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又到中秋月圆时,送一轮李白的月亮给天涯游子吧!
唐诗的夜空中,大概要数李白的月亮最为凄美,那种“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清冷,那种“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这位孤傲的行吟者,把他的坎坷、愁苦和失意,尽情地对着那一轮明月倾诉。他那叹尽漂泊者的孤单凄苦的诗歌,和那轮秋月一起,永远高悬在情感的天空。
这首诗,是李白送给朋友的。从题目就可以看出,是送给他的好哥们王昌龄的。为什么要赠王公一首诗呢?因为他“左迁”了。古人是很有意思的,贬官了,降职了,被皇帝从长安城赶出来了,为尊者讳,不直接说,换一种说法,叫“左迁”。
朋友受处分了,总要表达一点心情,表示一下问候。现在好办,打个电话,不想说话,就发个短信,弹指一挥的事。但是一千年前怎么办?写一封信,快马加鞭,没有十天半个月也到不了。这么远,在龙标,湖南与贵州交界的地方。
这首诗的开首两句,交代了时间和地点。在杨花尽落,子规悲啼的季节,我知道你被左迁到遥远的地方,现在已经过了五溪了吧?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朋友满满的关切之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風直到夜郎西”。这两句,不用多说,你领略了李白和他的浪漫主义诗歌了吧?如果说前两句,李白还在地上,那么,这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诗人的思绪已随清风明月飞升到浩渺的天空了。诗人用他广如河汉的想象力,把对好友的关爱思念之情,发挥到了极致。
在李白的暮年,因受“永王谋逆
”的牵连,被流放夜郎,重走了他写给好友王龙标的诗中的老路。
龙种们争夺王位,诗人的一腔报国之心,却遭到无情的亵渎。艺术家们最大的不幸,是成为龙子龙孙们争夺龙椅的工具。
耕读堂主人草于中秋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