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除患者理于未生,善胜 敌者胜于无形
善于处理问题的要在潜在问题出现之前必须处理掉,总打胜仗的一般都是让敌人不知不觉中失败。 ——姜太公
目前的市场环境竞争激烈,优胜略太更新换代速度快,那么怎样让用户持续喜欢你,达到无形的胜出,持续胜利的结果呢。
答案是增强品牌体验,增加用户粘性。
产品生产出来,用户买单,之后使用。如果只做一锤子买卖,到这里可以结束。如果是想持续经营,就需要做品牌,并深究考察品牌体验。包括产品的售后服务、用户体验、使用场景应用、产品的使用效果和满意度或者搭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等。
何为品牌体验?
品牌体验:
即:客户对品牌的全方位具体经历和感受。
通过看、用、听说等手段,让有客户参与其中,充分刺激和调动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等理性因素和感性因素的一种品牌营销方式。
由体验营销而来,并融合到品牌之中,具有个性化和互动性。(营销和品牌的关系是先营销后有品牌,随着市场环境变化二者已混合成品牌营销,品牌起主导地位。但二者又隶属于营销管理。营销和营销管理不是同义。)
西方学者及百度百科把品牌体验定义成五种类型分别是:感觉、情感、思维、行动、关系。
这虽看似全面,但只是站在的企业视角的观察结论并且是纯理论化的解释。
如果站在用户视角观察的品牌体验大概只有感性和理性两个维度。
用户最直接的只是感觉产品好不好用,解没解决问题,需不需要花太多钱。除了这些还有我喜不喜欢这个产品的功能样式,所代表的引申含义代表的精神等。并不会有其他过多的感受和想法,客户并不是专家,也不是公司CEO,他并没有义务和责任去仔细琢磨产品的一切。
理性层面包括:服务、产品功能、售后、物流、价格、质量、耐久度、保值等。
感性层面包括:价值、品牌精神、代表阶层等等、是否适合自己个性、彰显自己价值等。
那么企业如何增强正确品牌体验感?该从哪里入手?该怎样做?
将从以下2方面进行剖析:
不同行业种类有不同的品牌体验操作模式也不同
企业的发展阶段不同,品牌体验重点不同
因为在研究品牌体验的过程中发现,行业属性和发展阶段不同,造成的品牌体验也是千差万别,无论从理性或感性层面来分析有交叉点又有明显的不同。
但基本都是通过看、用、听说等手段,让有客户参与其中,充分刺激和调动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等理性因素和感性因素的一种品牌营销方式。
一、不同行业,品牌体验的操作也不同
1、传统行业(线下):
传统行业一般是理性到感性的品牌体验。
传统行业品牌体验实践模式 :
文化体验
产品体验
自建品牌体验店或场馆
文化体验:
主要是轻度的让感兴趣的用户或来大概了解品牌故事及背景及产品的功能属性,对品牌产生兴趣。让老客户携带家属及朋友参加,增加参与感,维系老用户提升粘性。
文化体验一般已品牌体验日形式实施,一般1-3天,会有品牌背景介绍,品牌发展历史简介,配备和供应轻度娱乐餐饮等,一般同时配合周年纪念、新品发售或开展新业务来做举行。
产品体验:
主要在渠道进行,直接利用渠道人流效应,让用户对产品感兴趣想尝试、想参与、想看看。
汽车行业的SUV车型一般会举办 跨地域越野体验,目的地一般为西藏新疆等高海拔等地,参与者主要是各车评KOL、自媒体、记者等。为日后宣传做铺垫。虽然涵盖公关成分,但是这确实突出和扩散优质产品体验的好方法。
自建品牌体验馆:
是一种视觉精神+产品的体验,潜移默化的影响影响用户对品牌的认知,属于理性和感性层面混合的品牌体验。
品牌体验馆一般囊括:艺术、文化、品牌历史、前沿科技、基础设施等。包含还配备咖啡馆,艺术品等,同时展示前沿的产品设计和相关配置和不同品类。直接和品牌调性和定位相匹配,已介绍品牌为主。
传统行业的品牌体验,一般已理性品牌体验为基础,逐步上升至感性品牌体验线下体验为主,比纯线上体验感更好。
2、互联网行业(线上)
互联网行业包括京东、天猫这种平台式,也包括各种工具类、娱乐类、媒体类、服务类的各种APP。单从品牌体验来说线上不如线下那样更能刺激感官,更显真实立体。
线上的品牌体验链条更长,牵扯面也更广,但是客户的时间、金钱等成本也大幅降低。线上产品的品牌体验涉及比较繁杂包括UI设计、交互设计、版本迭代、BUG、产品属性功能、物流、售后、品类分布、人性化等等。
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都是需要解决一个问题,才会到线上寻求解决,而解决结果还要符合事实,或者期待。而电商类、工具类、服务类的app品牌体验注意要点也是不尽相同。
互联网行业品牌体验主要实践模式:
产品(app背后的真实产品或服务)+物流+售后服务+传统行业品牌体验模式
互联网产品的品牌体验和线下正好相反,是 先感性层面在理性层面。但终究要回归现实,是以现实为基础。有时候互联网只是一种媒介和工具。
根据上边提到的公式,如果哪方面用户评价较差,就应该发力进行改正,增加品牌体验效果和用户黏性。
典型的属于天猫的线下体验店、阿里的盒马生鲜,亚马逊的无人超市,京东超市等。用马云的话讲叫:新零售。 平台式的巨头电商一般做的是整个跨行业的布局和模式颠覆,涵盖的也不仅是品牌体验这一个点。
还有很多线上品牌在线下直营开店。小米的体验店、三只松鼠的实体店等。小米更特殊一些,做的是整个生态链,纯正的创新模式在运营。
以上传统行业和互联网行业的品牌体验模式实践方面已给出建议,但并不全面,故品牌发展阶段不同,品牌的体验也不尽相同。
二、品牌发展阶段不同,品牌体验重点不同
增强品牌体验从企业发展初始到发展中都是要坚持的。对于中大型企业来说发展和建设品牌体验似乎更得心应手。可以建立品牌体验店面或者场馆、以及举办品牌体验日。无论在理性层面还是感性层面怎么做都可以,因为有资金费用支持。
但是小企业和创业公司更应该注重品牌体验。道理很简单,中大型企业有资金有实力有调整空间来应对市场占有率下降战略失误等错误,而小企业和创业公司就没那么那么多资源可以利用,可能直接就消失掉了。
创业公司或者小企业的品牌体验做起来也不复杂,先做理性层面在到感性层面。就是稳扎稳打的针对顾客做好需求分析做好产品,做好品牌营销。
具体就是 你做的每一个和顾客有关的决定,都是一次品牌体验,在初期更是要事无巨细扎扎实实的做好每一步。顾客的每一次使用产品或服务都是一次品牌体验。品牌体验越好,积累越多顾客,利润也随之而来。
积极设计反馈和沟通渠道,随时调整产品及品牌营销策略,从小事做起。
所以创业公司和小企业做品牌 体验就是要做好每一次与顾客得连接点。要重点做,用心做。并不是说中大型企业就不需要做好与顾客得每一次链接,只不过中大型企业做品牌体验可用的额外资源更好,而创业公司和小企业仅有的就是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及每一个决定。
结语:
品牌体验归根结底就在于让你的顾客更满意。让企业更有竞争力,可以获得更长久的利润。它是理性+感性的综合认知。
最后:
一流品牌体验+产品=二流企业
二流品牌体验+二流产品=三流企业
一流品牌体验+一流产品=一流企业
下篇介绍:
品牌兵法——之品牌推广
品牌推广,最为人熟知和不认知的一个名词。说熟知是因为,一般都会把品牌推广理解为打广告、促销、上电视。说不认知是因为品牌推广,不是单独存在的,他是在品牌体系架构中的战术执行机构。不是很随意的就可以做个广告?来个创意?写个文案?做个活动?等等。它包含视觉体系和内容体系.............
品牌兵法之品牌系列,主要在于介绍战略品牌营销的定义及概况性的实践应用。日后会有品牌兵法之战术 系列,也是重点系列。
针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说明品牌营销怎么做,怎么应用,会有各种战术打法和攻城略地之术。
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