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经历了一次暴风雨来临的前后,在这里的“一次暴风雨”所指是我自己的小企业走向最低谷和我的婚姻失败,两者同时发生。
在那段日子里,总是会低估自己,从而感觉自己不如别人。总是喜欢自责,总是有自我厌恶的倾向,将自己与别人相比较。宁愿把什么事情都怪到自己头上,也不愿意把气撒到别人身上,发泄到所爱之人身上。
自我贬低上瘾一般,不断在我大脑里制造出那些如洪水涌动般的念头。总是把关注点集中到失败的经历和缺少的东西上,匮乏感根深蒂固,并且对完整性有强烈的渴望,总喜欢和别人进行比较,比身份,比事业,比资产,而我总是输的那一方。频繁的自我贬低,自暴自弃明显,在自我毁谤的同时,合并产生的超我却十分苛刻,苛刻的那一面有着巨大的贪欲,既要发现这种贪欲,又不要将它看成是我自身的一个组成部分。我的目标就是不再饱受匮乏的困扰,匮乏感就像一个污点,我必须通过一些需要付出的努力,让人紧张的活动来克服这个污点。
再说,我的童年在紧张程度,自发性,快乐性,独创性和口头表达方面都是被压抑的。在我的人格体系中,没有压力的快乐生活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会让所有掩藏于固执背后的东西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识别疲惫的感受,有助于分辨自己和他人的局限性在哪里,从而能够释放对努力工作的偏执。学会辨认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善良的,哪些能令人满足的。
意味着要放弃让自己变得像自己想象中的那样特别。
意味着放弃自己最后的堡垒:强迫症般孜孜不倦的努力。
意味着放弃寻找那些能把自己从匮乏感,污点般的经历和总觉得缺点什么的感觉中拯救出来的东西。
感谢上帝,我的感觉方式,我的身体感知,许多方面都明显表现出这种柔软,脆弱,吸收力强的特点。这种柔软的可塑性变成了一种允许自我支持的东西,他让我感到我在我自己的空间里,充满了建立各种关系的可能。
但,常常会有一种不满足的感觉,渴望获得认可和安全感。逐渐会找到一种深度的平静,这种平静正是以他们深入古井般的忍耐力,从而所提供的情绪稳定性为基础。
于是,这一种平静的心境形成了,一同出现的还有一种能力,那就是用各种微妙的语调来表达自己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情绪脉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