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恃君览.观表

作者: 钱江潮369 | 来源:发表于2019-04-02 13:50 被阅读16次

吕氏春秋.恃君览.观表

【原文】


  八曰:凡论人心,观事传,不可不熟,不可不深。天为高矣,而日月星辰云气雨露未尝休也;地为大矣,而水泉草木毛羽裸鳞未尝息也。凡居於天地之间、六合之内者,其务为相安利也,夫为相害危者,不可胜数。人事皆然。事随心,心随欲。欲无度者,其心无度。心无度者,则其所为不可知矣。人之心隐匿难见,渊深难测。

      故圣人於事志焉。圣人之所以过人以先知,先知必审徵表。无徵表而欲先知,尧、舜与众人同等。徵虽易,表虽难,圣人则不可以飘矣。众人则无道至焉。无道至则以为神,以为幸。非神非幸,其数不得不然。郈成子、吴起近之矣。郈成子为鲁聘於晋,过卫,右宰谷臣止而觞之。陈乐而不乐,酒酣而送之以璧。顾反,过而弗辞。其仆曰:“向者右宰谷臣之觞吾子也甚欢,今侯渫过而弗辞?”郈成子曰:“夫止而觞我,与我欢也。陈乐而不乐,告我忧也。酒酣而送我以璧,寄之我也。若由是观之,卫其有乱乎!”倍卫三十里,闻甯喜之难作,右宰谷臣死之,还车而临,三举而归。至,使人迎其妻子,隔宅而异之,分禄而食之。其子长而反其璧。孔子闻之,曰:“夫智可以微谋、仁可以托财者,其郈成子之谓乎!”郈成子之观右宰谷臣也,深矣妙矣。不观其事而观其志,可谓能观人矣。

      吴起治西河之外,王错谮之於魏武侯,武侯使人召之。吴起至於岸门,止车而休,望西河,泣数行而下。其仆谓之曰:“窃观公之志,视舍天下若舍屣。今去西河而泣,何也?”吴起雪泣而应之曰:“子弗识也。君诚知我,而使我毕能,秦必可亡,而西河可以王。今君听谗人之议,而不知我,西河之为秦也不久矣,魏国从此削矣。”吴起果去魏入荆,而西河毕入秦。魏日以削,秦日益大。此吴起之所以先见而泣也。古之善相马者,寒风是相口齿,麻朝相颊,子女厉相目,卫忌相髭,许鄙相尻,投伐褐相胸胁,管青相膹吻,陈悲相股脚,秦牙相前,赞君相後。凡此十人者,皆天下之良工也。其所以相者不同,见马之一徵也,而知节之高卑,足之滑易,材之坚脆,能之长短。非独相马然也,人亦有徵,事与国皆有徵。圣人上知千岁,下知千岁,非意之也,盖有自云也。绿图幡薄,从此生矣。


【通译】


  凡是衡量人心,观察事物,不可不精审,不可不深人。天算是很高了,而日月星辰云气雨露却不曾休止过,地算是很大了,而水泉草木飞禽走兽却不曾灭绝过。凡是处于天地之问四方之内的,本来都应该尽力做到互安互利,可是它们之间互相危害的,却数不胜数。人和事情也都是如此。事情取决于人心,人心取决于欲望。欲望没有限度的,人心也没有限度。人心没有限度的,那么他的所作所为就不可以被了解了。人的心思隐藏着,难以窥见,就象深渊难以测量一样。所以圣人考察事情必先观察行事之人的志向。圣人之所以超过一般人,是因为能先知先觉,要先知先觉必须审察征兆和表象。没有征兆表象却想先知先觉,就是尧、舜也和一般人一样不可能做到。虽然真象易于观察,假象难于考查,圣人不论对哪种情况都不可以匆忙下结论。一般人不能审察征兆和表象,所以就无法达到先知先觉了。无法达到先知先觉,就认为先知者是靠神力,是靠侥幸。其实先知并不是靠神力,并不是靠侥幸,而是圣人根据征兆表象看到事理不得不如此。郈成子、吴起就接近于先知先觉了。

  郈成子为鲁国聘问晋国,路过卫国,卫国的右宰谷臣留下并宴请他,右宰谷臣陈列上乐器奏乐,乐曲却不欢快,喝酒喝到畅快之际,把璧玉送给了郈成子。郈成子从晋国回来,经过卫国,却不向右宰谷臣告别。他的车夫说:“先前右宰谷臣宴请您,感情很欢洽,如今为什么重新经过这里却不向他告别?”郈成子说:“他留下我并宴请我,是要跟我欢乐一番。可陈列上乐器奏乐,乐曲却不欢快,这是向我表示他的忧愁啊。喝洒喝的正畅快之际,他把璧玉送给了我,这是把璧玉托付给我啊。如果从这些迹象来看,卫国大概有祸乱吧!”郈成子离开卫国三十里,听到宁喜作乱杀死卫君,右宰谷臣为卫君殉难,就掉转车子回去哭悼谷臣,哭了三次然后才回国。到了鲁国,派人去接右宰谷臣的妻子孩子,把住宅隔开让他们与自己分开居住,分出自己的俸禄来养活他们。右宰谷臣的族子长大了,郈成子把鐾玉还给了他。孔子听到这件事,说:“论智慧可以通过隐微的方式跟他进行谋划,论仁德可以托付给他财物的,大概就是郈成子吧!”郈成子观察右宰谷臣,真是深人精妙了。不观察他做的事情,而观察他的思想,可以说是能观察人了。

  吴起冶理西河郡,王错向魏武侯诬陷他,武侯派人召他回来。吴起到了岸门,停下车子休息,望着西河,眼泪一行行流了下来。他的车夫对他说:“我私下观察您的志向,您把抛弃天下看得象抛弃鞋子一样。如今离开西河却哭泣,这是为什么昵?”吴起擦掉眼泪回答他说:“你不知道啊。国君如果真的了解我,让我把自己的才能都发挥出来,一定可以灭掉秦国,凭着西河就可以成就王业。现在国君听信谗人之言,不了解我,西河不久就会成为秦国的了,魏国从此就要削弱了。”结果吴起离开魏国到了楚国,西河全部归人秦国。魏国一天天削弱,秦国一天比一天强大。这就是吴起事先预见到这种情况固而哭泣的原因啊。

  古代善子相马的人,寒风是观察品评马的口齿,麻朝观察品评马的面颊,子女厉现察品评马的眼睛,卫忌观察品评马的须髭,许鄙观察品评马的臀部,投伐褐观察晶评马的胸肋.管青观察品评马的嘴唇,陈悲观察品评马腿,秦牙观察品评马的前部,赞君现察品评马的后部。所有这十个人,都是天下的良工巧匠。也们用来相马的方法不同,但他们看到马的一处征象,就能知道马骨节的高低,腿脚的快慢,体质的强弱,才能的高下。不仅相马是这样,凡也有征兆,事情和国家都有征兆。圣人往上知道千年以前的事,往下知道千年以后的事,并不是靠猜想,而是有根据的。绿图幡薄这些吉祥征兆,就从此产生了。


【学究】


      这是一篇通过观察行为来显示人性的文章。

    行为表现源于心态,心态变化源于欲望,欲望是人之本性,通过行为表现的蛛丝马迹便能明白一个人的欲望所指,这就是所谓的先知先觉的能力。也就是说那些能够预知未来之人并非有什么神通,而是通过生活实践中一点一滴的表现来发现其行为轨迹的,因为所有事态发生都离不开因果关系。

      文章所例举的案例充分说明一个善于观察之人必定是一个智慧超群之人。也只有能够通过特别的方式瞬间捕抓到问题的核心,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训练自己的五官感知能力,让五官敏感起来,便能真正发挥五官的功能,为自己的生活所用,这便是这篇文章透析的意义.。

吕氏春秋.恃君览.观表

相关文章

  • 吕氏春秋.恃君览.观表

    【原文】 八曰:凡论人心,观事传,不可不熟,不可不深。天为高矣,而日月星辰云气雨露未尝休也;地为大矣,而水泉草木毛...

  • 吕氏春秋.恃君览.恃君

    【原文】 一曰:凡人之性,爪牙不足以自守卫,肌肤不足以捍寒暑,筋骨不足以从利辟害,勇敢不足以却猛禁悍。然且...

  • 吕氏春秋.恃君览.骄恣

    【原文】 七曰:亡国之主,必自骄,必自智,必轻物。自骄则简士,自智则专独,轻物则无备。无备召祸,专独位危,...

  • 吕氏春秋.恃君览.长利

    【原文】 二曰:天下之士也者,虑天下之长利,而固处之以身若也。利虽倍於今,而不便於後,弗为也;安虽长久,而...

  • 吕氏春秋.恃君览.知分

    【原文】 三曰:达士者,达乎死生之分。则利害存亡弗能惑矣。故晏子与崔杼盟而不变其义。延陵季子,吴人愿以为王...

  • 吕氏春秋.恃君览.召类

    【原文】 四曰:类同相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故鼓宫而宫应,鼓角而角动。以龙致雨,以形逐影。祸福之所自来,...

  • 吕氏春秋.恃君览.行论

    【原文】 六曰:人主之行,与布衣异。势不便,时不利,事雠以求存。执民之命。执民之命,重任也,不得以快志为故...

  • 吕氏春秋.恃君览.达郁

    【原文】 五曰: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窍、五藏、六府。肌肤欲其比也,血脉欲其通也,筋骨欲其固也,心志欲其和也,...

  • 谋时而动,顺势而为

    “君子谋时而动,顺势而为”出自《吕氏春秋》恃君览第八。意思是说,聪明有远见的人会做好准备,在合适的时候迅速...

  • 2022-11-14摘记(4)

    学习成语《按兵不动》 出处 :《吕氏春秋·恃君览》:“赵简子将袭卫,使史默往睹之,期以一月,六月而后反。赵简子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吕氏春秋.恃君览.观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wvp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