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公众号【麦小丁】征集优质文章人物🌐名人名篇🌍
第三章 刀尖上跳舞的战略外交家——张仪(四)

第三章 刀尖上跳舞的战略外交家——张仪(四)

作者: 孤单的飞翔 | 来源:发表于2018-12-15 16:35 被阅读4次

                          11

      魏惠王很郁闷。

      事实上这些年魏惠王一直很郁闷。想当初他继位后也是雄心勃勃,要继承祖上魏文侯和魏武侯的功业,让魏国更加强大,而且为了这个目标他一直在不懈努力着。谁知道先是逼走了名将吴起,后来又错失了商鞅,好不容易得到了一个庞涓,让魏国威风了几年,没想到庞涓一败于桂陵,再败于马陵,命丧同门师兄弟孙膑之手,魏国的主力部队尽丧。

      然后就是河西之战,一个从来没有名气的魏国人公孙衍竟然率领秦军大败魏军,幸亏自己施巧计把公孙衍从秦国人手里夺了回来,没想到又出现了一个更没有名气的魏国人张仪。

      这个张仪似乎比公孙衍还厉害,只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就敲定了河西之地的归属,把祖上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轻巧地夺了过去,偏偏自己还不能反悔,这怎么能不让他郁闷。

      魏惠王从来不认为自己才能平庸,也不反思自己的战略规划是否正确,他认为自己当然是一代明君,之所以那么倒霉,一定是老天和他作对。

      他不认为那些没有名气的无名之辈有什么出息,更看重名声和威望。前些年他就重金请出了大学者惠施为相,也向世人展示他看重贤才的思路,他希望来到魏国的人才越多越好。

      这惠施果然不负众望,玩了一手徐州相王,很快稳定了魏国的局势,可是也仅仅这样了,尽管他与惠施使出浑身解数,也只能看着魏国不可避免地衰弱下去。

      他怎能甘心啊!

      所以,他见到风尘仆仆来大梁见自己的孟轲老夫子,第一句话就是:“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然后就被老夫子不咸不淡地回了一句:“王何必曰利!”

    孟子的仁义道德说注定不能挽留魏国,看来想办法还是要找惠施。

      君臣二人经过商谈,决定故技重施,与韩国相互称王,加强两国关系,共同对抗秦国。

    魏惠王的想法是:绝对不能轻易做秦国的小弟。

      韩国自从三家分晋建国,只是在吞并郑国时绚烂了一把,由于它本身国土面积相对狭小,又夹在秦魏楚三个大国中间,谁都惹不起,只好学起了乌龟战术,从不主动出击,尽量不得罪强邻,就算这样,还是在魏国和秦国的侵略下丢了不少土地。

    此刻,韩王听说魏国主动与自己相互称王,当然满口答应。

      公元前325年,韩魏相王。

    消息传到秦国,立刻遭到秦国强烈反对,同年,张仪再次出兵,攻占了魏国的陕地。魏国人见惹不起秦国,马上服软,秦国也就又把陕地还给了魏国。

      这种又打又拉的策略是张仪专门用来对付魏国的;在张仪的战略规划中,魏国是重中之重,它占据着中原中心,只要魏国亲秦,秦国就多了一层屏障和进攻的踏板,只要魏国亲秦,韩国孤掌难鸣,就会紧随其后,所以,张仪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怎样对付魏国身上。

      可是,作为前霸主,魏惠王一定不会甘心,想要他亲秦,就要打疼它,让它畏惧,然后再表示只要你听话,我不会占你便宜,所以,夺地又归还成了以后秦国对付善变的魏国的杀手锏。

      这次战败彻底打击了魏惠王的自信,他马上表示臣服。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324年,在张仪一手操持下,秦魏韩三国互相称王,并且结成友好同盟,至此,原来的秦惠文君才正式成为秦惠文王。

      这次三国相王也宣告了张仪连横政策初见成效。

                          12

    张仪的成功伴随着秦惠文王的喜悦和魏惠王的心有不甘。此外,还有另一个人也很是不甘。

      这人当然就是公孙衍。

      公孙衍人称“犀首”,这个称号让历史学家们很困惑,搞不清到底是官职名还是绰号,反正不管是哪种,听上去就觉得很厉害的样子。

      公孙衍也的确很厉害。他对兵法、谋略、外交都很精通,起初也是在魏国不得志,好不容易在秦国大权在握,风光无限,却被张仪抓住把柄狠狠告了一状,把自己拉下马后张仪居然成了秦国的红人,呼风唤雨,自认才能绝对不比张仪差的公孙衍怎能不恨?

      回到魏国的公孙衍已经大名在外,很快被魏惠王任命为将军,待遇还算不错。于是,公孙衍为了自己,为了魏国,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张仪和秦国身上。通过观察和推测,公孙衍渐渐看清楚了张仪的战略构想,那就是联魏韩以抗齐楚。

      看清楚了张仪的棋路,公孙衍开始出招。

      公孙衍的招数是亲齐国。他经过魏惠王批准,与齐国将军田朌采取了一次联合军事行动,两国军队入侵赵国,占领了赵国好几个城邑。齐王和魏王都很高兴,两国关系也越来越亲密,魏国大有背秦亲齐的趋势。

      公孙衍的动作立刻引起了张仪高度警惕,他一边陈兵秦魏边境施压,一边亲自出使,与齐国和楚国的执政官见面磋商。张仪给了楚国一些甜头,然后两国共同给齐国施压,结果,三方达成共识,齐国答应不再与魏国合作。

      公孙衍没想到张仪反应这么快,眼看着自己的招数被张仪所破,更加不甘心,他与惠施多次商议后又四处奔波,终于做出了一件令秦齐楚三大国目瞪口呆的大事件——五国相王。

      前面已经说过,齐魏徐州相王开启了诸侯称王的先例,此后,韩国和秦国通过相王也称了王,所以说徐州相王是历史上一个里程碑,从此以后,周天子真正被扔在了一边。

      可是,还有同等规模的大国依然在沿用着周朝赐封的爵制,这就引起了这些国家心理上的不平衡,而且诸侯间的交往在称呼上也变得有点尴尬。

      公孙衍敏锐地发现了这个机会,他决定联络几个相对弱小的国家共同对付秦国,由魏国牵头互相称王。

      公元前323年,魏、韩、赵、燕、中山五国结成同盟,互相称王。

      这其中赵国与魏韩同属三晋,公孙衍用“三晋本是一家,分则力弱,合则力强”说服了赵国;燕国地处北部边陲,与中原诸侯很少来往,可它的疆域和规模也不容任何人忽视,它最近已经感受到了齐国的敌意,急于联络盟友对抗齐国,所以也同意了公孙衍的提议;至于中山国,只是一个中等国家,本来不够资格,而且还是夷狄建立的,曾经先后被魏国和赵国灭国后来又复国,此时是齐国的附庸,可它一心仰慕中原文化,能够与魏国这些大国为伍,早就喜出望外,焉有不从之理。

      不得不说,公孙衍不愧是“犀首”,他的眼光非常犀利,他认为相对弱小的国家不联合起来,早晚会被大国吞并,利害相关使得这些国家成为了一个联盟。

      公孙衍这一招一下子就敲在了大国的七寸上。

      首先做出反应的是齐国。

      齐国借口中山国太小,没资格称王,拒不承认,可是,另外四国底气很足,不予理睬,仍然支持中山称王。于是,齐国断绝了和中山国的一切来往,并提出割地给燕国和赵国,共同进攻中山。正处在蜜月期的燕赵两国没有吞齐国的诱饵,齐国的招数又一次没能得逞。

      接着做出反应的是楚国。

      楚国人可不像齐国那么文雅,它直接派出大军进攻五国盟主魏国,一口气攻陷了包括襄陵在内的八个城邑,并且扬言要把在楚国为人质的魏国公子送回大梁,取代魏惠王。

      魏国连遭打击,节节败退,眼巴巴盼着盟国们的救援。见到楚军强盛,盟国们纷纷有了动作:先是年幼的赵武灵王宣布撤销王号,自称主君;接着燕国也缩回了北地,不问世事;然后是中山见势不妙,马上向齐国赔礼道歉,又做回了齐国的附庸,就连小弟韩国也怕楚军进攻,没有派出一兵一卒来援助。

      不久前还志得意满的魏惠王彻底寒了心,大骂公孙衍误国。环顾四周,好像能帮自己的只有秦国。

      秦国本来也准备好要出兵,只是动作稍微慢了一点点,就被楚国抢了先,接着,就迎来了魏国的求援使者。

      就这样,本来是五国目标的秦国反而扮演了一回救世主的角色。

      张仪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把魏国使者带进房间,两人单独交谈了很久。第二天,魏国使者回国,秦国也派出使者去往楚国。

      不久,各国都收到了如下消息:魏国罢免了国相惠施,同时免去公孙衍将军职位;秦国罢免了国相张仪;魏国聘请张仪担任魏国国相;楚国停止进攻魏国。

      每一条消息都如炸雷响起,有心人知道,天下局势又要变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三章 刀尖上跳舞的战略外交家——张仪(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snw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