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其:两个“其”都是指“子辈”,而不是指“父辈”。
志:志向。
没:①看不见,就是背对父亲时;②同“殁”,死掉。
行:指“子辈”在志方面的行为实践。朱熹解释读去声,即xìng,我认为应根据当下的意思读作xíng。
历代解释这两句话,总是感觉别扭,使我不能信服。首先是解释这两个“其”字,我认为“父子”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不是孤立的讲一代静止的“父与子”,而是一个家族长年的“父与子”;其次是解释“在”与“没”,由于对“没”的解释不忍心为“父死后”,故而解释成“父亲看不见的时候”,但看不见的时候如何能“观”?这个“观”,不是父亲又是何人?也不怪钱穆解释成贵族,至少这样可以从人力财力上解释通;最后是“志”和“行”,什么是志?什么是“行”?宋儒解释是父在是子不敢“自专”,只有“志”,死后子就“自专”了,就是“独行”,其意思是父亲在的时候夹着尾巴做人,父亲死了就可以把尾巴露出来了。
我始终认为,在脑海里理解了《论语》,并不是真正的理解它,你必须能讲出来、说出来、写出来,才是真正的理解。因此,以上使我感觉别扭的观点就在于他们机械的、静止的注解。
这句话就是前后互文。父辈人在,培养并观察孩子的志向和行为,父辈人去世,依旧按照之前的培养方向践行志向和行为。这才是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父母有责任培养孩子的健康志趣,但不能溺爱,不能事事包办,要敢于让孩子独立自主。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讲到孩子的没有独立性,原因是父母一直替孩子包办30年,突然有一天,父母说:“我老了,你自己往前走吧。”30岁的孩子,这时已经是大人了,但当父母撒手时他突然就不会走了,生活无法再像以前那样持续。跌倒,是前进的教训,没有经过跌倒的人,怎么能前进?这才是一个父母“观其志、行”的正确方法。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三年:又是一个概数和确数的争论,根据郑玄解释,后人有为父母丁忧、守孝三年的做法,因此这个三年在这里解释里也是确数。
道:这个词的解释也很多,原因就是宋儒把这个解释成父亲定下的规矩,好与不好都是道。在他们解释中,你把“道”发展了,就等于是“改于父之道”,即使是好的,也不能改,否则就是不孝。这个解释自然不会被后人认同,所以历代争论更多,主要集中于父亲是“强盗”,难道子也不“改”吗?依旧是机械静止的注释,我在这里不在赘述。通过我对上面第一句的解释梳理,把这个道确定解释为前面所说的“志”和“行”。
这句话其实是这个意思:
夫子曾经说过:“考察一个人是不是孝,就是父辈人培养并观察子辈的志向和行为,父辈人去世后,子辈依旧按照之前培养方向践行志向和行为。如果三年都能按这个志向和行为进行实践而没有改变,那这样可以称得上是‘孝’了。”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当然包括哲学思想),很少把自己思想系统梳理透彻,很少专门按概念进行自我顺利,比如说什么是君子?什么是仁?什么是孝?它的思想观点大多散落在文章的段落中,像是散落在沙滩上的美丽贝壳,需要不断的梳理发掘,通读全篇,才能理解。
好了,回归我们的正题,不管以什么历法计算的三年,时间都在1000天以上。你有什么兴趣志向可以坚持1000天吗?有人曾经用一个公式表达,每天进步百分之一,一年后是原来的37倍之多。
如果是1000天呢?将近21000多倍。
【连载】论语从头阅-1.11你能坚持三年吗?看着很诱人吧?但有两个前提:
一、你有自己的志向吗?
二、你能坚持三年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