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作者: 清风徐来_0223 | 来源:发表于2020-02-12 20:47 被阅读0次
《秦风.无衣》

今天看新闻,日本友人为武汉捐献口罩。物资箱上中文所写:“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这一刻,我内心由衷得佩服——佩服日本友人对我们的友好与关心,佩服日本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坚韧与细致。

我扪心自问:我继承了多少?丢失了多少?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出自《诗经》中的一首诗《秦风.无衣》,全文如下: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首诗,仿佛是战争之前的呼号,呼吁将士们团结一致、共侮外敌,展现了秦人乐观爽朗的爱国主义情怀。

翻译成现代文,即: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杀敌与你同目标。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内衣。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矛与戟,出发与你在一起。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战裙。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甲胄与刀兵,杀敌与你共前进。

读起来朗朗上口,这是因为《诗经》基本采取重章叠唱的写作手法。想象先秦人,击着缶,唱着歌,叙述着战争故事。

言归正传,日本友人用这八个字不仅表达与中国共同抗击疫情的决心,更在精神上鼓舞着我们。我所感受到的,是友谊与美好、祝福与鼓舞。

日本友人捐赠物资

另一方面,对于我们来说,还应思考什么呢?

文化传承。

日本幼稚园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己穿衣,自己背书包,自己坐校车上学。

四书五经、《弟子规》、《三字经》……那些朗朗上口的文化经典,日本奉为圭臬,不仅学习,而且实践。

曾看到一则新闻,讲述得是日本一个幼稚园,学生齐刷刷地站一排,跳木马,动作娴熟,令人咋舌。惊讶啊,这么小,却跳得这么熟练。

在寒冷的冬天,家长们裹着厚厚的衣服,孩子们却光着上半身,在进行十几分钟的室外抗寒训练。

我们的小朋友呢?四年级的孩子,书包是爷爷奶奶背。家长舍不得说,舍不得骂,没有底线原则,孩子做了错事,老人总会说:“他还小。”于是,出现了熊孩子。孩子可以顽皮,可以淘气,但不能没有底线,而家长,更应该有原则。

对比一下,你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的人,不仅是体质强,还有精神强。

少年强,则国强。

也许,我们向日本学习的,还有很多。

日本友人捐赠物资

武汉,加油!

中国,加油!

相关文章

  • 与子同裳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 2020-02-05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出自《诗经》

  • 《无衣》节选

    释文: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 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

  • 《诗经》(72)

    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jǐ) 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

  •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出自《诗经·秦风·无衣》。意思是“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战裙”。《秦风·无衣》是...

  • 著名的NBA球星系列之永远的GDP(3)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

  • 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

  • 汉族民族服饰——汉服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

  • 诗经·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kxh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