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
摘桃子时,桃子树太矮了,桃子随手可得;桃子树太高了,桃子够不着。您的教学目标太低了,学生轻而易举的能达到;目标太高太高了,学生遥不可及的观巴望。
目标是人生的希望,没有它,人生就会陷入迷茫和困惑;目的是某一时、某一事想要达成的心愿。可以从远景上来说,也可以从近处而谈。
我要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目标的确定:目标制定要把握三个依据,一、课标——熟悉本年段的教学目标学与内容;二、教材——寻找文本中可教学的语文因素;三、学情——分学生的优势和困难。
为了更好的寻找到教学要素,采用以下四条途径:一、从导语中寻找“语用点”;二、从课后题中寻找“语用点”;三、从文中泡泡中寻找“语用点";四、从语文园地中寻找“语用点”。
如:《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预习交流质疑问难
1、生字词
2、读懂了什么?
3、 读不懂的是哪里?
关注重点,突破难点→
“奇丽、奇特”
拓展阅读,落实目标→
1、《德国处处与人方便》,
2、《旅德十年》片段,
3、为什么独立写“花”。
我们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有三个: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我们本单元要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意思;学写一件简单的事。
再如:《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于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结合课后练习题
(1)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3)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从而读好停顿、读好理解,对比阅读。从“众多弃去”,你读出是怎样的司马光?从“光持石击”你又读出了怎样的司马光?读出了仁、志、勇三种品质。对比阅读《道边李苦》。
以学促教,以教促学。绘学生设定合适的目标是教学的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让学“跳一跳摘桃子”。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目标明晰了,教学内容、过程、评价,就有章可循了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中的指明灯和航海线,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老师简简单单的教语文,学生轻轻松松的学语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