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如此形状,倒把我惊了一跳,再回想他说的话,我迟疑道:“使君莫非认得我那郭兄?”刘杞喜动形色,上前两步颤声问:“他在哪里?他……他现在可还好?”
我见他白须抖动,目光急切,实在是激动异常,不由暗暗担心,他偌大年纪,别因此再出了什么意外。我将他扶到榻上坐下,旁边婢女也赶紧过来服侍,为他抚背递茶,好大功夫他才平静了些,仍是不住询问郭兄之事。
我不敢怠慢,便将我如何夜宿孤村,发现主人枯骨,读了遗书,与得到梦笔的经历慢慢讲来,但是隐去了梦笔的神奇之处,又借着纸墨将当年所见郭君的《美人赋》录下。刘杞从头细读,虽不曾老泪纵横,也是唏嘘良久。半晌他借着喝茶稳定了情绪,长叹一声:“景纯兄,一别三十载,你竟先我而去,天不佑英贤,我这一把朽骨,留着何用!”
我自然多加劝慰,末了小心地询问:“使君何以确定,我那郭……郭前辈就是您说的景纯兄?”他既称郭君为兄,我自然要改口称郭兄为前辈,否则对老人家殊为不敬。
刘使君慨叹道:“那支笔,是我赠他的。”他一边当年情景,一边说:“三十多年前,我还在京都,与景纯兄相交莫逆,那时他任门下省给事郎,为人诚朴天然,一腔热血要上报君王,下安百姓,与同辈交往也不藏机心。”
“然而他虽与人为善,却直言敢谏,见士族出身的官员往往并无实才,却身居高位悠游度日,寒门出身者则劳心劳力仍不得升迁,便上疏奏事,力陈门阀选官的弊端。各世家巨族见他竟敢作仗马之鸣,自然容不得他。”刘杞语调渐沉,似乎又想起那时沉郁的心情。
“他也是寒门出身,兢兢业业多年才居此位,本就不易,一旦士族容不下他,我虽多方回护,怎奈孤掌难鸣,倾轧之下,他终于丢官罢职。他心灰意冷,不顾我苦苦挽留,黯然离去。这支笔,就是临别之际我送他的,出自当时一位制笔名家白先生之手,是以我一见便认得。”
“唉,自他丢了官,我也激愤之下离京,来此投奔族兄刘固,蒙他庇护,日子也算清闲。可我每每想起景纯兄的遭遇,总忍不住觉得悲凉,寒门出身,就真无晋升之路吗?”
“于是我讨了这中正之职,只是为了给像他一样的有才无运之人一条路,也能让朝中多些庶族官员,虽不足以与世家相抗衡,至少不能让朝堂成为他们的一言堂。”
“江主簿,你既收了景纯兄遗骨,就是有恩于我,更兼你少年意气,竟有扫清庙堂沉疴、使风气一新的壮志,却比景纯兄更懂得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老朽今日应下,定会助你一臂之力,敢以三年为期,许君千石之位!”
这老人家,激动之下脱口而出的话有些大了,但得他一诺,我前途有望,也是喜事。郭兄呀郭兄,梦笔呀梦笔,我这一生功业姻缘,竟都拜二位所赐。
我猛地一省:“使君,不敢请教郭前辈名讳?小子曾在他坟前立誓,他日得地,定当为他另择佳城,只是苦于不知他名讳,难刻墓志。”
“他单名一个朴字,人如其名,名如其人啊。江郎君,墓志就让老朽来写吧,也算再为故友尽一份心意。”
我自然应下,洗净了梦笔,要将它物归原主,但刘使君说道,他见了此笔徒增伤感,不如仍留给我,时刻提醒我秉持郭朴前辈的遗志。我看他今日大喜大悲,有些劳神,便早早告辞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