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不仅能使孩子吸取文化的精华,传承文化,更能净化孩子心灵,提升人格品味。学生通过阅读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在阅读中扩大视野,丰富人生体验,增长才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强调“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强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程理念,结合我校书香校园文化建设精神,打造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少年,书香家庭。从2015年起我校计划通过“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溢满校园”活动构建书香校园,培养师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促进学校文化建设,更加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努力使阅读成为师生的生活方式,成为师生的自觉习惯,进一步提升师生的综合素养,进而打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品味高雅的校园文化。 一、 活动目标:
“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溢满校园”是我校长远的重要发展目标,为此,我校确立了立体化的三维读书目标:
第一维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通过阅读使他们的知识得以丰富,精神得以陶冶,智慧得以启迪,让学习成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
第二维目标:让阅读成为教师的自觉需求,让阅读成为教师获取知识的源头活水,用阅读提升教师素质。
第三维目标:创设学习化、人文化、潜移默化的校园阅读生态环境,让校园氤氲书香,从而带动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让阅读成为我校一张亮丽的“名片”。
二、活动理念: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三、活动原则:让每个学生成长为“腹有诗书、学有所成的阳光少年”
四、活动领导小组:
五、活动内容:
1.学生: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我校现存图书实际情况,要求一二年级学生每学期精读一本书,三四年级学生每学期精读两本书,五六年级学生每学期精读三本书,各年级学生每学期另外自由选读一至三本书(中外作品)。六年总计精读24本,选读24——36本。(含假期时间,具体书目附后)
(2)古诗词:
小学阶段学生背诵的内容包括:《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小学阶段必背古诗词75首;语文教材中古诗词116首,共计124首(与课标中重复的除外),学校规定每生每学期在此基础上再背诵古诗词15首(推行每周一诗,是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好方法。)六年共计背诵古诗词约300首。
2.教师:
每位教师每学期精读一本书,选读一本书,参考阅读书目附后。背诵古诗词从学生中摘选。
六、具体措施:
(一)营造读书氛围
阅读需要氛围,而氛围需要营造。为了积极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起点,优化校园环境,从外到内营造“书香校园”,让校园弥漫书香气息,努力为师生创建一个优雅的阅读环境。
1.加强学校图书室建设。
建设一个开放性的“阳光书吧”,向学生开放,图书室图书也可以以班级为单位集体借阅,让图书“走出”图书室。学校会每年更新图书,图书室现有藏书4000多册,藏书有古典的也有现代的,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青少版)优秀作品集。时代性强,囊括文史、社会和自然科学等。学校图书馆、阅览室有专职老师和图书管理员负责,并有健全的图书管理借阅制度,逐步实现图书管理规范化、电子化。做到书橱专用,整洁卫生,图书摆放整齐美观。保证校园内有安静、温馨的读书环境。
2.建立班级“个性化藏书架”,实行“好书换着看”制度。
每班除了到图书室借书外,还可以根据自我需要,建立班级个性化藏书架,给书架命名。学生可以把自己喜爱的书籍带到学校,在班级内进行图书换读,也可以在班级之间交换图书,让其他同学分享书籍的美妙,感受读书的乐趣。班级图书有专人管理,选好图书管理员,统计藏书目录,安排图书管理员作好借书、还书的登记以及整理书柜的工作,规范学生的借书、还书的步骤。保证既开放阅读,又管理有序。每个学生每个月月初(或学期初)把自己的书拿到班级组成班级藏书架,月末(或学期末)归还。
![](https://img.haomeiwen.com/i18873192/1f643cdd7d29dc7a.jpg)
3.教室开辟“书香园地”,让每一个班级充满书香。
学校每学期拨一定的经费布置教室,班级要营造教室读书氛围。各班设计一个班级“书香园地”,由班长定期张贴“好书推荐”、“名人名言”、“好书大家读”、“读书感悟”、“读书心语”等文章,由同学们自己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https://img.haomeiwen.com/i18873192/2ee3fdf4b705f12f.jpg)
4.加强书香长廊建设。
整体规范校园警示语,让读书名言遍布校园,进而建设读书名言文化橱窗,让读书名人、读书感言成为校园的一道风景,让学生明白读书的益处。
5.各班在5月和10月中旬以“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溢满校园”为主题上一节主题班会课,营造班级阅读氛围。
6.每年开一次“读书节”活动。
学校在每年新学年开学举行一次“岭南小学读书节”。在学校每年一度的读书节上,评选我校的年度“书香班级”“书香少年”、“书香家庭”,并颁发证书。
![](https://img.haomeiwen.com/i18873192/bec34199ff04ff5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8873192/15a7c51e3b32bdaf.jpg)
7.精心构建多元化的读书网络。
“家里个人书橱”、“班级藏书架”、“学校图书室”、“书香吉林网”共同构成我校的读书网络。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读书,可以在家中与父母共赏,也可以与小伙伴共读,实现资源共享。
8.充分发挥学校广播站的作用。
每天广播学生的读书体会和习作。 (二)开展相关活动,检测读书效果。为了使阅读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全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学生搭建阅读的广阔舞台,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教师读书活动
1.“漫步书海,品味人生”,完成学期学校规定读书任务,做好读书笔记,提升个人素质。
2.“畅游书海,享受阅读”。教师和学生共同阅读一本书,共享读书乐趣。
3.“我为孩子诵经典”。低年级语文教师利用阅读课时间为学生朗读经典作品。
4.举办教师读书交流会。
学生读书活动
1.定期举办“班级读书会”。
顾名思义是以班级为单位,有计划地开展读书活动、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讨论和交流。相对于其他读书会而言,班级读书会有很多优点:班级读书会更加集中,组织程度更高,成员之间彼此比较了解。教师往往自然地成为读书会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成员中具有比较高的权威,因此组织和管理班级读书会这种形式,是推广经典阅读最有效的形式。
班级读书会具体形式:
(1)师生共同交流。
主要以讨论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针对自己所看到的有趣的或比较精彩的故事进行交流、体会。
(2)生生活动交流。
看同一本书的学生选择好书中内容进行组织排练。可以是绘画的形式展示,也可以表演片段的形式,以此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2.读书笔记展评。
每学期,每名学生都要准备一本精美的笔记本做读书笔记,名为“采蜜集”,对学生读书活动提出具体要求:
(1)每天读书时间不少于30分钟——60分钟,(因年级而有所有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每学期阅读三本以上的好书; (3)在读书过程中注重积累,摘抄好词、好句、好段落;
(4)三年级以上学生要写读后感,增强写作能力。并通过优秀读书笔记展览,激起学生的读书热情,使其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3.“相约好书,牵手美文”读书交流活动。
语文教师每周利用“阅读课”作为学生集体阅读交流的时间,指导并激励学生快乐读书,共享读书的乐趣。可开展阅读指导课、读书交流课、读写结合课等活动。
4.“智慧芳园,一字千金”书评活动。
认真阅读学校要求的精读书目,不断提升自我阅读品味。能用简短的语句点评自己看过的一本书或美文的精髓,字数为300字—500字左右。体裁不限(诗歌、随感等)均可,形式多样,可以用文章式、卡片式或小报式,自由创意。(范围:五六年级学生)
5.评选学校“阅读之星”,争当“书香少年”。
组织全校学生都来争当“书香少年”的活动,引导中低年级学生培养“爱读书”的兴趣,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高年级学生培养对阅读的热爱和追求,学会读书。
6. 开展“和书香做伴,与文明同行”的亲子阅读活动。
为了让学生好好利用晚上的阅读时间,我们从学生实际出发,计划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向全体学生家长发出指导、督促孩子读书的倡议,并向学生印发“课外阅读活动记录表”,通过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表格,让家长反馈与子女在家一起读书的情况。并开展与父母共读一本书活动。家长和学生同游书海,家长要成为学生阅读的榜样,以家长读书的热情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要求读后与家长共同制作“读书信息卡”,包括书名、作者、页数、阅读时间等基本信息及亲子读书笔记(读书语录、感言、心得等)两部分。能长期坚持,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家庭,学年结束后参与“书香家庭”的评比,并给予表彰。(注:住宿生的亲子阅读活动在校由老师负责,假期由家长负责。)
![](https://img.haomeiwen.com/i18873192/df308cac603901c0.jpg)
(三)落实措施:
1.时间落实。
我校各年级每周开设一节阅读指导课,并列入课表,专时专用;每天确保各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30分钟——60分钟。读书形式分集中阅读和分散阅读。集中阅读放在阅读指导课上,分散阅读学生可利用课外的任何时间自己阅读。古诗每周一首,主要在阅读课上由语文教师指导背诵,复习巩固放在非工具性学科的课前三分钟。
2.保证读书和背诵古诗数量。按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规定阅读总量,新课标要求小学阶段学生要达到的目标为:第一学段(一二年级)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三四年级)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五六年级)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3.各班建立读书组织。各班建立班级读书会的组织机构,并将学生分成若干个书友队,设队长一人,要为书友队取个别致的名字,想一句读书口号。
4. 各班建立班级藏书架。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及学生自愿订阅的图书,保证学生有书可读,有好书可读。
5.活动落实。“自信来自鼓励,习惯决定人生。”定期开展一些班级学生喜爱的活动,使课外阅读成为一种有组织的集体活动,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乐在其中,尽情地展示自己的语文才能。
6.读书建议。要让读书成为每一位学生的良好习惯,让从岭南小学走出去的每个学生都成为有内涵的人。这里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识的层面,让学生成为有丰富知识的人;二是做人的层面,让学生成为有涵养的人。
(1)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书本中的课文仅给学生阅读提供了一个范例,而更多的知识则需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去汲取。为了有效解决学生们“吃不饱”的现象,学校要求语文教学将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进行有机地整合,将新课程教学改革和阅读教学有机地融合到一起。教师在课堂授课时,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与之相关、相连、相似的多篇文章,进而掌握所学知识,让学生在阅读与交流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通过课内外相结合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体验和发现,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学生阅读与教师指导相结合为了提高学生阅读的技巧和水平,学校在保证学生充分的自主阅读时间的前提下广泛开展阅读指导。在课程设置上,每周为每个教学班安排一节自习课作为阅读指导课,并由语文老师进行阅读指导。每周每班定时进行课外阅读活动:语文老师每周抽出一节语文课进行阅读指导(内容:共读一本书),低年级语文老师为学生诵读篇章,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感受经典。中高年级教师对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和要求进行指导,并及时交流、反馈,适时地与学生交流心得,让学生及时感受到读书带来的成功体验。
(3)校内阅读与家长互动相结合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自古以来,人们就深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至关重要性。可以这么说,一个孩子成为优秀人才的背后总能找到书香家庭的影子。为此,校内读书一定要与家长做好配合,校内校外共同协手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
七、完善评价机制,让读书活动科学系统。
1.规范性评价机制保障读书活动 每周一节阅读指导课,由分管领导进行检查,详细做好记录;教师每周对学生背诵情况、读书情况进行检查,填写诵读日志,学校把教师对此项工作的落实,纳入教师学期考核。
2. 阶段性评价机制促进诵读活动
通过阶段性的评价(教师评、互评、家长评等),使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同时享受成功的喜悦。
3. 鼓励性评价机制推动诵读活动 (1)学校对各班的诵读活动在抽查、比赛等基础上,通过对班级书香氛围的创设、班级图书角的建设与使用、学生参加活动的成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比,开展评选“书香班级”、“书香名师”等活动。
(2)语文老师要指导学生用好《采蜜集》阅读笔记本,以笔记促阅读。阅读笔记本设:阅读的书籍名称、阅读的时间、内容摘录或体会、家长的评价、教师的评价等。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读书笔记、读书态度、参加交流的成果进行评价。
(3)建立诵读“积分卡”,根据学生背诵古诗和名著阅读数量记分,背会10句(或一首诗)记一分,满5分可得一颗诵读星。班级每月一次评出“诵读小明星”,每学期一次评出“阅读之星”。获奖的班级和个人将奖励班级一定价值的图书。
4. 班内要做好督促检查。
(1)每星期一早上,老师只要用一分钟,亲自检查一个学生,会背了即算通过,即给他一百分。该生即指定为本周经典诵读班长。让他利用课余时间去检测组长,组长再去检测组内同学,小组长检查并做好记录。不能通过检测的人,记下名字,交与老师处理。另外,也可以随时抽查,语文教师每天拿出五分钟时间给学生搭建诵读平台,让喜欢展示的学生美读,美背,及时鼓励表现好的学生。让学生能背得琅琅上口、津津有味。可以根据本班情况自行安排。
(2)凡通不过组长检查者,由老师特殊处理。让他利用下课时间补念即可。 (3)建立学生的诵读档案,积累好实验的一系列过程资料,如:学生诵读情况分析、家长意见征询、班级活动方案、记录照片等好做法经验推广。学期结束,对每位学生的诵读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装入学生诵读档案。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采掘不尽的富矿,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族的阅读水平。振兴阅读行动的实施与开展,为师生搭起了一个与书为友的平台,校园书香浸润,师生开卷有益,我们期望岭南小学真正成为读书的好地方。“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溢满校园”,必将成为我们岭南小学全体师生坚定的信念和永恒的追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