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沈老师这里学画画的孩子,一般是这几类,因为个人爱好来学的,有的是中考走艺考路线选择了画画,还有的是因为家长认为孩子必须要学习一项艺术特长便帮孩子选择了画画。
个人爱好画画的自不必说,选择的本来就是自己喜欢的,那老师讲的定会认真听,画起来也是用心用情用功。十四五岁的艺考生知道时间紧迫,也知道加把劲儿了。碰到那不情不愿的,自己学着痛苦,老师教起来也累。
那天一个初二的男孩带着十一二岁的弟弟来到画室,我是第一次见这哥俩。沈老师给哥哥安排了画色彩,让弟弟画正方体素描。半个小时过去了,哥哥的色彩已经初见雏形,弟弟则对着纸上的4条线发愣。沈老师见状便问他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哪里不会?弟弟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让人看着干着急。我问哥哥:“为什么要把弟弟也带来,感觉他不喜欢画画呢!”哥哥说:“他也不愿意来,我妈非要他跟我一起,说是学个特长”。弟弟想去学他喜欢的篮球,抗议了几次,没有用,这不今天又逼着来了。听着哥哥的话,旁边的弟弟抹起了眼泪。我说:“回去和你妈好好商量商量呗,让弟弟去学他喜欢的,这样弟弟学起来也高兴,妈妈也不浪费学费。”哥哥说:“阿姨,我妈如果像你这样好说话就好了。”看着无奈又无助的哥俩,我轻轻叹了口气。
当哥哥完成色彩时,弟弟还是一笔没有动。他们关门离去的那一刻,沈老师对我说:“之前也说过两次,他妈妈不同意,晚点他会再跟孩子的妈妈沟通一下。”不知道最后沈老师是怎么说的,之后便没有再见弟弟来画室了。
我见过许多父母一直打着为你好的幌子,帮孩子做选择。“我都是为了你好”,潜台词是你就应该理解我的想法,接受我的做法,按我说的去做,就算你觉得不舒服,那也不是我的错,因为我的动机绝对是好的,我没有什么可反省的,也不必为你的不舒服而自责内疚。
我认为父母的这种行为很多时候都不是出自真爱,而是内在自我的投射。他并没有关注孩子自我人格真正需要的东西,而是将一个小我的概念投射到孩子身上,以自我的感受取代孩子真正的感受,让孩子沿着他们认为正确的道路走,实现他们内心真正渴求的愿望,完成那些他们自己没有机会或不能完成的事。
我想真正的爱应该是尊重孩子独立人格,懂得适时放手,明白如何在不同阶段满足孩子不同的要求,乐于看到孩子自我独立和自我成长。
坦白说,这个过程确实不容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