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Summer
本文首发:葡萄槽电影
已授权刊载,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说不好近期发生的事件和拿《熔炉》大加宣传的做法对《嘉年华》是不是个好事。自然,身边很多平时看电影不看电影的人都去看了,这些天上座率和排片都上来了;但是走出来的观众也有太多一副摸不着头脑的样子。一来,看电影最忌讳的就是有明确的预期,所以赶上了热点事件和《熔炉》,《嘉年华》在很多观众心里早就有了一副“应该有的”样子;再者,客观的说,没有最近事情的助推,《嘉年华》相比我们耳熟能详的儿童性侵电影的商业属性低很多,不夸张的说是一个大众不太会去看的文艺片。所以,我们还没有准备好看懂《嘉年华》。
但是既然看了,试图去看懂导演想说一个什么事情是应该的。尤其是,去看《嘉年华》的观众绝对不会是想用两小时开心放松一下,除了少数想晒个票根蹭热点炫耀道德感,我们大部分人还是希望能多少带回家点什么。
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如果你看过片子了,希望能多少产生一点共鸣,解决一点疑惑,或者留言给我些新的角度;没看过的,虽然笔者没有避讳剧透,但是这个影片实际上不太怕剧透,你还是可以看一看,说不定能让观影体验更好。
1
“检验我们作为旁观者的责任”
影片内容很丰富,但是导演很清楚自己最想拍的主题是什么。她说了:“我想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在这个影片中去检验我们作为旁观者的责任。”
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人预期的情节在十几分钟就无声无息的结束了:这不是导演想讲的故事。
导演想讲什么?旁观者。片中有很多旁观者。直接推进剧情的小米、警官、两对父母、医生、律师,还有更多间接旁观者:护士们、女警察、记者们。他们当中的大多数在影片中是以负面人物的形象出现的。他们在片中太多了,以至于整个片子给人一种绝望的感觉。这是导演想要的。
有趣的是,导演在刻画这些人物的时候给予的笔墨并不重,甚至镜头都不聚焦在这些丑恶的人本身,有人会说是“配角形象刻画片面”,也有影评人说这是“情感收敛”。但笔者却觉得,这个群像抽象的正合适,作为“旁观者”,这些角色足够好:他们有足够的动机,而把他们拼在一起,是一个很独特真实的中国社会图景一角:这里的每个人,每,个,人,都不是泰迪·邦德一类的人物,恶不是他们的粮食,是他们生活的土壤,这种土壤培养不出来怪物,但却能长出很多麻木的心。这样的麻木滋生新的土壤,长出新的麻木,循环不息。
我们其实很熟悉这种人,他们往往是“这社会就这样”、“大家都是这么做”等语句后的主语。他们知道走走关系就能得到点什么。他们就做了,起个好名字叫“家庭至上”、“为了孩子”。他们假装自己不知道我们的行为挤走了一个本应该得到这东西的人。他们不去想,就不难受;过一阵就忘了;忘了,就没存在过。
这就是片子里每个“坏人”的逻辑,记得之前有个词叫“精致的利己主义”也大概说的就是他们。在既得利益和正义面前,正义是“人家”应该争取的,我先拿了我这份再说。导演不需要向我们解释片中每一个角色做出自己那一份伤天害理之前的心里斗争,因为看片子的我们其实是熟悉的。只不过我们大都幸运的没遇上片中这种事。遇上了,谁心更硬呢?
恶的土壤长出麻木的心,麻木的心又滋养恶的土壤。除非出现更多,更多女律师这种打破循环的人,只有绝望。
导演 文晏所以导演说了:我这个片子中,性侵是故事的一个起点,但不是一个终点。我觉得整个社会都在失职,他们是一整个链条,哪怕任何一个链条中有人做到了他该做的事情,这个事情就有可能被停止、被禁止,这些孩子们就能得到保护。而事实上,我们整个链条都是缺失的,所以这样的事情才会不断地在发生,才会不断地被重复,然后得不到一个很圆满的解决,我想这是整个社会机制呈现出来的形态。
很久没见过这么清楚自己想拍什么的导演了。
2
小文
最疼的是心,你们却只关心我的处女膜
处女膜是什么?
第一次检查后,小文被妈妈扇了一巴掌,新新的父亲上来阻止,两人争吵,一位看不见的护士只有一声:不要喧哗,要吵外边吵。因为维持秩序是她的职责,女孩是无所谓的。在这段,导演的镜头没有给护士,也没给两个大人,而是给了孩子。孩子捂着脸一声不吭,明明自己是事件的受害者,然而所有人关心的却都是其他的事情。
小文这条线,孩子有很多特写镜头,孩子的笑,孩子的哭,孩子的发呆。但她的一举一动反而是最被忽略的。成人们关注的是,这件事情是谁的错,谁应该负责人,孩子处女膜破没破…就像很多恶性事件发生后的社会反应,媒体疯狂报道,舆论七嘴八舌,然后就会说对受害者“二次伤害”。
其实媒体也好,大众也好,都没错。讨论发生的原因,讨论解决方式,谁负责,怎么杜绝,都是正常的反应。但是唯独我们回避了关心受害者这个环节,因为有时候我们宁可面对对面的子弹,也不愿意面对婴孩的尸体。“受害者”、“处女膜”就是剥离感情和物化女孩的方式。就像那位护士一样,这个女孩不再是一个受侵害的孩子,而是“小小年纪不学好还把自己贞操丢了的那类”,见多了。
3
小米
你不想看见贫穷
小米这条线可能让很多观影者觉得莫名其妙。我想有很多说片子是“用儿童性侵作为噱头”的观众(画外音:看见那个朋友圈气死本姑娘了,麻利的把她和点赞的一位删好友了哼╭(╯^╰)╮)大致是因为这条线占时间太多产生了不满。这条线的一部分作用是解释了旁观者给小文带来二次伤害的动机,另一方面引出了导演的次主题:刻画中国的穷人。而这个主题,不仅仅给“旁观者”这个主题一个更为深厚的社会背景,它自己的存在在笔者看来也是影片最精彩的部分。
我们真的太不了解贫穷了。笔者曾经蹭了半年大学里表演专业的表演课。有一个作业是人物模仿,班上每个人都找一个生活中的人物,大部分同学找的都是劳动者。笔者找的是宿管(本来找的收垃圾阿姨,后来发现太难了 ̄□ ̄|),分散着观察了三天,一天一个半小时,每次把阿姨看毛了赶我走。交作业时演的一般,但是看久了,熟悉了很多特色的行为:看人盯得很狠很警觉;平时和学生说话目光躲闪,但语气不好;学生有迹象不信任自己会反应很激烈;学生用敬语会变得特别和蔼…这些都多多少少能在小米的身上找到,但是看电影的我们可能根本看不懂演员在演什么。一个最精彩的细节是在小米收床单的时候。她是上半身平行床面拉过床单,猫着腰把床单卷成一团,再扑上去双手加上下巴一起发力把一团床单抱起来的。这一套动作不是一个没做过家务假期被父母要求后不情不愿叠被子的女孩(对,就是我)能做出来的。那种动作,刻画的是一个习以为常靠体力劳动过生活,不怕低下身子和头,只想麻利干完今天的活腰还能不疼的人。我们对他们一点也不了解。
不是因为他们离我们太远,而是我们不喜欢看。我们宁可相信每天回酒店焕然一新是因为“田螺姑娘”,也不愿意看见那些人。因为看了不舒服。
所以笔者觉得能把如此多的时间放在刻画小米身上是影片最大的亮点。笔者之前和一些欧美同龄人聊天,总想让他们知道除了人均生产总值外,中国是个多么不平衡的国家,但是他们很难了解,觉得我们应该是超级发达国家。我们自己可能也不是很了解。而不了解另一部分人的生活,我们就很难了解“他们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情?”。小米怎么能不维护正义?莉莉怎么能那么蠢?
小米不认为自己这种什么都没有的人能帮助一个睡的上宾馆大床的女孩。莉莉呢?莉莉就像她身边的姑娘一样,懂社会懂的早,知道漂亮是资本,会笑嘴甜能当饭吃,明白要靠男人才不被欺负,更了解姑娘的身体是最挣钱的,她还知道,小健其实不珍惜她,但是有男人靠,而且她觉得自己是不值被爱的。从小米长到莉莉,要吃很多亏才能懂这些。这些是这些生命力顽强的姑娘过生活的必修课。她们不想跳出来,更是跳不出来。
我总感觉,对于恶性事件的出现,舆论指责的声音太多了,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事情的人太少了。了解中国的穷可能是很好的一个出发点。
4
结语
有些影评说《嘉年华》恐怕出不来《熔炉》影响法律的那种社会效应了。我觉得这不是《嘉年华》的问题,甚至说,《嘉年华》放弃了煽情的桥段、有视觉冲击的镜头,不追求促成什么,恰恰说明了导演知道,至少对于中国,寄托一个电影、一部法律、一个事件能改变什么太天真了。中国太复杂了。我们不幸的人太多了,不敢的人也太多了。有什么办法呢?让不敢的人了解一下不幸的人可能是个不错的出发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