾跌倒地奔跑的执着。
我们变得不动声色了,不再轻易地大悲大喜,不再轻易的被内心深处的情感左右,我们不再轻易地热泪盈眶,也不再那样年轻了。
三毛曾经跟自己的父亲说过,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痛快的活过。三毛做到了,即使所有的人都不理解。
她说,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我想,这说的是她对荷西的爱与思念吧。
三毛的这一生被疾病困住,很多时候她并不勇敢。可独独在爱荷西这件事上,她义无反顾。
她说或许终有一天,会牵着别人的手,遗忘曾经的他。三毛试图去牵了别人的手,却一直没有忘记荷西。也让她最终选择随荷西离开了这个世界。
她的做法或许太过执拗,或许有些自私,可或许是荷西为她构建的爱的天堂太美,让她实在不忍心丢下荷西一个人离开。
三毛的这一生都在流浪,也在为自己的心活着,她的心一直在为荷西为爱跳动着,荷西不在了,她似乎也找不到跳动的理由了。于是,她也带着自己那颗炙热的心离开了。
这样的三毛是纯真而勇敢的,是特立独行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用"奇"来形容她,是不足为怪的。
因为,纯真和勇敢是最容易被遗忘的,长大后的那些一意孤行总是披上了功利的外套,又有几个人能真的同三毛一样,不接受虚假毫无保留的去爱呢?
刘若英在歌里唱到,总是惦记十五岁不快乐的自己。那一年的自己,还不确定自己的形状还动不动就和世界碰撞,可也是那一年的单纯和不服输,才有了后来优秀的自己。
我们不该忘记的,是那时候穿着雪白的球鞋毫不犹豫地冲进雨里奔跑的果敢。我们不该忘记的,是那时候为了朋友,一脚踢开欺负她的同学的教室后门的勇气。我们不该忘记的,是那时候为了喜欢的人,每天熬夜学习只为了考试名次可以和他挨着的坚持。我们不该忘记的,是那时候听老师读一篇作文都哭得泪流满面的细腻。
那时候,快乐很容易,勇敢很容易,喜欢很容易,感动很容易。那时候,我们嘴里说着年轻,从没想过回头。我们相信失败也可以从头再来,我们相信理想终究会实现,我们相信相爱的人会永远在一起。
二十多岁的时候,我们总想把自己伪装成一个成熟的小大人,用大人们的口气说着我们还不能理解的大道理。我们开始慢慢变得有些功利,有些急于求成,也慢慢的忘记自己开始的地方,和最初的方向。我们还年轻,可我们的心却不再年轻。
我们要永远记得十五岁那年自己的模样,永远像十五岁那年一样活着。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