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一个自认为好的点子,不妨告诉你的朋友们,看看他们的反应如何;如果他们觉得很赞,就试着找找路人们的反馈;
如果他们也觉得不错,那就要分析你的点子到底有多大价值,能帮助人们解决什么问题,市面上有没有已经和你的点子一样或者类似的产品或者服务?你的点子有多少差异化?有什么独特的优势?
如果你觉得可以做,那就赶紧动手,做一个MVP出来,不管是原型,图纸,还是粗糙能用的产品,给大家看,所有你能找到的人,所有能帮你找到人的人;当然,这得基于你想给什么样的人提供产品或者服务;
如果反馈还不错,那就找找靠谱的合伙人,组成一个团队,能力互补,价值观大体一致,足够疯狂,这么说,可以撸起来开干了。
该怎么干呢?按开发--测量--认知的反馈循环来进行,不断验证你的概念、产品,得到数据,以此探寻如何创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集中精力,尽量把反馈循环流程的总时间缩减到最短。
精益创业的五大原则
- 创业者无处不在
- 创业即管理
- 经证实的认知
- 开发-测量-认知
- 将点子转化为产品
- 衡量顾客反馈
- 坚持还是更改
- 创新核算
- 衡量进度
- 确定阶段性目标
- 优先分配工作
愿景--》战略--》产品
新创企业的定义
- 一个由人组成的机构,在极端不确定的情况下,开发新产品或新服务
麦特卡夫定律
- 一个通讯网络的整体价值,约和这个系统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
延迟发布会让新创企业得不到所需要的反馈意见
作者开发IMVU的启示
- 开发后邀请用户试用,不断受打击后推出ChatNow功能,不管世界上两人在哪,只要同时按键即可配对聊天,我揣测这是“摇一摇”的灵感来源
- 用户找到同时按键的人后,觉得有趣,想添加入好友名单,IMVU的做法是直接用现有的IM通讯录,我擦,这点我也揣测微信加好友时直接导入电话通讯录的做法
精益的思维方式把价值定义为“向顾客提供利益”,除此之外的任何东西都是浪费
- 必须学会预见浪费所在,并有系统地排除它们
经认证的认知
- 学习是新创企业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顾客所需之外的任何努力都可以不要
- 对顾客真实需求的探求,调整战略和产品去迎合这些需求
策略技巧
- 开发一个低质量的早起原型,从第一天起就向顾客收费,以及用低收入目标作为驱动责任的方法
- 这只是技巧,我的理解是
- MVP
- 驱动责任,对运营销售,对产品开发
实验,不仅只是理论上的探寻,也是第一项产品
- 做产品前,问自己几个问题
- 这真的是用户的需求吗?
- 你的方案能解决他们的需求吗?
- 如果能解决他们的需求,他们会买单吗?
- 假设他们会买单,你能开发出来吗?
- 早期产品尽管有各种问题,但能帮助我们确认
- 哪些功能对用户是有价值的
- 用户对哪些问题有抱怨、反馈
商业计划从一系列假设开始,在默认这些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一项战略,并阐述如何实现企业愿景
- 创业者面临的首要挑战是:建立可以系统测试假设的组织架构
- 第二项挑战是:在任何创业条件下忠于企业的总体愿景,严格执行这些测试
Groupon
- 创始人Andrew Mason,初创想法是集体行动平台,热点,大家一起做事情
- 改变,刚开始发礼券很简陋,居然用WordPress开博客,并做了一些装饰,命名为Groupon,然后每天发帖
- 在第一版Groupon贩卖T衬衫,在博文写着“进货的T恤衫是红色,大号。如果需要其他颜色或尺寸,请电邮我们”
- 足够粗糙吧?但这个第一版验证了有人真的喜欢
早期使用者
- 他们是特殊的顾客群体,他们只要八成的作品,而不是完美的方案
- 他们会用自己的想象来弥补产品的不足--他们会反馈,提出意见
Dropbox
- 创始人休斯顿,一段小视频作为MVP,发布到网站
- 验证有人真的喜欢
桌上美食
- 创始人Manuel Rosso
- 制定每周菜单,并根据用户和家庭的喜好,开列食品杂货店清单,然后再链接到当地的店家,寻找最划算的食材
- 听起来难度很大是吧?要知道,其仅仅是从一位顾客起家的
- 怎么做的?
- 创始人和副总裁走访超市和杂货店,观察顾客,将发现到的收获纳入设计理念和技术构想
- 寻找第一位顾客,方式很原始,登门拜访,送现金支票
顾客是生产流程中最重要的部分。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全神贯注于顾客认为有价值的生产结果上--戴明
最小化可行性产品
- MVP只是学习认知过程中的第一步,你可能需要反复多次调整,甚至用另一种不同的方式实现你的理想
- MVP并非用于回答产品设计或技术方面的问题,而是以验证基本的商业假设为目标
创新核算三步走
- 确定基准线,确定企业目前所处阶段的真是数据
- 调整引擎
- 转型还是坚持
敏捷开发的一大软肋
- 工程师愿意根据不断改变的业务要求调整产品,但是对这些商业决策的质量概不负责
转型还是坚持
- 转型是一种特殊的改变,用于测试新的产品、商业模式和增长引擎的基本假设
- 客户细分市场转型
- 客户需求转型
- 放大转型,从单一功能变为全部
- 缩小转型,从全部变为单一功能
- 平台转型,从应用到平台或者相反
- 商业架构转型, 从高利润低销量到底利润高销量,反之亦然
- 何时转型?
- 当产品试验的效率降低,以及感觉到产品开发的成效低于预期。无论何时看到这些征兆,就该考虑转型
- 转型是一个战略假设
- 用以测试一个关于产品、商业模式和新的增长引擎的基础假设
增长引擎
- 新创企业用来实现可持续增长的机制
- 一条简明规则:新顾客是由以往顾客的行动带来的---几何增长、人脉
- 以往顾客推动增长的方式
- 口碑
- 使用产品带来的衍生效应--跟风
- 有资金来源的广告
- 重复购买或使用
三种增长引擎
- 粘着式增长引擎
- 新增用户超过流失用户
- 病毒式增长引擎
- 特百惠销售模式,顾客推销产品给他们的朋友,有佣金
- 计算病毒系数,需要大于1才能实现几何增长
- 口碑式增长,用户自动作为产品销售的布道者
- 付费式增长引擎
- 获取用户付出多少成本,收益多少
忠告
- 只需做好一种增长引擎即可,避免混乱,前提是要挑选出最适合产品的一种引擎
五个为什么
- 穷本追源,找到问题所在
团队管理
- 对第一次错误容忍
- 不允许同样的错误发生两次
新创团队需要具备三种架构特征
- 稀少但稳定的资源
- 独立的开发权
- 完全自主权
- 开发并推行新产品
- 不需要过多批准流程
- 与绩效挂钩的个人利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