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以为,是山都有精神,是水都有灵性。从江河来说,长江有巫山神女、黄河有洛河女神,湘江有湘水女神,汉江也有汉水神女。山水神灵的出现,可以说是原始先民自然崇拜的产物。
汉水是长江的第一大支流。古代江、淮、河、汉并称为中国四大河流。
汉水女神是中国最早、影响最为深远的江河女神。汉水女神不仅出现在《诗经》、《楚辞》文化系统之中,也存在于春秋、战国以来的祭祀文化系统之中。
1,汉水女神不同版本。汉水女神是对汉水流域有史以来,平民化、女性化、典型化、概括化的结果。从汉水女神身上折射出来的应该是汉水流域平民女性的智慧、品行和作派。同时在汉水女神的身上,她寄托着汉水两岸人民对高贵美丽、廉洁自持、机智理性、刚柔相济的女性美的一种向往。
汉代以来,汉水游女的形象慢慢开始被神化。神化的手段之一,就是汉水游女的典故被反复地引用,出现在各种典籍中,被各大家、名家反复地称颂。在《水经注》里面,在张衡的《南都赋》中,在孟浩然,在李白的诗歌中,在很多很多作家的诗词曲赋中,都引用到汉水神女的典故。第二个手段就是直接将汉水游女当作汉水神女,像梁朝的昭明太子《文选》,在《琴赋》里面就直接这样地说:“游女,汉神也。”汉江的游女就是汉水的女神。
最早出现在《诗经·汉广》中,原为汉水游女,是以一个樵夫心上人的身份出现的。
汉水神女第二次登台亮相是出现在《韩诗外传》中。在《韩诗外传》中就有这样的一个场面:孔子南游楚国,来到了一个阿谷之隧的地方,穿过长长的燧道般的山谷,就来到了汉江边上,看到了两位戴着闪亮珍珠项链的少女,正在江边洗衣服。两位姑娘清丽窈窕,勤劳利索,这让孔子看上去心有所动。他就让自己的两位弟子,送上了两份礼物,但是被这两位洗衣的女子婉言拒绝了:“无功不受禄,无缘不受赏。先生,我们谢谢您了。”在这个场面中出现的汉水神女,是有见识、知礼节的,是勤劳智慧的,是廉洁不贪的。据文献记载,汉水神女产生在 春秋战国以前,主要活动在汉水上游的汉中,中游的襄阳,下游的沔阳、天门都留下了她们活动的遗迹。整个活动以襄阳为中心,她的影响遍及汉水流域。
2,汉水女神在襄阳的故事。也是神女的另外两个来源,更加形象生动。
“神女弄珠”是中国古代典籍中最早而又最为迷人的浪漫情爱故事。据《南都赋》注引《韩诗内传》载:春秋时,多情的郑大夫“郑交甫将适楚,遵彼汉皋台下,乃遇二神女,佩两珠,大如荆鸡之卵。”他不知二女是汉江女神,便上前挑逗说:“愿请子之佩。”二女含笑不语,解下佩珠相赠。郑交甫喜不自禁,以为得到了定情信物,接过宝珠,藏于怀中。行约数十步,回望二女,杳无踪迹,伸手探怀,已失佩珠,方悟遇到了汉水女神,不禁怅然。又据明万历《襄阳府志》载:“万山之西有曲隈,为解佩渚,乃郑交甫遇神女处。”
据《帝王世纪》载,周昭王伐楚,返济汉,楚人献胶胶之船, 船之中流胶解而溺昭王,他的两位侍女延娟、延娱“夹拥王身,同溺于水”,化为神女。之所以为神,是因为二女无辜而死,深得荆楚人民的同情,“嗟二姬之殉死,三良之贞节,精诚一至,视殒若生”,及至“数十年间,人于汉江之上,犹见王与二女乘舟戏于水际”。对此二女,“汉江之人,立祀于江湄”,“暮春上已之日,禊集祀间“(见晋·王嘉《拾遗记》)。据载,延娟、延娱是东瓯(今浙江温州一带)人,“辩口丽辞,巧善歌笑,步尘上无迹,行日中无影”。其与周昭王溺汉水而亡的时间,据最新公布的《夏商周年表》,当在公元前977年,流传至今,已近3000年了。
3,古代文人在万山拜女神。由于“神女弄珠”与“汉江女神”的神话故事等发生在万山,且涉及到人神之爱,因而成为中国文化史上最为著名的浪漫风景,引来历代文人学士游览踏访,留连歌咏,写下了无数的诗词歌赋,成为中国文化乃至华夏文化史上最为瑰丽的一页。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九月,刘表之子刘琮降曹,曹操不战而得襄阳,军威大振,意气风发,在汉水之滨大宴群僚,庆祝胜利,随军南下的建安才子杨修,徐干、阮瑀、陈琳、应玚,以及刚刚归顺曹操的王粲共六人,都以汉江女神为题材,写下了同题作品《神女赋》。
王粲在万山卜居十五年,对郑交甫遇汉江女神的故事较其他才子体会更深,把握更精,因此对汉水女神的描写可谓更加传神,达到极致。《诗》曰:“体纤弱而才足,肤柔曼以丰盈。发似玄鉴,鬓类刻成。戴金羽之首饰,珥昭夜之珠珰。袭罗绮之曳衣,黼缛绣之华裳。错缤纷以杂 ,佩熠焜而煌”。先从体、肤、发、鬓方面刻画神女的风彩,生动地描摹了神女的鲜明生动形象。
就手边积累的诗词而言,仅唐代就有李百药、李白、杜甫、孟浩然,张子容,陆龟蒙等30多位诗人,或亲临游览歌咏,或互趋唱和,既尽展了他们的才华,又感受了襄阳万山的风景,汉水的悠长。宋朝“三苏游万山”,也留下了美好篇章。
襄阳怀古:苏洵
我行襄阳野,山色向人明。
何以洗怀抱,悠哉汉水清。
辽辽岘山道,千载几人行。
踏尽山上土,山腰为之平。
道逢堕泪碣,不觉涕亦零。
借问羊叔子,何异葛孔明。
今人固已远,谁识前辈情。
朅来万山下,潭水转相萦。
水深不见底,中有杜预铭。
潭水竟未涸,后世自知名。
成功本无敌,好誉真儒生。
自从三子亡,草中无豪英。
聊登岘山首,泪与汉流倾。
万山:苏轼
西行度连山,北出临汉水。
汉水蹙成潭,旋转山之趾。
禅房久已坏,古甃含清泚。
下有仲宣栏,绠刻深容指。
回头望西北,隐隐龟背起。
传云古隆中,万树桑柘美。
月炯转山曲,山上见洲尾。
绿水带平沙,盘盘如抱珥。
山川近且秀,不到懒成耻。
问之安能详,画地费簪箠。
有趣的是,苏轼的后四句写的是:因为感冒身体不适,他没有亲自登上万山,自责“不到懒成耻”,仅凭问到的,怎么能够详细了解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