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黄以方录第二十篇见图:
什么样的人喜欢炫耀?走近先贤王阳明之八十五有人问:“近来觉得妄念渐渐少了,还觉得自己不用去想着如何用功修炼了,不知道这算不算做功夫?”
先生说:“你还是去着实用功修炼吧,就是多些想法也无所谓,时间久了自然就会一切正常。如果才刚刚下点功夫就认为有了效果,哪有什么依据呀?”
今天这一篇,理解完之后不禁暗暗失笑,那个提问的人到底是有多想炫耀自己的悟性高?谈到炫耀这个问题,自己又不禁要笑笑自己以前的傻,也笑笑很多别人的傻。
记得当初自己刚刚开始学盘发时,才学了几种花式的盘法就开始觉得自己很厉害,经常显摆,还大言不惭的跟老师说:我觉得自己现在只要看一下别人的盘出来的效果,稍微的分析一下就可以自己盘出来了,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在这方面很有灵感呢?
很可惜,我没有遇到一个像王阳明这么智慧的老师,那个老师给我的回答是:确实是哦,很多人学了很久都达不到这个水平。
就因为她的附和,让我更加沾沾自喜,渐渐的也没有像初学时那么用心钻研了。
应付一些简单的造型确实还是很容易就搞定了,可是后来接了一个新娘造型,狠狠的把我打醒。
那个客人的头发特别少,要衬新娘礼服的造型都需要做得比较饱满,因为是朋友介绍的,发照片过来看的时候她电了卷发,没发现她的发量如此的少。当我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
本来学习的时候也是有这方面的知识的,当时的想法是,这样的情况应该是少之又少吧!如果太难搞就不接,所以我没当回事,没有认真的去琢磨。而面对这个完全超出了我的控制范围的状况,我才知道自己学的那点东西根本没办法解决。
那一刻我的心真的是崩溃的,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无奈之中我借口上个洗手间去给老师打了个电话。说明了情况之后,老师询问我带了些什么工具,根据我带的工具指导我如何操作。多亏了自己的内心足够的镇定,但是那天还是花费了比平时多三分之一的时间才勉强完成了整个造型的工作。
回程的路上,我不停的自责,怪自己太容易自满,怪自己学艺不精。仔细想想,都还没有真正做过些什么高难度的作品,有什么值得自己那么骄傲的呢?简直就是一壶水不响,半壶水响叮当。从那之后,再学什么东西,都不敢乱张扬的了,甚至不做出点像样的成绩,连说都不敢乱说。
后来开始学营销,对软文的文案有些接触,觉得如果学好了,那会是个很不错的本事。同学也给了很多的资料我学习,也听了不少文案大师的课程,但是一直处于自学状态,从来不敢跟人家谈这方面的话题,到现在都只是默默的了解和学习。
前段时间看见朋友圈里,有人在发招募海报,仔细一看竟然是之前一起上课的一个同学开班招生教人写文案。把他的招生文案看了一遍,心里顿时无语,连自己的文案都只不过是把别人的修改了一下拿来用,这样就可以出来收钱了?且放长眼看看吧!
果然没多久,就从别的渠道知道,他的课雷声大雨点小,上课的内容都是将几位老师的课程内容东拼西凑的弄在一起,糊弄什么都不懂的小白还可以,稍微有点了解的根本听不下去。
生活中是不是也有太多人是这样,刚学了点什么东西,就开始觉得自己很厉害,能捣鼓出两样东西,就认为自己很专业了,其实都只是学了点皮毛而已。
诗写不成诗也敢自称诗人,曲弹不成曲也敢自称乐者,就像那个问王阳明的学生,刚学习了几天致良知的功夫,就开始觉得自己是个圣人。想想自己又想想别人,但凡有这样的情节都需要自省。
先生那句话说得真好:你还是去着实用功修炼吧!
是啊!那点皮毛功夫真的没什么了不起,因为你既没有太多的经验,也没有太多的经历。仅仅只是多学了点东西,离精熟的本领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不要相信什么天赋异禀,也不要觉得自己有多聪明,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进步就以为自己了不得了。很可能那都是入门的小儿科而已,这世间有哪门技能,那种学问是能够快速就能成就的?没有。
你真的发现自己比以前多了些什么,也只是因为你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了解到了一些新的东西,更多的是因为有老师的指导,做到了一些以前没有做到的事。可是这不代表什么成就,只是证明你学到了一些新的知识,如此而已。
如果真的什么事都那么容易,那全世界的人都是专家和大师了,哪里还会有什么普通人。
什么样的人喜欢炫耀?往往都是那些略懂一二,不知天高地厚的人,骄傲无知的才敢大胆吹嘘,希望通过自我的显露获得认可和赞许。
聪明的人从来不张扬炫耀,张扬炫耀的人在炫耀的那一刻已经失了聪明。因为聪明的人都知道,只要你真的做出了成绩,不用炫耀别人都会知道。
成熟的稻穗总是低着头的,真正博学的人往往都很谦虚。因为越是学习得深的人越懂得敬畏和谦逊,因为学得越多才会发现自己懂得越少,还需要不断的学习。懂得越多的人,越清楚自己的不足在哪里,反而不敢炫耀,只会埋头好好的修炼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