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艾伦·里克曼

作者: 百炼钢与绕指柔 | 来源:发表于2016-01-16 14:22 被阅读121次

昨天晚上回家,打开手机,看到同学推送到空间的一条消息。

艾伦·里克曼(哈利波特中扮演西弗勒斯·斯内普教授的演员),于2016年1月14日逝世。

这个消息对于我来说,绝对是一个让我相当震撼的消息。因为我还清楚地记得,上次回到家时还重温了一遍《哈利波特》,还记着当时在网上搜索了斯内普的有关内容,感叹当年扮演斯内普的艾伦现在不再年轻。

《哈利波特》这一文学著作,在我童年中所占的分量,没有其他任何书能够与之相比。而电影哈利波特

更是陪伴了我整个童年。

还记着每年暑假,我都会重温一遍哈利波特,不仅仅是书本,还有电影。每一个情节,都能在我闭眼后在脑海里演绎。每一个演员,他们的欢声笑语,亦或是喁喁私语,都在我的耳畔里回响。

童年过去了,但是《哈利波特》永远不会失去。

斯内普教授绝对算得上是书中最让我难以忘记的一个角色。

难忘和喜爱确确实实有很大的区别,书中我喜爱的角色很多,但是令我难以忘怀的人物,可能仅斯内普一个。

记得哈利第一次遇见斯内普教授,在他那昏暗阴沉的魔药教室里,第一次的相见便是不愉快的,从此两人便开始产生矛盾。在书中所刻画的斯内普的形象,是那么令人讨厌:油腻腻的头发、鹰钩鼻、冷漠的眼睛还有一袭黑袍。J.K 罗琳把斯内普刻画的栩栩如生,而在电影中,艾伦也确确实实做到了和斯内普完全相符的形象。抛开相貌不说,艾伦所扮演的斯内普,是成功的。他让作者通过小说中斯内普的形象从而表达的想法很完美的演绎了出来。他是成功的,他让我开始讨厌斯内普,讨厌他天天找哈利的麻烦,讨厌他的自私自利,讨厌他的阴阳怪调。

这种情感,直到我在看完最后一本《哈利波特》后,才开始消失。闭上双眼,脑海里斯内普的形象便是艾伦在荧幕上的形象。他展示的那么淋漓尽致,让我在这个角色上的恨意全部宣泄在他身上。看完书,才开始意识到,斯内普这个形象的多面性,也暗叹艾伦作为演员强大的功底与能力,把这个让人恨得牙痒痒的角色揣摩的无比生动。

这忍不住让人去猜想,艾伦是否在排练的时候,仔细地阅读他的戏份,在心里想象着斯内普的内心世界。不管有没有,他所扮演的斯内普,是成功的。他是荧屏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了他,《哈利波特》不会那么丰富,斯内普的形象也不会那么充实。

就是这样一位演员,将斯内普教授在书中的一切展示了出来。

就是这样一位演员,在14日于伦敦与世长辞。

想到这里,心里又有无限的自责和愧疚。《哈利波特》捧红了很多人,却又让很多人只是在剧中昙花一现,然后淡出大众视野。我一直都不知道艾伦身患癌症,不停地和癌症斗争,一定很痛苦吧?

我却只知道去年他结束了长达五十年的爱情长跑,与真爱步入婚姻殿堂。

或许只能与他分享喜悦,无幸能够与他分担痛苦。

也许就是这个时候,斯内普,在我的心里才算真正的死去吧。

他给我们留下的,是荧屏上的斯内普教授,是邓布利多询问下的回应:“Always.”;是抱着死去的 Lily 撕心裂肺的哭泣;是临死前凝视着哈利的眼睛的 “Look at me.”。一幕幕的动人画面在我的脑海里浮现。他所带给我们的,并不仅仅是斯内普这么简单。艾伦所塑造的斯内普的形象,可能会是我一辈子喜爱的角色。

的确,我们所喜爱的每一个人,都在渐渐离我们而去。

艾伦为我们留下的贵重的礼物,不会伴随他而离去。

他在《哈利波特》电影荧幕上的时间可能并不长——但他拥有每一分钟。他将每次简单的反驳转变为一场迷你贬损的交响乐。

感谢你,让我们圆了魔法梦,带给了我们如此生动的“西弗勒斯·斯内普”。

附艾伦·里克曼在电影全部完结后向 J.K 罗琳写的一封信:

“我刚刚从配音室回来,这是我最后一次透过麦克风以西弗勒斯·斯内普的身份讲话。银幕上是十年前丹尼尔、鲁伯特和爱玛的一些闪回镜头,那时他们不过十二三岁。我也是刚刚从纽约回来,在那里,我看到丹尼尔在百老汇的舞台上又唱又跳,表现出色。几分钟里,一生的时光好像都过去了。

“三个孩子都已长成了大人,不复当年。那时 Jo 在电话里向我透露了一条线索,说服我斯内普不只有一套永远不变的戏装。尽管当时只有三本小说面世,但在她的掌控中,整个磅礴而精致的故事已经展露峥嵘。

“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听故事,但好故事需要一个好的讲述者。感谢你所做的一切,Jo。”

向艾伦·里克曼敬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纪念艾伦·里克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pwh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