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杬原创
南京长江大桥,曾经是一代人的骄傲与辉煌;南京长江大桥,曾经是一代人的追逐和向往;南京长江大桥,如今依然是一代人的仰望。
——题记
第一次知道南京长江大桥,是在课文里。那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我深深地记了这么多年。那大小桥头堡,桥上的玉兰花灯柱,桥面上的车水马龙,深深刻进脑海里。
后来在南京读书,终于有机会一睹南京长江大桥的风姿了。火车从安徽出来的时候,车厢里就开始躁动起来。越近南京地界,我的心跳越快。整个车厢的人都是如此。
所有人都转头看着车窗外面,生怕错过少看一眼。一时间,车厢里变得安静,叽叽喳喳的说话声消失了,只有偶尔的一两声惊叹。其实,坐在火车里,根本就不可能提前看到南京长江大桥。可是啊,那颗激动的心,还是怦怦地跳得越来越快。
想到小时候课文里学到的南京长江大桥,此刻就要真实地穿过。虽然坐在火车里,只能看到江面上的船只,听着火车和桥轨摩擦的声音,听着火车长长的鸣笛声。那时,火车上桥要鸣笛,下桥也鸣笛。火车咣咣的穿过南京长江大桥,停靠南京站。
后来时常从大桥上经过,每次都是坐在车里,大桥上的玉兰花灯柱,在车窗里倒退,桥头堡在车窗里迎面而来,江面上的船只在车窗里渐去渐远,火车的鸣笛声清越而来,在轰鸣声里远去。左右车道上,大小车辆有条不紊地川流。两边的人行道上,行人或悠闲慢走,或临江而立。滚滚长江东逝水,涛涛风流看今朝。
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新街口发生车祸,一辆化学气体罐车侧翻了。当时暂时封闭了长江大桥。车辆不允许通行,桥面上潴留了密密麻麻的进城车辆。行人可以通行,鞋底不许带铁钉。
我于是从车里下来,从引桥一步一步量到了桥那头。双脚踩到大桥地面的时候,心情是飞扬的,带着晕眩。我小心翼翼地走到人行道上,对着宽阔的江面,使劲忍回眼眶里的泪水。那时心里翻涌的情绪,我至今想起依然忍不住泪目。
我开始用脚丈量长江大桥。我慢慢地挪动脚步,三里路我走了一个多小时。在主桥上,我伸出手,抚摸那玉兰花灯柱,想象夜晚玉兰花开的璀璨丽景。我仰视那组成玉兰花的灯,远观整齐近看大气。我依依不舍地走向下一根灯柱。
桥栏杆上的浮雕,栩栩如生,描绘着祖国的壮美河山,国徽庄严肃穆。轻轻地擦拭抚摸这些浮雕,心中油然而生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更有我是中国人我骄傲的豪情。
再长的路,再不舍,也有走完的时候。当看到飘扬三面红旗的大桥头堡时,我知道,我已经走过江面了。小桥头堡的雕塑,依然鲜明地矗立,镌刻一个时代的痕迹。荷枪实弹的卫兵,站姿如松,引得我偷偷地瞻望一眼又一眼。
走下引桥,我不由自主回望,那座在儿时记忆里神秘、光辉、向往的大桥,我刚刚一步一步地丈量的大桥。它巍峨地挺立,傲然横跨大江两岸,“天堑变通途”。
如今,长江上的大桥一座接一座的跨桥而立,斜拉索、悬索,越来越先进。南京长江大桥,站成了新中国历史的一座丰碑!
(辰杬原创,文责自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