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老人,看上去瘦瘦的。
咳嗽声起,沟壑纵横的脸更显得嶙峋;声音歇了,如静修一般,安然坐于船头。
任脚下浩大的水势,汹涌澎湃,而他则一味地痴望着远山。
远山,层峦叠嶂,在雾气里,峰顶若隐若现,整个看去,仿佛是一个梦。
02.
在那个梦里,他还很年轻。裘马轻狂,恣游山水,纵览天下美景,“越女天下白”,倩影入心,久久难忘。
人如车轮转,转转无已时。有一天,他来到泰山脚下。
抬头仰望,望见山如奔马,辽阔无边,他知道这山横跨齐鲁,广袤无垠,怎么会见到头呢。这么高大的山,从未见过,想像中,这山定是获得上苍的垂青,万千宠爱在一身,神奇秀丽,风光无限。它的高度,更是无可企及,仿佛巨灵神,左右两边,阴阳有异。左边日出右边雨,天地从此两面分。
想着山的雄奇瑰丽,似乎置身山腰,云蒸霞蔚,胸中云彩涤荡,张大眼睛才能隐约瞧见远处的归鸟正向这边而来。
他望见了泰山,想像自己正登上山顶,俯视群山,万物如蚁,众山为蝇,不禁为之感奋不已。
03.
人老了,总爱回忆。冷风一吹,他陡然醒来。
木木地敲敲已经发麻的腿,想站起来,挣扎一番,居然又原样坐下了。再坐坐也行。
眼下水势浩淼,行舟为艰,暂待风雨稍歇,水位渐降,再继续南下。南下将去哪里呢?委实心中没底。
想想自己可以依靠的人,严武死了,高适升迁了。蜀地乱,所以逃出来。一路而下,飘飘荡荡,像断线风筝一般,今后生活何处着落,的确可忧。
尽管有些薄名,厚着脸皮写信去求点盘缠,加上有个虚悬着的官职什么的,也可讨点米和银子,勉强维持生计,可这毕竟不是久远之计。
记得那首《望岳》诗写后,不少人看了,赞叹不停,都说诗歌在杜家,克绍箕裘,杜审言之孙,青出于蓝胜于蓝。
那时他也觉得应该做点什么,于是写下这样的句子: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弄个丞相当当,想也许没有什么问题。
04.
理想这么丰满,那后来呢?
倘若有人问起,该怎么回答呢?老人头脑中电影似的闪过一幕幕——
考试失败,寄食京城;残羹冷炙,饱食艰辛。接着天下大乱,苟全生命是唯一的目标。后来,赤脚奔走,投靠新皇帝,遇到做宰相的故交,捡了个闲职。没多久,老友罢相,于是请求回家探亲,皇帝居然准了。后来,朝廷回不去了,地方上找了个靠山,老友的儿子严武独霸一方,前去依附。总算过了一段较为安逸的日子。好景不长,严武死了,蜀地乱了。
于是,漂流至今。没有一个安生之所,栖栖惶惶,丧家犬一般,哪里才有托身之所呢?
0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上过泰山山顶吗?登过,可印象不深,也写过诗,可不记得了。
但这两句是不会忘记的。雄心勃勃的,那时像吃错了药,亢奋,激动,豪迈,义无反顾,慷慨悲歌。就像是做梦。
梦醒后,只看见山河破碎,血流成河。
战争、饥荒、瘟疫,逃无处逃,躲无处躲。活着,就是最伟大的理想。
远处,就是九嶷山。那里据说有仙女,屈原曾经赞叹。
但现在望过去,只是一片雾。
屈原后来怀石沉江了,仙女或许就是他的梦,他曾说: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魂是不灭的。
假如我死了,梦也会跟着吗?老人想。
他想站起,感觉有些困难,腿麻麻地,没有力气。
自从得了风疾,身体大不如以前了,连握笔也不灵便,腿脚也不行了。
(shanxingzhe23 20180525)
网友评论
感伤何必?!且——
临水思如流,眺山胸壑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