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一则鸡汤,很喜欢:
茶的两种状态:沉、浮。饮者的两种姿势:端起、放下。
一、端起什么?端起使命。
易即良知。“诗画象数卦爻位”解读的是人情事理,用“错综复杂之消息”推理的关键在于“感同身受”,学习易学的前提就是做人,做一个真人,做一个堂堂正正、无愧于心的大写的人。孔子从没有给出“仁”的定义,但孔子和孟子都清楚明白地告诉我们:仁者,人也。所谓做圣人,无非就是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如果说易学告诉我们要端起什么,那就是端起作为一个人的责任和使命。孟子称之为志,《大学》称之为知本,《中庸》称之为天命。
那么如何端起这份责任和使命呢?
《易》中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大学》中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齐治平,王阳明将大学之道总结为致良知;《中庸》中说:致中和。
乾坤龙马也好、致良知也行、致中和也罢,都要回答一个问题:凭什么?
易学用《大畜》做出回答:在人和畜生之间,我们没的选择。
二、放下什么?放下妄想。
(一)为什么要放下妄想?
用一个词回答:幸福。
用一句话回答:我们总是想要的远远多于需要的,结果反而把幸福给丢了。
我们穷毕生之努力,却不能收获自己需要的生活,这是一种悲哀。
我们真正需要的生活,一言以蔽之:幸福。所以只有真正的幸福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其他与幸福无关的,都是妄想。
(二)什么是幸福?
这个问题太大,我准备另开一个文集来详述。
用一个词回答:做人。
用一句话回答:做一个真正的人。
不解释,因为需要说的话太多。同意也罢,反对也好。我们顶着一副人的皮囊,但却不能过一个人应该过的生活,还说什么幸福,骗鬼吧。
(三)放下妄想,就能得到幸福吗?
不能。但除此之外,更不可能。
放下妄想,是迈向幸福的第一步。易学中有一个专卦《艮》,讲的就是止为人之根、德之首。知止,就是向知本迈出的最重要的一步,也就是知道哪些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哪些是可以放弃的。
(四)如何知道什么是妄想?
一句话:走投无路之时,就是摆脱妄想之际。
易学中有一个专卦《困》,里面没有一个爻是好词,讲的就是人生的种种困境,没有一个是老百姓喜欢的。但圣贤们反而大发感慨,说什么“险以悦,困而不失其所亨”、“君子以致命遂志”,好像在说:好啊,好啊,太好了;天命所在,舍我其谁。圣贤们之所以无惧困苦,答案只有一个:活在世上唯一的天命,同时也是我的自由意志心甘情愿地做出的选择,就是做一个真人。这是别人夺不走抢不去的,除此之外,你们爱要啥要啥,所谓困苦,无非是受心中赘物的拖累,趁早拿走。
圣贤君子正是借助“困”境,看到了自己本心真正的样子,知道了什么是天命,知道了什么是“人”该过的生活。
(五)易经中讲了哪些是妄想?
(1)贪生怕死
爱生恶死,人之常情,但贪生怕死,也就失去了“生”的价值。易经用“复”、“剥”两个卦,讲凡有生者必有死,新陈代谢是生命延续的保障机制,个体的死亡是群体繁衍的基础。“死而不亡者寿”,真正远离死亡的办法就是过好当下的生活,活着的时候幸福,灵魂才能不朽。假如每天都在地狱中煎熬,活那么长干什么?
(2)贪大求全
有聚就有散(姤卦、夬卦),破除掉千秋万代的妄想。从积极的角度,革故鼎新才是百年基业的本色,人员正常的流动才能保证组织的持续发展。
有盛就有衰(丰卦、旅卦),破除掉一劳永逸的妄想。从积极的角度,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才是生活的常态,与其贪恋盛世之风光安逸,不如安享未达时的勤勉奋发。
有圆就有缺(既济、未济),破处掉十全十美的妄想。从积极的角度,有所缺陷,才会有所期待,才会有所动力;我们是生活在希望之中的,没有了缺陷,也就不再有所谓的希望了。
(3)贪得无厌
有得就有失(损卦、益卦),有利就有弊(坎卦、离卦),破除掉不劳而获、好处占尽的妄想。从积极的角度,知道舍,才有得,才有舒。
(4)好为人师
好为人师的妄想,重点在“好”字上。为人师表,正常工作,人生一大快事。但加了一个“好”字,便多了强人所难、卖弄炫耀、沽名钓誉的含义。
谦受益、满招损(谦卦、豫卦),破除掉好为人师的妄想。从积极的角度,知道自己的无知,才是真知。
有荣宠之誉就有屈辱之毁(明夷、晋卦),破除掉名垂千古的妄想。从积极的角度,与其外求于人,何不反求诸己。
易经中有很多卦是教给我们如何为人师表的,比如观卦、临卦,就是提醒我们好的教师必须用心观察、用心指导;蹇卦、解卦、屯卦、蒙卦、困卦、井卦则强调教师如园丁,细心呵护、适时耕耘是教师的本分,但出什么苗、结什么果,关键要看种子,有些事教师包办不了。
(5)为所欲为
有欲望就有纠纷(需卦、讼卦),有亲薄就有争斗(师卦、比卦),有欣喜就有恐惧(贲卦、噬嗑卦),有约束才会有自由(节卦、涣卦),破除掉为所欲为的妄想。从积极的角度,斗争不必然代表暴力;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励之以利,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所谋者大,所见者远,为所欲为不过是井底之蛙罢了。
(六)怎样放下妄想?
妄想原本也是来自我们的本性,只是过分而已。《大学》传承了两千多年的修身六次第:“止、定、静、安、虑、得。”,告诉我们修身要先有“止”的观念,从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入手,在抬手投足之间融会贯通,老百姓有一句俗语:“要有个够儿”,然后在心中慢慢去磨这个“度”字,和于“度”,也就是和于“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