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2 [传统为14.31]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译文】孔子说,不无端认定他人使诈,也不无端怀疑他人无信。却能提前发现其苗头,这也是一种贤能啊!
【老彭有话】现在看来这应该是个心理学问题,心理上认定对方是什么人,就感觉对方是什么人。也是历来对人本性的两种不同看法:即“人性善”、“人性恶”。认为世上好人少的人,不论走到哪里,看到什么样的人,都会觉得人是不好的,时时戒备且妄加猜疑。而认为世上还是好人多的人则正好相反,看谁都不错。孔子在这里说的其实是:你可以觉得人不好,但不能先妄加猜测,但他那边稍有不利已时,还能马上发觉并能正确应对,这也是一种贤德。
14.43 [传统为14.37]子曰:“贤者辟①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子曰:“作者七人矣。”
【译文】孔子说,贤德的人最妙的是逃避尘世,次一等的是选择合适的地方;再次是找个不认识的地方;再次是回避恶言恶语。
孔子说,能做到的也只有七人了。
【老彭有话】这段还是能听出孔老夫子的怨气。
【注释】①辟,通“避”。
14.44 [传统为14.28]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的德行有三个:有仁德的人没有忧虑、有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没有畏惧,我一个也做不到。子贡说,这引起正是您具有的啊。
【老彭有话】前章提及七贤,本章则是孔子在反思总结。孔子认为“君子”的品德表现在三个方面,但自已却不具备。而在学生子贡眼里,这些品德明明就是老师自己身上所反映出来的。所以他说“夫子自道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