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联络队》第三十四章 东奔西突

作者: 欧歌zy | 来源:发表于2019-01-28 00:04 被阅读220次

第三十四章:东奔西突

敌人的大举进攻,李大湖事先还是闻到了火药味。

他从两个方面得到印证。一个是收集到的报纸上,登载着南京政府的限令,使他明白,一场恶战即将来临。另外一个,是中统沿山区组长李树勋送来的情报,说徐正钧去省城参加军事会议,临走前一天晚上,特地派人来通知他,要沿山区小组密切注视巢北游击大队的动向。李树勋前年被皖江联络队先抓后放,思想受到很大震动,此后就和李大湖建立 了特别联系,凡县内重大活动,只要他李树勋知道的,都会及时过来报告。很明显,这个省城的军事会议,就是针对巢北游击大队的。

时间已经刻不容缓,就在省城军事会议的当天,李大湖派人到桴槎山下的各个村庄,组织乡亲们坚壁清野,人员向山里转移。

第二天,敌人就来了。

钟经麟的保安六团,于18日早上8时到达桴槎山前。部队展开后,先向村庄作10分钟炮击,然后炮火向山上延伸,步兵进村。

进村的敌人扑了个空,不见一个人影,便开始点火烧房。

山上的李大湖,从望远镜里看到,十几个敌军士兵手持火把,挨户在屋檐下点火,便命令一连,向进村的敌人开火。

一连长孙家斗已经看到,对面的陈家堰子升起了几股浓烟,忍不住骂一声:“狗日的,有能耐上山来打呀,烧房算啥本事。都给我狠狠地打!”便亲自操起轻机枪,对着村口方向扫射起来。

受到攻击的敌人,立即组织反击。正面敌人利用房屋和大树作掩护,向山上对射,同时,两翼开始向山前运动,凭着优势兵力,包抄而来。

李大湖看看时机已到,传令:三连前导,特务连居中,一连断后,边打边撤。

游击大队必须在敌人的包围圈形成之前,迅速脱离阵地,否则就有被聚歼的危险。还必须将敌人拖着,牵着牛鼻子带走,不能让他们滞留在根据地,祸害乡亲们,因此要边打边撤。

巢北的东、西、南边境,横卧着一道 七八十里长的小黄山山脉,桴槎大山只是西南方向的一段。按照原定的作战方案,游击大队顺着山道向东撤退,然后在东黄山转移到含山县,向太湖山靠拢,与那边的二连合兵一处,共同御敌。太湖山山高林密,腹地纵深大,尤其适合游击作战,而且山下没有村庄,不用担心殃及百姓,可以放开 手脚打。昨天晚上,李大湖已派出通讯员,给太湖山上的副大队长荚存义送信,要他做好迎战准备。

钟经麟团长仗着自己人多势众,把队伍分成山上山下两路,平行追击,但毕竟路径不熟,始终叮咬不住,并渐渐被甩落下来。

晌午时分,游击大队到了与全椒县交界的西王集。这是山区唯一的一个小集市,四面环山,如同盆地,西王集就在盆地的正中间。李大湖估计追敌一时半会赶不来,便叫队伍停下来,抓紧时间买点吃食。

这边刚停下,还没进集市,四面山上已枪声大作,敌人包围上来了。

原来,钟经麟见尾随追击效果不好,便命令山上的部队撤下来,索性撇开山道,全部上汽车走大路,一路向东开去。车队行至西王集,钟经麟下车看了看地形,然后哈哈大笑说,就这儿了,这就是李大湖他们的坟场。

李大湖的队伍,一直行走在山峦之间,看不到山外态势的变化,等他们赶到西王集时,敌人已经在那里守候多时了。

这是一场兵力悬殊的遭遇战,李大湖迅速指挥三个连在东、南、北三个方向阻击敌人,随后和政委曹俊山紧急磋商,选定突围方向。两人都觉得,现在继续向东,奔向太湖山,已经不可能,等到进入东黄山和太湖山之间那一大段开阔地时,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唯一的出路,就是从原路突破,撤向西黄山。

阻击部队打退敌人第三次冲锋后,李大湖命令,抢占西边最近的那个山头。

队伍在弹雨横飞的险境中转移,行进中,敌人扔来一颗手榴弹,在李大湖的脚边冒着青烟吱吱响,警卫员小何急忙弯腰伸手抓起,想把它甩回去,不幸手榴弹在手中爆炸,小何当场英勇牺牲。

游击大队的重机枪,驮在一头小毛驴身上。这头小毛驴,就成了敌人攻击的重点目标,被死死咬住不放。李大湖下令把重机枪抬下来,赶走小毛驴。谁知这毛驴犟性大发,屁股挨了几枪托还不走,竟昂声大叫起来。这一叫,惊天动地,把李大湖的那匹战马惊到了,那马猛一摆头,挣脱了警卫员手中的缰绳,向斜地里狂奔而去。望着远去的战马,李大湖急得直跺脚,马囊里那些精心整理的作战记录和各种剪报资料,眼睁睁地就这样消失了。

一驴一马这样一折腾,像一出闹剧,把敌军士兵看走了神,枪声陡然间稀疏下来。这边几经周折,重机枪被拖上了一个山头的制高点,轻重机枪一阵猛烈扫射,终于遏止住敌人的进攻势头。趁这个短暂的间隙,游击大队冲出敌人的包围圈。

钟经麟这时候的判断有点游离不定,他不相信李大湖会顺着来路向西南方向撤,担心还有别的出路,只好命令部队跟踪追击。这样一来,四个轮子的优势没发挥出来,而游击队惯走山路的优势倒发挥出来了。

游击大队沿着山路疾进,回到桴槎大山后没有停留,继续向南转移。敌人穷追不舍,一直追赶到巢县和肥东县交界的西黄山。到了这里,李大湖决定不再撤退,也无处可撤,破釜沉舟,决一死战,并迅速将部队布置在8个主要山头上。

西黄山南临巢湖,北靠淮南铁路,东边是烔炀河镇,西边邻近肥东县长乐镇。山下的洪家疃,是一位国民党高级将领的老家,这里有国民党国防部派驻的一个排的兵力,全副美式装备,每人1支美式自动卡宾枪,另配备3挺轻机枪,守卫着这位高级将领的舅舅(又系岳父)、前巢县县长洪子远老先生的家园。

李大湖的战场指挥部,就扎在靠近洪家疃的大山腰上。之所以选择此处,李大湖基于两点考虑:其一,进攻之敌会投鼠忌器,不会贸然从此山下开战,否则势必殃及山下的洪家疃,而这个在位的高级将领,他们是不敢得罪的;其二,洪家疃的那一个排,不会参战,因为战前李大湖和曹俊山,以游击大队大队长和政委的名义,联名写了一封信,通过秘密党组织的关系,送达洪子远老先生,洪老先生接信后,即亲书回信,表明态度:“此处一个排保家护校,概不参与此等战事。”

洪老先生是个有身份的人,绝不会自食其言。因此,指挥部设在这里无后顾之忧,有利于指挥其它各个山头的作战。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皖江联络队》第三十四章 东奔西突

    第三十四章:东奔西突 敌人的大举进攻,李大湖事先还是闻到了火药味。 他从两个方面得到印证。一个是收集到的报纸上,登...

  • 《皖江联络队》前言

    前 言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为表示同国民党和谈的诚意,主动让出包括皖江根据地在内的南方8个解放区。1945年...

  • 《皖江联络队》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信使信差 散会后,孙家斗把王有福拉到一边,说:“山猴子,这次你和队长单独行动,可要多长个心眼。” “放心...

  • 《皖江联络队》第四章

    4、山猴挨批 李大湖抬头一看,见王有福站在一块巨大的石头旁边,正在向他使劲挥手,便顺着他的手势,带着大伙一猫腰,钻...

  • 《皖江联络队》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四章:杨许突围 王家齐回来了,这可是大事!李大湖立即中止了和刘云的谈话,出门来迎。望着风尘仆仆的王家齐,李大...

  • 【青春、战争】皖江联络队(2)

    2、八人八枪 黄岩和杨绍春,其实都听清楚了李大湖在说啥,那个反问,只是在催促他尽快把要提的条件说出来。执行命令还要...

  • 【青春、战争】皖江联络队(10)

    第十章:活捉叛徒 李大湖一个手势,就让那妇人安静下来,原因何在?其实道理很简单,李大湖就是告诉她,我们是新四军。老...

  • 【青春、战争】皖江联络队(11)

    第十一章:公开审判 在手电筒的光照下,李大湖发现,房间里整整齐齐地摆着许多木盒子,木盒子上面架着一挺轻机枪。噢,原...

  • 【青春、战争】皖江联络队(3)

    3、山村遇袭 王有福一听连长答应把最后那把盒子炮给他,高兴得一蹦三跳,至于连长还有个条件,那算什么事,便拍着胸脯答...

  • 【青春、战争】皖江联络队(1)

    【本文由赞我(zaneds.com)独家冠名】 前言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为表示同国民党和谈的诚意,主动让出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皖江联络队》第三十四章 东奔西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zsn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