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徐家举行庆典了,5.20,在这么一个浪漫的日子里。
乡亲们谁也没想到,会是老徐、老石夫妇的玉婚庆典。
那场面隆重的,光酒席摆了五十多桌。远在北京、上海的儿子媳妇们特意赶回来,送上老爸老妈一辆老年代步车,一个两米高的大蛋糕。
更引人注目的是正房门口那张婚纱照。呵,老石身着雪白拖地婚纱,老石穿一身深灰西装,系着耀眼红的领带。这照片被摄影师P的,两人尤如青年新婚!
“看看人家,都六十岁的人了,还那么有情调!”邻居年轻的媳妇数落老公。
“叫我跟老徐比呀,还得三缸面的馒头吃。他可是少找的有定力的暖男范儿!”
“不过,老徐这辈子也够委屈的啦,当一辈子家庭煮夫。”
“别看人家当煮夫,在家说话可是掷地有声的。”
“那当然,还是石妈妈的遮阳伞。标准的能支天的大丈夫!”
坐在席上的乡亲你一言我一语的,作为老石的同亊,我也纳闷了,忍不住问知情的乡亲。
这位知情的大妈说起了老石和老徐的过去式。
1,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高中毕业的石秀敏回到村里当起了民师。
当初教师资源紧张,民师由乡里统一发放工资。虽说每月只有十来块钱,但民师们干得津津有味。
村办学校都是小学、初中一起办的,师生起早摸黑地上自习,还有学生住校。那个住校哇,连个宿舍也没有。就是在白天上课的教室里,晚上课桌底下铺上褥子就当床的那种。
呵,那时候的老师劲头可真足,个别学生缺半天课,老师都会上门补课。
石秀敏就是其中勤勉的一名教师。
秀敏的父亲是县上的国家干部,女儿在村里任教,也算条件不错的家庭。
女大当婚的小石,经人介绍和邻村的在林业局里当合同工的徐林青订了亲。
这徐林青也是高门楼的家庭,父亲在教育部门当干部,母亲是乡供销社的会计。
这门亲订下后,徐家妈妈一直不中意秀敏这个未来媳妇。但是儿子不吐口退亲,徐妈妈也无计可施。
“林青,乡卫生院的小张大夫条件好多了,她妈是乡联中校长,她爸在法院上班。”
“乡完小的小李老师条件也不错,爸妈都有工作。”
……
徐妈妈常常拿条件优越的女孩利诱儿子林清另攀高枝。
“条件不错咋了?我不喜欢有用吗?”徐林清毫不屈服“鸽子眼”(好巴结人的人称作鸽子眼)的妈妈,他心里只有小石老师。
又是一年春节后,别的未婚女婿年初二就给岳父母拜年了,林清初三了还没到。
石家妈妈不解,“小敏呐,我和你爸四个儿子,就你这么一个宝贝闺女呀,婆家人不待见咱!给他退亲行不?”
“妈,不行,拜年晚来一天有啥嘛!”小敏也喜欢小徐,他们曾是高中同学,她了解他。
初四上午,快十点了小徐才到小石家给岳父母拜年,“二位长辈,我来晚了,还望二老海涵!”
悄悄地,小徐向小石透露了底细,“我妈想让我和你退亲,另攀高枝。我耗她呢!”
“除了你,我谁也不娶!”
“你拧得过你妈吗?”小石也担心男友的定力。
“让你看看我的定力,堪比焦仲卿!”徐林清信心满满。
“你妈另给你找的综合条件都比我好,你还傻傻的认着我,何必呢?”善良的秀敏姑娘总为别人考虑。
“你也知道缘分一说吧,和你在一起不拘束,没负担,你有这感觉吗?”林清说得好肉麻哦。
林清的这句话羞得秀敏满面通红。她何尝不觉得呢?
林清妈妈依旧到处寻找可攀的高枝,林清依旧不肯屈从。
一个在县林业局上班,一个在村里学校任教,书来信往,偶尔聚一下,这场马拉松似的婚恋坚持了整整七年。
终于,徐妈妈没有拗过小儿子,林清和秀敏这对有缘人到底成了眷属。
2,
结婚后的秀敏不招婆婆待见,婚房安排在偏房一间土坯小屋里。
“委屈你了,这小屋是小点儿,我收拾得还可以吧?咱慢慢斗争,你相信我。”林清看着正房的几间大瓦房并不眼馋,他相信能和心仪的女子在一起饮水也觉甜。
“我不嫌,和你在一起,住窑洞也愿意。”身处被丈夫弄的整洁温馨的小屋,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上班,放学,勤做家务的秀敏,迎、接着早出晚归的丈夫。
可婆婆刁钻尖酸,每次出门总把堂屋门锁着,厨房给舀一瓢面搁岸板上,随你爱吃不吃。
如此小视媳妇的婆婆还不解气,发现媳妇怀孕时又提出分家。对妊娠反应巨烈的秀敏不管不问。
一年头上,秀敏怀胎十月的龙凤胎要降生了。由于营养不良,胎儿临降生了还听不到胎音。
那个物质溃乏的年代,怀孩子能吃的只有便饭。尤其农村,孕妇连个水果都吃不到。每天粗茶淡饭的,吃个青菜也只限于中午的面条锅里。
怀上两个孩子能安全生产就阿弥托福了。多亏秀敏的娘家姨妈在县医院上班,为了女儿的安全,妈妈非带女儿去县医院妇产科生产。
主治医生给秀敏检查完,一脸严肃,“你们带多少钱吶?”
“35块,够不?”一旁候着的准爸爸徐林清赶紧回医生的话。
“差得远啊,再找点去。弄不好得手术。”医生的话如圣旨。
待在一旁的秀敏的婆婆并不吱声,她73年存的十年定期存款刚到期,可她不舍得拿出来。
心急火燎的秀敏妈妈把仅有的22元钱先给女儿,又去城东侄子处借了50元。
林清跑回村里求了好几家,费了大半天功夫才借了不到100元钱。
谢天谢地,在秀敏姨妈的监察下,剖宫产手术成功,母子平安。但费用花了一百多,看着不大的欠款数目让小夫妻还了两年多。
生完孩子,问题来了,谁带孩子?
“别指望我哦!我可有正式工作。”高高在上的婆婆,不用想她也不会带孩子。她压根就瞧不上这个小儿媳妇,这回又逮个机会难为秀敏了。
“我的班也不能耽误太久,你知道的,只有半年产假。”秀敏在丈夫面前作难。
“都忙,忙去吧。我带孩子!”徐林清,一个二十多岁的年青爷们儿担起了保姆的活儿。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县林业部门做合同工的徐林清,工资和妻子的差不多一一十几块钱。他考虑一个女人带一对体质很差的孩儿,困难可想而知。与其担心着妻子,还不如他亲自带孩子。
“你行吗?你的班儿咋办?”秀敏担心丈夫以后的前程。
“以后再说吧,孩子要紧。”有担当的丈夫知道妻儿重于工作。
唉,怪不得现在的年轻人不肯结婚,更不想生孩子。没个坚强的后盾,可不能轻易生孩子!
就这样,一个青葱好年华的二十几岁的小伙做起了全职保姆,一做就是四年。
然而,四年里这对夫妻如何养育一对弱体质孩儿的?说起来让人心酸!
孩子出生时两个孩子总重只有5斤多点,弱又小的孩子啊,妈妈的奶水又不够。本该贴补的,可贴补又没钱买奶粉。
“他爸,这孩子都快一岁了,连坐都坐不好,有点不正常吧?”秀敏好着急又弱又小的孩子。
“我也纳闷了,尤其儿子,你看,比妹妹还小些!”
“要不,我给俺爸借点线·,买奶粉给孩子喝吧?”秀敏想搬救兵。
“你弟在上大学,还有你那群侄子跟着他,哪有钱供咱的孩子?我问问俺爸吧!”倔强的林清打算不求心硬的爸妈,可妻子的担心,孩儿的体弱让她心疼了。
林清的爸答应给孙子买袋奶粉的,可过了两周还没买回来。着急的林清卖了门前一棵槐树,为孩子买了两瓶麦乳精。
为此,惹得婆婆大骂了儿子三天。
这对可怜的孩儿快三岁的时候才学会走路,四岁才会叫爸爸。
3,
“他爸,他们让我结扎!”突然有一天,秀敏从学校带回这惊人消息。
“不会呀,咱才生一胎!”林清不明白。孩子都几岁了,怎么冒出这么个通知?
“他们说咱俩孩儿!”秀敏一脸委屈。
“俩孩儿也是一胎呀,谁给你的消息?别理他!一胎没有让解扎的规定!按政策也只要求生一胎上环的。”林清说话有理有据。
“不去解扎,他们要取消我的民师职标,村支书说的。”
“无法无天了还,职标是他给的吗?凭啥取消咱职标?咱才生一胎不再生了,该奖励才对,我找他们讨论去。”
平时爱看报纸的徐林清翻出《农村计划生育条例》,和霸道的村支书掰扯了起来,“生一胎的,只要求上环,你应该明白得很,书记?”
“生两孩儿就得解扎!这是规定!”书记不依不饶。
“我生俩孩儿不假,那是一胎。政策还规定,头胎孩子体弱多病可以再生二胎。你没看见我们俩孩儿那么弱小?符合生二胎规定的!但我们不放弃孩子,依然坚持养育。该鼓励还是该打击?”
“该鼓励!”书记不得不承认。
那个能因计划生育逼死人的支书,不担不让秀敏结扎了,反倒因只生一胎而奖励秀敏夫妇。
可见农村基层干部利用不懂法的农民坑了多少黑心钱!干了多少害人事!
好不容易把一双儿女拉扯到能上学,又去林业局上班的林清,碰上了单位裁员。凡能拿出规定数量钱的员工,可以继续留下工作。
林清夫妇东拼西凑,没凑够要求的钱数,只差300元钱啊,尖酸的林清妈不舍得帮忙,硬是让儿子为300元钱丢了工作。
那是农村刚调整过责任田,徐林清既没分到责任田,也丢了工作,成了标准的黑户口。
一直没耽误工作的秀敏赶上了好机遇,民师转正时她挑灯夜战一下子考过了。工资翻几倍的秀敏对丈夫的付出感激不尽。
领到高工资的第一个星期天,秀敏特意做了一桌丰盛的晚餐,当着已读初中的儿女,对丈夫诉起了衷肠,“当初你成全了我,他爸,你失去的太多了!”
“别见外,老婆。既然成为了一家人,就是一个整体了,在家操持和在外工作都是付出,无所谓谁多谁少。你不嫌我不撑门面吧?”
“哪能嫌你呢?当初是你心疼我,怕我应付不了带一双儿女的辛苦,我谢你还来不及呢!”
“一家人嘛,哪能拎恁清。共同维护幸福就行了,力所能及就好。”
“我不善于做家务,只会干走杆子活,你不嫌我没女人味儿,我已经谢天谢地了!”
这两口子,人到中年了,饭桌上这么客气,惹得儿女都羡慕了,“老徐,老石,您俩是好爸好妈。和人家不一样,咱家是有相妇教子的爸,踏实干工作的妈!”
4,
没了工作的老徐,这下要扎根农村了。他在自家宅基地里盖了一片房,办起了乡村超市。
呵,这超市可真方便了乡亲。吃的,用的,应有尽有。虽说不挣什么大钱,贴补家用还是绰绰有余的。老石在学校的工资也节节攀升,家庭的收入与日俱增。
近年来,乡民们纷纷进城挣钱,不少人不想种地。头脑活泛的老徐又承包了一批丢弃的土地,规模种植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补助。
一双儿女在恩爱父母的影响下也努力上进,大学毕业后儿子在上海创业,女儿成了一名合格的医生。
如今,退了休的老石,又被学校返聘继续在教育上发挥余热。她依旧尽职尽责,工作比年轻人还出色。
2017年5月20日,是老石、老徐结婚35周年纪念日。孩子们为他们特意办了庆典,祝他们恩爱长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