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木,一座建国以后因青藏公路而生的小城,如今已经成长为青藏高原腹地柴达木盆地里的一颗灿烂新能源产业明珠。
“格尔木”是蒙古语译音,又译作高鲁木斯、郭里峁、噶尔穆,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虽然名字是“河流密集的地方”,实际上根本没有那种诗意,只不过是昆仑山口的昆仑河等一组高山融雪型河流流出汇集的地方,由于水草比较丰茂,时有蒙古牧民在此扎营放牧。不但没有诗意,反倒可以认为是最艰苦的地方。
格尔木机场昔日只听说在格尔木工作很苦,但我没有想到会苦成这个样子。我曾经经历过很多条件比较艰苦的工地,和同事一起度过工地开工之初诸事不备的艰难困苦,但我仍然为这里的艰苦而感叹。
这苦不仅仅是体现在建设工地远处偏僻的西北高原高寒荒漠区域;
不仅仅体现在工地远离城区———哪怕是距离格尔木也有30公里之遥,而且这30多公里区域人烟皆无;
也不仅仅体现在工地周围全是荒原砾石——甚至还有几座巨大的流动性沙丘环伺在工地周围!
我的意思是,交通不便带来的一切苦还是工友们所熟悉的,他们不会过分在意这点苦处。让我真正感受到震惊的,是工友们要常年累月经受的生活环境之外的苦难。
有一位私人老板,我们都称呼他为大老张,手下有一位刘姓的工头。我在格尔木的两天时间里,他给我讲了很多这里的故事。
荒凉的原野工地面临的第一威胁便是沙尘暴。由于周围沙丘环伺,每当沙尘暴来临,室外不用说已不适宜人类生存,就连室内也变成了人间地狱。他们往往用胶带将门窗缝隙全都粘上,但是用处不大,巨细的沙尘仍然从你看不到的地方钻进室内,让人不能呼吸,只得蒙上被子——而被子里面也好不了多少,一样让人呼吸困难。
风暴过后,工人们必须将所有室内设施拿到外面空地上清理干净,留在空地上的往往是厚厚的满屋细沙。
这里的沙尘细到什么程度,我在现场真实地感受到了。从路边捡起一块硬结的沙土,轻轻一捏,沙土便象流水一样从手指缝隙里滑走了,手中空空如也。
据小刘告诉我,这里饭里经常落上沙土,但吃起来却不觉得牙碜,就是因为沙尘太细,吃的时候根本感觉不到。
交通,工地离市区30多公里,没有公交车,出门只能打出租车,单程车费90元。工友们当然承受不了这样的高价,没有顺风车的时候,为省钱只能步行去市里办事。
为抄近路,很多工友都不走已修好的通往厂区的砂石路,而是从茫茫戈壁当中抄近路回去。由于没有路标,迷路成了家常便饭。
小刘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春节后曾有人返回,从格尔木火车站步行回工地。下午四点点下火车,一直走到傍晚,距离工地还有很远。
天暗了下来,四周只有积雪发出淡淡的光亮。那人在无边无垠的黑暗当中一直走啊走啊,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竟然走过了项目部几十公里,一直到天亮才发现到了完全陌生的地方。
精疲力竭、几乎冻僵虚脱的他打听着路,搭上青藏公路行驶的便车,才在第二天中午回到工地。这时,同伴们早已忙乱了一整夜寻找他,甚至担心他死于狼群的攻击,或者担心他冻死在雪地里。
这一类的事情,在格尔木的工地时有发生。
站在工地上,四周望去,唯有荒漠和群山。在规划图上看到的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此时全都隐没在遥远的地平线下和并不清晰的视线里。
它给你的唯一感受,便是荒凉,这对于久处东部的人来说,确实是一种心灵的冲击。而工地上的员工,却是要长年累月的生活和战斗在这里,这令我不由得不感慨万端。
他们那么普通,是我们这个社会默默无闻的建设者。
但他们又那么伟大,甘于奉献,虽苦累而不言不语,他们就是我们身边最可爱的人!
昆仑雪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