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ki一岁了,今天发现他有边吃边玩的就餐习惯,这让我焦虑。
从他最初添加辅食开始,我就要求家人让他坐在餐椅上专心用餐,不提倡用玩具吸引他的注意力,为的就是有一天让他能够自主自觉地养成吃饭的好习惯。然而事与愿违,这让我很懊恼。
由于自己日常需要上班,加之四位爸爸妈妈都还没有退休,养孩子的任务就落在了婆婆的姐姐也就是嬷嬷,以及从家政公司请来的日班保姆身上。让嬷嬷来带孩子有利有弊,优势在于作为熟络的亲戚,她能做到对孩子视如己出,但随之而来的弊端也显而易见——她是来帮忙的,关于她抚养孩子的方法,我无法作太多的干涉,更不可能去评判。但我如果只对保姆提要求,效果差强人意,因为嬷嬷是个直白的人,但凡她认为不妥或者没有必要,必定不以为意,只要她不配合,保姆便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都说智慧的本质是适应,但我无法适应这样的情况。最初看到嬷嬷和保姆用玩具吸引孩子的注意来喂饭的时候,我不是没有指出过。但随着我尝试用“适应”一词来安慰自己、尽量少干涉他们养育孩子的方式方法、而今却看到孩子自主吃饭的大方向即将崩塌的时候,我没有办法再沉住气了。于是今天,当我看到孩子在地板上玩玩具、嬷嬷端着碗走过来喂饭的时候,我一把拎起他,强行让他坐在椅子里。
可能是我有点着急了,他的玩乐行为被剥夺,立马哭了,坐在椅子上也是满脸不情愿。我给了他一把勺子和一只碗,一边喂他,但只喂了一口,他便想起什么伤心事一般,越哭越伤心。僵持了一会,我只能把他抱起来,停止喂饭动作,带他去看绘本平复心情。
嬷嬷说,小孩子都是这样的,人大一点就会专心吃饭了。我的内心并不认同。既然每个人都知道睡觉应该在床上,那么为什么就没有办法做到吃饭应该在餐椅上呢?这种约定俗成的规则,难道不是由我们成人去维护、去传递给孩子吗?我向嬷嬷委婉表达了我的意思:孩子现在正是自己吃饭欲望强烈的时候,该让他坐在餐椅上吃的话,就让他坐在餐椅上,等他习惯了坐着吃饭,以后便不需要追着喂,这样对大人来说能够轻松很多。我刻意强调了“能让大人轻松”这一观点,嬷嬷听了不再说什么,效果不得而知。
晚上把孩子哄睡后,我便开始反思。我对自己当时的粗暴做法有一点后悔。当时,我明明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让孩子玩尽兴,等他不想玩了再把他抱到餐椅上喂饭,另一种是跟他说道理,尽管他听不太明白,即使明白了也不愿意立马照做。无论哪种方法,都会比我当时一把拎起他好得多。
那个时候,我为什么会做出这么武断的举动?我想,这应该是我在潜意识中对嬷嬷这种喂饭行为不满的情绪表达。然而这样的表达并没有减轻我心中的怨念,反而让孩子少了安全感。
有时候,真的很希望自己做的是作息自由一点的工作,那样的话,我就能在家陪孩子吃一日三餐,结果是不是会好得多?但我明白,这种想法的出现源于我的自责。嬷嬷性格开朗、不拘小节,在她的看护下,孩子的开朗天性得到了发挥,互动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各方面都发展得很好,换作是我,对孩子相关的事情过于在意,效果并不一定好。
那么,还是自己先养成用餐好习惯吧,不看手机,少说话,不挑食。孩子都看着呢,上梁不正下梁歪,他什么都懂。
谨以上文纪念我在育儿过程中百般纠结的心境。智慧的本质是适应,我在这头,嬷嬷在那头,我在我们两个之间寻找既能满足我的育儿观点又不伤害嬷嬷自尊的那个坐标。但以嬷嬷的个性,估计不太会受我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只是我一人暗自纠结吧。大多数时候,我也试着宽慰自己,毕竟孩子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就已经是最大的幸福了。
关于kiki吃饭习惯的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