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隐藏的问题——听课有感

作者: 孙仕满 | 来源:发表于2018-12-07 13:34 被阅读105次

    生本课堂是以学生的学为价值取向的课堂。教师在课堂的引导与点拨,组织与评价,都要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为根本。没有学的追问,教师的教就会演变成一种表演,甚至是自说自话。

     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对于学情的把握就显得特别重要。

    教师靠什么了解学生的学的情况。一要靠对学生已有基础和经验的了解,二要靠课堂敏锐的观察。

     昨天听了两节二年级数学《表内乘法》练习课。两节课,都涉及到了一个相同的应用题:小明的爸爸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5天,一周要工作多少小时?受乘法运用的惯性思维,学生很容易列出算式得出结果。但是第一节的老师提出问题:算式8×5中哪个是个数哪个是份数?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个数与份数细微的区别,过于抽象。老师发现举手的学生很少,就安排学生通过画图来确定哪个是个数与份数。这种数形结合的学习方式,有利于让学生通过形象的方式解决抽象的问题。

     而第二节课,教师提出相同的问题时,让一名学生回答,全班同学通过鼓掌反馈这位学生的回答是对与错。这个环节一带而过。答案都做对了,学生都同意观点,似乎没有什么问题。

    我们来分析这种情况。老师提出哪个是“个数”哪个是“份数”,在备课时已分析这是一个难点,于是采取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问题,一名学生举手,教师指名回答。对于课堂上首先举手而其他学生并不举手的情况下,教师不要急于让举手的学生(可能是成绩优秀或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回答。其他学生听到优秀学生的答案,对于非此即彼的问题,很容易随声附和。在一个集体的环境里,附和未必就是真的同意,有时是为了寻求一种心理的安全。更何况这是学习好的学生的回答。但这种附合很容易隐蔽自己的真实情况。

     处理这样的问题,教师不可着急,要慢慢等待。当大多数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的时候,有可能是有些同学还没有思考好,有可能对这个问题认识比较模糊。教师可以采取写一写的方式,标出答案,然后再进行集体汇报,确保每个学生学习情况都得到及时反馈。也可以针对部分学生指名回答,以检查他们真实的情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发现隐藏的问题——听课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ldt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