妞妞年岁渐长,想法越来越多,很多时候她都会打破我的计划与规矩,根本不可能按我预期的发展下去。看着逐渐失控的场面,会产生一种十分无奈的感觉,甚至会精疲力尽到想任其自由发展算了。但一想到以后会养出一个毫无规矩的白眼狼,就会内心恐慌,还是总结经验想想对策吧,不得不说,教育孩子,真的是一个与其斗智斗勇的过程。
那天,已到晚上九点,叫她刷牙洗脸睡觉,可是我好说歹说道理讲了一火车,她就是不依不饶的说再玩一下、再玩一下!弄得我火气顿起,真想立即强行抢走玩具,再给她小屁股啪啪来两巴掌。但我可以想象到这个特立独行的个性小朋友除了大哭大闹之外我还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为之前有试过)。深呼吸几次把怒火压下,脑海里略过一个“缓冲十秒”的想法。
调整一下情绪,尽量让自己那张愤怒到快要变形的脸变得柔和一些。问她“妞妞还没有玩够是吗?是不是不舍得跟它们说再见?”她见我没有强行抢她玩具,小心翼翼的点点头,嗯了一声。
那你要再玩多久?我问她。
再玩一下!她答得非常干脆。
一下是多久?几分钟?还是从一数到十?或者是从一数到五?我尽量把时间细致化到我期望的最快速度。她低下头想了许久,说从一数到十!那是你自己数还是我来数?看到她配合,我又给了她选择权。她说自己数,然后老实的从一数到十,数完后果断的把玩具给我说要去刷牙洗脸睡觉了。楞得我是心中一阵窃喜,看来这个十秒缓冲期很好用呀!
洗澡不愿意起来时,我还是如法炮制问她是选择从一数到十还是从一数到五就起来,她会认真的选择其中一个方案执行。在街上走着走着她也会莫名的闹起起情绪,排除了她不舒服的可能之后还是让她选择十秒或是五秒缓冲期,她都会欣然接受。
之前,每次她不配合或者是不如我所愿时,我在与其沟通后得不到预期效果,我会按我的意愿强制执行,而她给我唯一的回应就是哭闹不止。现在想来,应该是没找着大家共同的切入点,让她感觉到太突然没法接受。比如跟小朋友玩疯了,我说要回家,她还没有时间去接受突然回家这个决定便得走了。看着的动画片、玩着的玩具,突然间就说该睡觉了不给看不给玩,她从内心会没有办法接受,所以总会用哭闹的方式来表达她的不满!而我们大人会觉得真是越大越难教越大越不配合你。其实她是越大越有自己的独立思想,不想受大人的随意支配而已,所以她们总是以哭闹或者不配合的方式表达她们长大了,她们有自己的思想与选择权。想通了这点之后,突然间觉得自己也变得豁然开朗,不再局限于只看她乖不乖配合不配合的这种传统的尺度,而是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心态,不断开阔眼界接受她的成长与“不乖”。而这十秒缓冲期,就是大家彼此妥协彼此磨合达到思想一致的承载体。
下次,再遇到孩子的“独立思想”,大家不妨试试十秒缓冲期。既能给孩子一个选择的权利,又能让自己不再用粗暴的态度去教育他们。当然,这种方法也不是百试百灵,只是多一个方法多一条路而已。要想孩子成长成一个品质好懂感恩的人,还需不断摸索、学习与总结经验,最重要的是,做好了自己,才能教育好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