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那时•西藏》

作者: 打鼓的圈圈 | 来源:发表于2020-07-09 12:28 被阅读0次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慧能(唐)


在这里我看到了虔诚的信仰,在这里我感到了心灵的回归。人生之宿命,或许就是世间之过客,而何为家国?人生旅途上的芸芸过客,凡游走于所到之处,若能得自我的心灵介入和感情参与,便正所谓“心之所在,即是家园”。

徐家树,澳籍华人,摄影家。历时三十载,奔走于藏区,与藏区结下了深厚情缘。他拍摄的每一个画面都显得那么虔诚,油然的使人生出敬意,这些画面好似在寻找自我,寻找自我心灵的对语。正如徐家树所写,他之所以如此迷恋藏地摄影,不只是因为那里有独特的高原地貌,更不只是因为那些奇异的藏传佛教风俗。

他把一次又一次去藏地旅行摄影的过程,看成一个不断净化自身精神的过程。在对藏民虔诚信仰的长期拍摄过程中,他也时时刻刻在寻找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最终塑造自我。

徐家树在318国道上看到三个骑山地车旅行的德国人,他感想,或许这些人的物质生活已过于富足,当人生完全被金钱和物质所困之后,才会醒悟。如果花毕生精力,去追求无止境的物质,最终必定迷失生命的意义。所以才有人决心要去寻回丢失的精神,去寻找生命存在的自我价值,在向极限挑战的过程中,去证明自身的能力。

所以才有人放弃优越的物质待遇,自愿长期在非洲、亚洲的穷乡僻壤工作和生活,义务地为那里的人民服务,以求得精神上的满足。

读这本书,我了解了唐卡、转经轮、晒佛节、哈达、雍仲和经幡。读书的过程中我也似乎获得了一些净化,我的心异常的安宁和舒适。我知道我的力量特别的小,我也特别的平凡,而我也只希望过得平凡些,在这平凡的生活里心灵能获得一些安宁和舒适。

我听着优雅的乐音,读者拥有信仰且洁净的文字,我体验到了一种心灵的回归,如在一颗婆娑冠盖的菩提树下,俯首拾得一片脉络清晰而深远的菩提叶。

我时常觉得人很多时候需要变换一下状态,从身不由己的凡俗生活中退出,让肉体和精神复返到超然的冥想境地。这会让你感到另一番滋味,这就是一次心灵的回归。然后我们再回归到日常生活中,用焕然一新的状态对待已经别离一段时间且以往已经有些厌倦的事情。是否那以往已经厌倦的事情也使你感觉很新鲜。

生活中我们真的不用太在意自己的得失,尤其那些对人不疼不痒,除了牢骚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的事。如慧能诗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世间本来就没有东西,哪来的尘埃啊!让所有的事情都过去并理解它,我们停下来去寻找自己心灵的那份清幽,人累了不是要休息吗?而休息不就是能好好的睡觉和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宁静和舒适吗?

当徐家树到达海拔6590米的桑丹康桑峰附近时,看到山顶上白雪皑皑,山脚下紫雾弥漫,苍绿的草原上,白色的羊群星星点点,而那青色的敞篷此刻也升起了袅袅炊烟。当我读到这段文字,脑海开始组织画面,这画面是那么的洁白、苍翠、安宁和深远,我也陶翠在自我脑海组织的画面中。这是一次心灵的回归,这是一次心灵的途行,我感觉一叶菩提正姗姗落下。

相关文章

  • 再读《那时•西藏》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慧能(唐) 在这里我看到了虔诚的信仰,在这里我感到...

  • 那时 西藏

    旅行是为自己提供了一种“退出和复返”的过程:从身不由己的凡俗生活中退出,让肉体和精神复返到超然冥想的境地。在冥...

  • 21天 | 流浪到天晴《西藏生死书》

    【Day12】今日阅读《西藏生死书》1、2章 再读《西藏生死书》,从不同的视角来探索和挖掘书中知识的深意,改变自己...

  • 文化生活 01.05~01.11讲座演出展览

    ​​讲座 认识死亡——再读《西藏生死书》(上) 主讲人:奶酪 讲座时间:2019.01.05 周六 13:30 讲...

  • 再读《西藏生死书》有感!

    前言 有关生死的这类话题,没人敢触碰,没人敢正视,更加没人敢写!请原谅,我这个大胆妄为、稀奇古怪的个性吧。因为最近...

  • 西藏歌者——再读马丽华

    西藏歌者 ——再读马丽华 二十多年来,马丽华以援藏者的身份,执着地歌唱着她对雪域之原无尽的热爱和颂扬。对于...

  • 在西藏工作,你错过了哪些美好时光

    与西藏结缘,早在七年之前,那时候,我在渭水之畔的咸阳读书,学校里随处可见藏族学生,也是从那时开始,我便对西藏有了越...

  • 我看《冈仁波齐》

    西藏是我的一个梦,大学毕业时,我说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去西藏,那时同学们都以为我是开玩笑,但那时的我,是真心的,就因...

  • 再读《穆斯林的葬礼》

    再读《穆斯林的葬礼》 多年前读过这部书,那时的我少不更事,读小说只是看了个故事泛泛地了解一些情节而已。而今再读,满...

  • 西藏,你总是要去的

    似乎每个人都有一个西藏梦,总觉得去一趟西藏就能洗涤心灵,感受重生。那时的我,也是这么觉得。 西藏很美,我们都没有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那时•西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lsj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