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阐幽读书
论语阐幽之二十九:跟着孔子学德治

论语阐幽之二十九:跟着孔子学德治

作者: 不居居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23-10-17 08:10 被阅读0次

    孔子曰:“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⑴这里的“德”,指的是邦国建立公正合理的分配制度。意思是:拥有封国、家族的人,不担忧贫困而担忧不均衡,不担忧寡少而担忧不安定……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用礼乐制度和公正的分配制度招徕他们,既然招来他们,就一定想方设法安定他们。

    对国家来说,公正合理的分配制度,是国内安定,四夷宾服的重要前提。“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⑵统治者建立公正合理的分配制度,百姓就安居乐业。“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⑶用公平的分配制度和礼仪规则来引领群众,大家就有廉耻心,并各安其位。孔子心中的政治理想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⑷。这里的以德治国,就是建立公正的分配制度。

    在推行“德治”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利益分配的空白区域,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些人说一些花言巧语,来破坏公平合理的分配原则。孔子对这种情况早有防范,说:“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⑸看看,花言巧语能够扰乱利益分配。如果在小的利益分配上不较真,就会坏了公平原则,进而败坏大事。

    通常情况下,一个新的朝代建立,起初的分配制度都基本上公正合理。但是,用不了多久,就会发生重大改变。这是因为,一段时间以后,最高统治者就被权贵们的声音包围笼罩起来,再也听不到田间地头的真实声音。因此,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⑹最高统治者听惯了权贵们面对面的利益诉求,分配制度就会在有些方面倾向于权贵,分配制度的公正性就会被侵害;来自田间地头的基层百姓的利益诉求,往往不会被最高统治者听到,所以,分配制度就会逐渐丢掉百姓利益,许多好的机制就会慢慢丢失。

    “德”是公正合理的分配机制。但是,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总会有一部分人吃亏,让谁来吃亏呢?孔子也给出了答案,就是“让能者多劳,让能者吃亏。”孔子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⑺地位高的和智力好的,需要帮助地位低的和愚昧的,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道德经》云: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做一个强者,奉献自己,照顾他人,这是正确思维,也是值得称颂的美德。

    “德者,得也。”人类需要物质上的获得感,更需要精神上的获得感。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⑻就是要赋予弟子们精神力量。人类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就在于人类有精神追求。精神上的获得感,是产生认同感、归属感、成就感的基础。所以,一个好的领导,必须让属下取得精神上的满足。

    新中国,全国人民当家作主人,生产、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建立新中国、保卫新中国”成为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这种精神力量让中华民族面貌焕然一新,无论是经济建设、科学技术都创造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伟大成就。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打败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更是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神话。

    新时代,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已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中华优秀儿女,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感召下,不断创造更多的人间奇迹!

    【注释】⑴见《论语》16.1。原文是:季氏将伐颛zhuān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rèn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sì 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参考译文:季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求、子路去见孔子,说:“季氏将要对颛臾有所行动。”孔子说:“求啊,这不是你的过错吗?颛臾,过去先王任命他主持东蒙山的祭祀,而且在鲁国的疆域之内,是国家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他呢?”冉有说:“是季氏想这样做,我们两个家臣并不想这样做的。”孔子说:“求啊,周任曾经说过:‘估量自己的才力,担任合适的职务;如果不能胜任,就辞职不干。’危难时不支撑,颠扑时不扶持,何必要用你辅佐呢?而且,你的说法是错的。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了,龟壳、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冉求说:“今天的颛臾,城邑坚固,而且接近季氏的采邑费城,现在不去夺取,到了后世必定会给子孙后代留下忧患。”孔子说:“冉求!君子最憎恶不肯说自己贪得无厌、反而强辞夺理找借口的人。我曾听说,拥有封国、家族的人,不担忧贫困而担忧不平均,不担忧寡少而担忧不安定。因为,平均了就没有贫困,和谐了就不会寡少,安定了就不能倾覆。如果这样做了,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提倡仁义礼乐的政教招徕他们,既招来了就安定他们。现在冉求、仲由你们二人辅佐季氏,边远的人不归服却不能招徕他们,国家分崩离析却不能守护,反而图谋在国家内兴师动众。我恐怕季氏的担忧不来自于颛臾,而来自于自己鲁国宫墙的内部。”

    ⑵见《论语》4.11。原文是: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⑶见《论语》2.3。

    ⑷见《论语》2.1。

    ⑸见《论语》15.27。原文是: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参考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扰乱利益分配,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

    ⑹见《论语》17.13和17.14。原文是:子曰:“乡愿,德之,贼也。”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参考译文:孔子说:“面对面的利益诉求,参与到分配制度中来了,就是天下之贼。”孔子说:“田间地头的诉求,得到后,却不能纳入分配制度中来。”

    ⑺见《论语》17.3。原文是: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参考译文:孔子说:上等的和聪明的帮助下等的和愚笨的,这个规律是不可以改变。

    ⑻见《论语》7.6。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阐幽之二十九:跟着孔子学德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ivf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