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生观中探寻自我

作者: 五月的罂粟 | 来源:发表于2022-02-25 00:40 被阅读0次

从小到大,我的父母没有教我表里不一,没有教我言行不一,他们只是向我展示了他们的真实。不管对人还是对事,喜欢就是喜欢,讨厌就是讨厌。这件事想做就是想做,不想做就不做。对别人好就是真的好,不想对这个人好,绝对不会装出一个好。

因为我的父母都是这样真实的人,所以我就是这样的人。我喜欢谁就是是真的喜欢,我不喜欢谁我绝对装不出来。我高兴,不高兴都在脸上。

我回想一下我的父母对我的影响,从小到大,我的父母从来没有在我面前说过,哪个人这不好,那不好,却又在人前表现的对这个人笑脸相迎。他们也没有对某个人表现的特别亲切,特别热情,帮这个,给这个,私底下又说他们是外人,说这个人的坏话,对这个人的讨厌,说出一些绝对不会让这人占便宜,自己吃亏的话。

因为我的父母在待人接物方面一直是人前人后一致的,他们一直是表里如一的,所以我从小就是这种性格,不会装,不会掩饰,怎么想的就怎么做,我不会掩饰自己。

所以,当我遇到那种私底下跟我说某个人怎么讨厌,在人前又表现地对这个人很友好的这类人,我就很惊讶,不理解,人怎么可以这么虚假呢?面对这种情况我也会很不理解,之前是非常讨厌的。我接受不了。慢慢的,我还是不认同,但是我不会再去生气,我知道人与人本就不同,有些人就是这样的。他们从小所受到的影响就是让他们会伪装。所说,所做与所想可以不一样。

我的父母在我小的时候只是用他们的言行影响我,让我长成了一个以为所有人都和我一样的人。他们不懂,应该告诉我,这世界上很多人不是这样的,他们说的跟做的会不一样。他们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个样子。我们应该接受这个事实。或者,我的父母所受的教育和影响也让他们成为了这样一个不知道有很多人是跟他们不一样的人,他们也是很容易相信别人,以为别人说什么,那就是真的。所以他们没有教会我去分辨和接受。

从小到大,面对这样表里不一,言行不一的行为我是很难受的。因为这是从小到大父母为我创造的人生观,怎么想的就怎么做,不虚假,不伪装,做人行事都要真实。

为此,我就是一个别人说了什么我就当真,别人做什么我也当真的人。你在我面前所说,所做的,我会信以为真,我不会怀疑。因为我就是一个若心里不是这样想的我就不会这样去说的人。除非那些很明显的玩笑话,戏言我才知道那不是真的。

生活中我所交的朋友也是这样,我喜欢的人也是这样,简简单单,真实的,我不喜欢复杂的人。那些复杂的人,与我不同的人正与我渐行渐远。今时今日,我接受了这样的现实,我知道每个人受他们从小的成长环境影响,很多时候他们都决定不了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也不过是父母影响下的产物,所以,我多了理解。但是我还是喜欢简单的人,表里如一的人,不掩饰,不伪装的人。因为我知道,总是存在着一些与我一样的人。

从前,我不是很清楚,我的一些不开心到底是为什么?现在我明确了,想明白会发现其实很简单的一些事情却要经历漫长的日子才能彻底理清。好歹是理清了,不为别的,就为今后的自己可以不被此类的事情影响,可以更加理智地看待问题。可以将自己在关键时刻拉回到自己这里,而不是在别人那里消耗自己的精力。我只要做好自己行了,他们又不是我,我也不是他们。我始终对自己认可,欣赏这样的自己,不为任何人而改变自己,我就感觉很愉悦。

人啊,不丢失自己才是最安全的。

相关文章

  • 从人生观中探寻自我

    从小到大,我的父母没有教我表里不一,没有教我言行不一,他们只是向我展示了他们的真实。不管对人还是对事,喜欢就是喜欢...

  • 《在路上》:从心理上解构离经叛道行为背后的癫狂本质

    一个人真正的成熟,是从探寻自我开始的。 美国66号公路,已成为一条探寻之路,无数年轻人踏上它探寻未知的自己,探寻远...

  • 自我探寻

    当你认为想法是你的的时候。。 你需要意识到你有一个非常坚固的思维模式。 由于它很坚固,所以它一再重复。由于它一再重...

  • 探寻自我

    “天赋生涯训练营”已经于昨日闭营了,在这二十多天的时间里,我根据老师的指引一步一步梳理自己,对自己有了更为清晰地认...

  • 2022-07-11

    积极的人生观,从责任中寻找力量

  • 晨语问安2022年1月19日

    『晨语问安1.19』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是孔子机遇的处世观、人生观。唯有从自我出发找问题、定措施,才能够让自我从被...

  • 我该如何回忆我

    近日的一些小感悟 人们在这一人生中总会需要去探寻,去探寻生命的意义以及自我存在的价值,那么在经历过很漫长的向外探寻...

  • 自我探寻,自我成长

    今晚,听了翔宇年课堂:第五讲《我的能力探索》颇有感触,也跟着何老师为自己做了能力探索。 探寻第一站:...

  • 从生日探寻自我价值——16/7

    生命数字:「16/7」 「1」:创造与自信 「6」:远见与接纳 「7」:信赖与坦诚 人生课题 这个生命数字式的人,...

  • 从心理学角度探寻自我

    哲学家探寻世界的本源究竟是物质还是意识,由此产生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那我又是谁呢?我是一种物质还是意识?我是一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人生观中探寻自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ikz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