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心情随笔简友广场
分享‖腊货里的家乡年味(上)

分享‖腊货里的家乡年味(上)

作者: 肖玉楼 | 来源:发表于2023-04-09 15:18 被阅读0次

作者:胡慧灵

二十四节气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节体系,也是包含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更是茫茫“九州腌云”的灯塔。拨开迷雾,前有“小雪腌菜”,后有“大雪腌肉”“大寒过后腌腊忙”。在众多腌肉制品里,腊肉的历史文化底蕴最为深厚。

腊货史话

腊肉的“腊”字,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记载为“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包含着“腊者,接也”的新旧交替,也承载着“腊者同猎”的田猎冬祭。之所以选择在新旧交替的腊月进行腌制,一是干燥少雨的气候适合腌制,二是为了岁末祭祀。

古往今来,腊肉制品都是古籍文献里的常驻嘉宾。《周礼·天官》中记载,西周时期人们不仅会制作腊肉,还有“腊人”这样的官职来掌管腊肉的制作。到了北魏时期,腊肉的制作方法更加明晰。

《齐民要术》中记述,人们在腊月里制作的腊肉,不仅原料丰富,而且可以保存很久,夏天也不会坏。南宋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记载了腊月里牛羊肉和猪肉的腊制方法,先将牛羊肉和猪肉“随意裁片”,加盐腌制几日,之后或晒干,或烟熏。他还在《岁时广记》中记载了腊肉的食用时间:“腊日以豕肉先糟熟,挂灶侧,至寒食取食之。”元末明初《易牙遗意》中则记载了腊鱼的做法:“腊月鲤鱼或鲫鱼斤许者,不去鳞,只去肠杂,拭干。炒盐一两,连鳞内外擦过,腌四五日。”

这些记载着各式腊货的古籍文献,还只是冰山一角。自带“仓鼠精”属性的中国人,是实打实的囤货高手,对腊货的制作更是得心应手,从腊货的类别就能一窥究竟。

纵观全国各地腊货,天南地北的“腊”都不一样。按品种来分,比较常见的腊货有腊猪肉、腊牛羊肉、腊鸡、腊鸭、腊鱼、腊兔、腊驴肉等;

按部位来分,以腊猪肉为例,较为出名的腊货有腊肉、腊排骨、腊猪蹄、腊舌头、腊拱嘴、腊猪耳、腊猪肝、腊尾巴等;

按地理派系来分,霸榜多年的有川式腊货、粤式腊货、陕陇腊货、滇式腊货、浙式腊货、湘鄂腊货、黔式腊货等。

各门各派,口感、味道、工艺都各有千秋,但相同的是,人们每年都会选择同一季节来制作,正所谓“冬腊风腌,蓄以御冬”。年复一年,腊货已经从食物贮藏的方式转变成人们对新年期盼之情的寄托之物,成为家乡年味的见证。

川式腊货,煪出来的烟熏年味

每到岁末年终,四川盆地的年味格外浓厚,得益于人们置办腊货的高涨热情,也来源于过年专属的仪式感——煪腊肉。煪腊肉,四川方言,意为熏腊肉,是腌完腊肉的下一步,也是决定腊肉色泽、味道、口感最为关键的一步,更是区分腊肉和老腊肉的不二法门。

在四川,即使是“小鲜肉”当道的时代,老腊肉却更加吃香。光是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老腊肉制作技艺,就有皇木老腊肉、青城山老腊肉、北川老腊肉等数种。其中,“鸟食成凤,马食成龙,人啖成仙”的皇木老腊肉最令人惊叹。

皇木镇代代“香”传

皇木老腊肉产自一个以明清两代建造皇宫采伐原木而得名的小镇——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皇木镇。这里背依大相岭轿顶山,俯瞰大渡河大峡谷。绝佳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上等的木材,也为皇木老腊肉的独特香味打造了顶配搭档。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考究的制作方法,让这种川西平原腊肉和横断山膘肉文化融合的产物,既保留了西南少数民族的粗犷自然,也不乏川西平原的精致讲究。

据皇木近林寺古书《皇木厂腊制秘技》记载,皇木老腊肉的制作需要按照“一凉、二漤、三码、四炕、五煪、六露、七燻、八挂”的规程。皇木老腊肉选取的是当地“体形结实,后腿发达”的传统彝族乌金猪。其制法如下:将红白分明的新鲜后腿肉或五花肉切成大小均匀的条状,撒上椒盐香料充分“按摩”后,码放在腌缸里。腌制期间,腌缸表面看起来平静如水,但腌缸内却是水分与盐的搏斗,花椒香与肉香的过招,精彩纷呈。小时候笔者总是有意无意地路过外婆的腌肉缸,那种花椒、盐、肉交融的味道至今难忘。

待到腌缸里的“战斗”结束后,腊肉经过微风吹拂和晾晒,就可以进行最为关键的一步——煪。与惯用香柏枝、杜仲树来煪的四川腊肉不同,皇木老腊肉选用的都是当地的古老木本。当地木本在燃烧状态下所释放的淡淡樟香,辅以汉源花椒的麻香,再加上悬挂式熏制散发的立体肉香,以及发酵内生的独特干果香,共同成就了皇木镇代代“香”传的年味。但是,腊肉离老腊肉还有着时间的距离。要获得“瘦肉红如胭脂,肥肉晶莹如玉”的老腊肉,重点在于煪和挂的时间。过去,四川大部分地区都是把腊肉直接挂在灶房梁上,在日复一日的烟火气中,让腊肉持续上色,完成“精红者胜血柏,剔透者似水晶”的蜕变,达到古书中描述的“腊肉以琥珀者为上”的高阶阶段,实现从腊肉到老腊肉的华丽转身。

煪腊肉的烟雾还在弥漫,弥漫到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小凉山区一个叫马边的地方。在马边当地,有一种造型奇特的腊肉,叫马边包腊。包腊不同于传统腊肉的窄条形状,是一种由猪肚包起来呈球状的腊肉。这种腊肉的制作方式也与传统腊肉的制作方式有所不同。

传统腊肉至少需要经过腌制、出水、晾干水分这几步才能煪,马边包腊则不同,制作完成后可以直接上架开煪。可能是依仗着猪肚的保护,包腊才如此豪爽洒脱。

包腊里的肉要选猪后臀肉,切成彝族人的最爱——大块的坨坨肉,在大把蒜、姜、辣椒、花椒的腌制下定鲜入味。坨坨肉须全数装进猪肚里,直到把猪肚撑至两三倍大小的球状,才可以封口。此时,圆滚滚的包腊终于可以与火邂逅了。彝族崇尚火,包腊需要在火光的注视下待满20天,才算完成腊肉的煪制。烟火渗透,水分消散,浓郁辛香的马边包腊正以圆满的形象等待着年的到来。

腊货里的颜值担当

兔年,不得不提成都平原上致力于凹造型的腊货。缠丝兔,腊货里的外貌协会会长,是“没有一只兔子可以活着走出四川”的又一佐证,也是川味腊货中独特的一员。

缠丝兔,也叫“蚕丝兔”,得名于麻绳缠扎的“缠”,也是因为缠好的兔子形似加大版的家蚕。外貌上有非一般的品相,其制作手艺更是有“非遗”般的感觉。广汉缠丝兔,起源于清朝末年,其制作技艺来源于当地家庭作坊流传的腌兔手法。宰杀洗净的兔子,配上十余种香料,一层兔子一层香料整齐地码放在腌缸里,经过20多个小时的腌制,开始二次上味。二次上味的方法很讲究,只能用禽类羽毛来蘸取酱料刷兔子的腹腔,因为用其他刷毛会戳破皮薄肉嫩的兔子。

为了不让酱料漏出,还需要用麻绳紧紧缠绕兔子。用一根3米长的绳子,从兔子颈部至后腿呈螺旋形缠绕20多圈,之后将缠好的兔子挂在悬空的烤架上进行煪制。古法煪兔子,燃料一般选择玉米芯,需要师傅用手摇动牵引绳,带动烤架飞速旋转,这样烤架上的每只兔子才能受热均匀,色块才能分配得当。制作完成的缠丝兔,体表红润有光泽,肉质紧密有弹性,“若食,入锅煮成即可;不食,缠线封闭,日久不变味”。

四川盆地内,腊月的烟熏火燎让腊肉、腊兔迎来重塑,年味得以延续。四川盆地外,这种煪出来的年味也化作家乡的信鸽,在“岁末游子最思乡”时飞往他乡,传去家乡的味道,一解乡愁。

粤式腊货,讲的是意头年味

如果说川式腊货里的年味是煪出来的,那么粤式腊货里的年味就是讲出来的。广府地区,历来都是年味集中地、过年仪式感满分区,从“备不完的年货”到“走不完的亲戚”,皆有“讲不完的好意头(讨彩头)”。

过年讲的好意头,在粤式腊货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广府地区的人们,天生自带一种执着,讲究“不时不食,顺时而食”。关于腊货,自古以来就有“秋风起,吃腊味”的食用习俗,也追求“天时地利厚赐”的制作理念。

在他们的心目中,肥腴甘甜的腊货有着“家肥屋润”的好意头,既是对过去的传承,也是对未来的期盼。在传承与期盼中,粤式腊货层出不穷,吸纳了东陂、东莞、江门、北乡等多支腊货主力军,主体上分为广式腊货和粤北腊货。广式腊货以“酒香、甘甜”著称,如广式腊肠;粤北腊货以“咸香、油润”闻名,东陂腊货便是其代表。

来自风水宝地的祝福

东陂腊货产自广东省连州市东陂镇,一个“顺风顺水”的腊货制作圣地。东陂镇,位于湘粤交界处的粤西北边地,夹在两山两水之间,属河床谷地。

每年白露一过,来自西伯利亚的冷风经南风坳抵达东陂,与两河散发出的水蒸气邂逅。干燥凛冽的冷风逐渐变得温润,在东陂镇形成具有特定风力的天然风场,让东陂镇可以只借冷风就能将各式腊货风干成型。在特定温度和湿度下,腊货里的肉、盐、糖、酒得到充分发酵,独具“风”味。天时、地利,再加上匠心独具的东陂人,使东陂镇出产的腊货品类颇多,以白腊肉、腊腩肉、腊排骨、腊肠、腊猪蹄、腊鸡、腊鸭为主要类别。

尤为特别的是白腊肉,如羊脂白玉般晶莹剔透,一排排、一列列的,以艺术品的形态传达着来自风水宝地的祝福。光泽莹润的腊肉并非徒有其表,味道也是艺术品级别。煮熟的东陂腊肉,油色光滑通透,一口下去油爆齿间,“腊香醇正,肉香浓郁”的丰腴口感在口腔里迟迟不肯散场。

色彩与口感的交融

东陂镇的腊货艺术展还在继续,除了传统腊货红白相间的色彩冲击,还有跨界腊货的撞色搭配。这种跨界腊货便是凤凰盏。凤凰盏,俗称“咸蛋黄腊肉饼”,圆润饱满的咸蛋黄搭配三七肥瘦的腊肉饼,鲜红、雪白、金黄三色相撞,外形似金元宝,讨的是“金玉满堂”“团团圆圆”的好意头。咸蛋黄颗颗饱满,香糯如沙;腊肉饼个个圆润,紧密劲道,张弛有度,口感层次格外丰富。

除了凤凰盏,跨界腊货里还有一位“意头王”,那便是老派腊货金银润。传统的金银润,制作工艺如它的名字般奢华,原料需要“金、银、润”三种(如今也有只用银、润两种的),“金”指咸蛋黄,“银”指肥肉,“润”则大有来头。古代粤语里的“肝”音同“干”,意头不好,便将“肝”称为“润”,取其油水充足、家肥屋润的寓意。于是,鸡肝被称为“鸡润”,猪肝则被称为“猪润”。金银润里的“润”,选取的就是猪肝。

制作金银润,一般需要将猪肝简单晾晒,以增加它的弹性;再选取猪臀尖肥肉,冰冻后用盐、糖、酒腌制;最后将猪肝小心翼翼地用刀挑出一个通道,将腌好的肥肉和咸蛋黄一并嵌入猪肝内部,之后进行风干腊制。几个步骤一气呵成,容不得半点失误。考验手艺制作出来的金银润,味道和口感都站在了腊味的巅峰。将切成片状的金银润上锅蒸熟,色彩已是满分,外表褐色的猪肝包裹着晶莹剔透的肥肉和金黄油润的蛋黄,一口下去,猪肝的韧与肥肉的油、蛋黄的糯融为一体,在口腔内激迸出美妙的火花。

跨界腊货不断碰撞的火花,既让口腔在年节时分实现了“烟花”自由,也让人们实现了“讲意头”自由。在粤式腊货里,诸如此类的意头还有很多,如腊猪脷,也就是腊猪舌,因“舌”音同折本的“折”,人们觉得不吉利,便改为与“利”同音的“脷”,讨个大吉大利的喜庆意头;再如腊猪手,取的则是“猪手猪手,发财就手”的吉祥意头;而富有喜感造型的腊猪头皮,也是为了讨个年节好彩头。

在这些家家户户讲究的意头里,洋溢着辞旧迎新的喜悦心情,也蕴含着人们对新的一年的期盼与祝福,意头与腊货并存,年味与粤味交融。(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年味之腊货

    文|流上云间 图|网络 01 妈妈告诉我,今天老家开始杀牛了,她托姨父买了几十斤黄牛肉,过年我们家就可以吃牛...

  • 安庆的年味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年味也越来也浓了,我带你领略安庆的年味儿。 01腌制腊货 腌制腊货的习俗在安庆市由来已久...

  • 浓浓的腊货味

    回家了,虽然农村里还是那么冷轻落寂,但浓浓的腊货年味已悄然生气。 什么麻辣鱼、腊肉、腊鱼、腊香肠、干豆腐……在家的...

  • 身为吃货,你必须了解的脆皮烧肉

    今天分享:“身为吃货,你必须了解的脆皮烧肉”。新用户欢迎进入官网《粤港烧腊论坛》免费获得“原味汤粉配方及制作流程”...

  • 腊货

    过年回娘家,今年因为疫情,变成了一件可望不可及的事情。 过年回娘家,每年的固定节目就是带走老妈备好的腊货。 记得有...

  • 让厨房里的腊香味飘一会

    腊香味是个什么味?腊香味就是腊货散发的香味呗。 今年厨房里的腊鱼遭冷落。总共才晒制了两条鳊鱼,年前尝试着做了一条,...

  • 腊味之(腊鱼)

    腊鱼是另一种滋味的年味腊货,也是本人之喜爱。 腌制腊鱼一般以家养鱼塘里的非饲料喂养的鱼为最佳,活鱼中又以青鱼或草鱼...

  • 饭店只要有香油鸡、豉油鸡,吃货就心安稳了

    今天分享:“饭店只要有香油鸡、豉油鸡,吃货就心安稳了”。新用户欢迎进入官网《粤港烧腊论坛》免费获得“原味汤粉配方及...

  • 烟火气

    晒腊货了

  • 腊货季

    腊肉腊鸡腊鱼腌制季来了,长这么大,我是第一年这么想腌制这些食物,往年都是长辈处理,我吃现成的,不但吃还要拿,家家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分享‖腊货里的家乡年味(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zpb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