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更大挑战人民广场更文800字点赞
古文观止 || 战国策·司马错论伐蜀(二十三)

古文观止 || 战国策·司马错论伐蜀(二十三)

作者: 碧彧 | 来源:发表于2024-07-03 11:34 被阅读0次

昨天我们讲到,在求贤令的召唤下,商鞅踏上了前往秦国的征程。

到了秦国,商鞅通过孝公宠臣景监的引荐,成功见到了秦孝公。

然而,商鞅与秦孝公的前两次会面,结果并不乐观。因为是初次见面,商鞅并不了解秦孝公的真实想法,所以就试探性地跟孝公大谈“帝道”和“王道”。

然而,商鞅提出的这两种治国方案,都是以仁义礼为代表的人治,但春秋战国数百年的混乱,儒家仁义已经不适合国家治理,更不适合当时内忧外患的秦国。

所以,对于这两次会面,秦孝公并不感冒,这不是他想要的,他要的是快速强秦,恢复穆公时代的辉煌霸业。

经过两次会面的试探,商鞅终于摸准了秦孝公的脉搏,于是对症下药,就有了他们的第三次会面。

第三次会面,商鞅单刀直入,直奔主题,这次他给秦孝公开出了完整的“霸道”药方,直接切中孝公要害,孝公是如获至宝,如沐春风哈,这才是他真正想要的。

于是,孝公拉着商鞅同床共枕三天三夜,两人促膝长谈,最终让秦孝公刮目相看,随即决定重用商鞅。

久不得志的商鞅,终于迎来了自己政治上的春天,他决定在短时间内让秦国旧貌换新颜。

至此,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在商鞅手中渐渐拉开了序幕……

然而,变法谈何容易,又岂是一日之功,更何况在那个动荡的,礼崩乐坏的战国时代,社会秩序混乱不堪,人们唯利是图、趋炎附势、良莠不齐,这无形中给变法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准备在国内实行变法,又担心国人议论纷纷,所以有些犹豫不决。于是,秦孝公召开朝会,集众大臣们商议此事。

而事实正如秦孝公所料,变法遭到了秦国旧贵族势力代表甘龙、杜挚等人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对此,商鞅针锋相对地指出:如果能使国家强盛,就不必沿袭旧有的法令;如果能够使百姓获得利益,就不必遵循旧的礼制。

对于商鞅的观点,秦孝公深以为然,他支持他的想法。

但以上大夫甘龙和杜挚为代表的老世族们却顽固腐化,他们不依不饶,始终坚持只有遵循传统的法令规则才更利于国家的稳定。

为此,商鞅进一步指出,历史上夏商周三代礼法制度也是有差异的,但是也成就了王业,春秋五霸的法律制度也是不一样的,但也都成为了霸主。

就在双方各执己见、僵持不下之时,又是嬴虔挺身而出,他力排众议,全力支持商鞅变法。

他始终以国家利益为先,深知只有变法才能让秦国强大,即使自己利益受损,也在所不惜,而不像甘龙等一帮老世族,为了不让自己的利益受损,竭力反对变法,甚至不惜使出种种阴谋诡计以破坏变法的进程。

不仅如此,为了支持变法,嬴虔还甘心让出了自己的权利,他把自己左庶长的职位让给了商鞅,自己仅担了一个太子傅的虚名。

在经过双方激烈的争辩之后,秦孝公最终选择支持商鞅,正式决定在秦国实施变法。

嬴虔与秦孝公、商鞅形成稳定的铁三角,支持变法,至此,秦国的宗室、重臣和贵族不敢轻举妄动,变法得以顺利进行。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命商鞅在秦国颁布《垦草令》,确定了秦国变法的方向。

《垦草令》确立了重农抑商的原则,鼓励开垦土地,发展农业生产,扩大社会总供给。并为垦荒兴农提出了二十种措施,其中包括地税、商税、徭役、刑罚等制度,以及取消贵族特权,防止官吏贪污、压抑工商、制裁奢侈等内容。

《垦草令》反映了商鞅以“农战”“富国强兵”为核心的治国思想,他通过整饬吏治、强化司法、压抑特权等方式,用行政、法律、经济手段让更多的人去开荒种地,专心务农。

公元前356年,《垦草令》颁布三年后,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在秦国国内实施第一次变法。

那么,商鞅在秦国的首次变法会得到秦人的支持吗?他的变法会取得成功吗?

我们明天继续!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文章部分释义及赏析资料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 古文观止:司马错论伐蜀

    《司马错论伐蜀》出自《战国策·秦策》。 话说公元前361年,蜀国祸起萧墙,秦国欲趁机出兵讨伐以此扩大疆土,但此时韩...

  • [碎语杂记]资治通鉴之司马错论伐蜀

    继续闲读资治通鉴。司马错论伐蜀的故事,实际是司马错和张仪辩论伐蜀还是伐韩的故事,是秦惠王治国理政的故事。周慎靓王五...

  • 司马错论伐蜀

    想要让别人听从自己的意见,最重要的是投其所好,想要投其所好,就要分析那人想要什么! 公元前316年,巴蜀相攻,...

  • 阅《司马错论伐蜀》战国策

    可鉴者:1.背景:秦王欲趁蜀内乱而伐蜀,韩国兴兵来犯,秦王举棋不定,此文就伐蜀和伐韩双方唇交舌辨,一击中害。 2....

  • 译注:司马错论伐蜀《战国策》

    我们继续聊战国。。这是大秦朝堂上关于国家战略的辩论。这个“大蝴蝶”带来的效应连锁效应使得5代之后的秦国最终实现了大...

  • 司马错论伐蜀(中)

    《古文观止》第五八篇 换纸方觉爽利 盖前纸洇甚也

  • 司马错论伐蜀(下)

    《古文观止》第五八篇 终于结尾 尚可一观

  • 白话:司马错论伐蜀

    司马错与张仪在秦惠王面前进行了争论。司马错主张攻打蜀国,张仪说:“不如攻打韩国。”秦惠王说:“请让我听听你的见解。...

  • 战国策―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原文】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

  • 秦统一六国的重要一战:伐蜀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文观止 || 战国策·司马错论伐蜀(二十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tjv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