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好玩的知识数学教育自然科普
致 贪玩猴头 君:科学不是比嗓门

致 贪玩猴头 君:科学不是比嗓门

作者: 洛青 | 来源:发表于2021-05-25 14:51 被阅读0次

打扰诸位,挂一个人。

某位叫“贪玩猴头”的朋友有些“很有意思”的观点,于是我三次给他留言。第一次,我克制住了怒气,评论如下:

过两天,简书又给我推他的文章,于是我在他的《地质变动》下又评论了一条,因为发现和上次是同一个人,所以我这次语气激烈了些。他旋即删除了我的评论,我毫无思想准备不知道简书还能有这种操作,所以也没想到截图留证。可是呢,我还“多管闲事”,在《地裂与地漂哪个更准确》下回复了另一名读者朋友的评论,大概是影响“贪玩猴头”先生的民科推广大业了,于是他要我给他个解释。刚好今天我心情好,想给他回复一下,但发现字数太多了,评论里看着拥挤,不妨在这里说道说道。

首先,贪玩猴头先生,你的标题《地裂与地漂哪个更准确》,“地漂”我猜你是想说“大陆漂移”,那是百多年前的东西了,而且我猜你并不明白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可能就以为是一块木头漂在水面上吧;“地裂”不知道你想表达啥,是“海底扩张”还是类似地震造成的那种字面意思上的“裂开”?你写“哪个更准确”,显然你以为二者是对立的,但是,sorry,它们其实是一家子,简单的说,它不裂开怎么漂?它们互相影响并受共同制约,并在大概六十年前就被“板块”学说收编了,而板块学说还包含了更多内容。另外更有意思的玩法,比如“地幔柱”“地幔对流”,我猜你可能没听说过,不然一定也会大肆抨击的,朋友,建议你可以去看看呢,地幔柱可神奇了。所以,朋友,你整篇文章的核心论点就是这么尴尬。

因为你出发点很尴尬,所以你接下来的言论片面又执拗,奇怪言论中偶尔又冒出句话是对的,比如“温度高到一定程度之后,活跃的物质就会冲击包裹它们的外壳”,你说这种话我是该赞同还是该反对?

其次,我在评论中提到的“分层”是“圈层”而不是“层次”,我写那句评论时并不想跟你抠字眼,但这篇文字显然就是抠字眼引发的惨案。所以我得告诉你,圈层是很复杂的概念,不是一层布袋套一层气球,就像哥德巴赫猜想的“1+1=2”,不是字面意思的“1+1=2”。我为什么提到这个词,因为“分层”在地球科学中实在是个非常重要又非常基础的概念,就像你口口声声说的“水往低处流”,对我们正经研究地球的人来说,圈层也是这么基础,换句话说,是理解你所谓的“地漂”和“地裂”的基础。

人类目前技术水平极其有限,钻探记录才12000多米,而地球半径约是6371000米,所以我们还看不到地球内部究竟怎样惊心动魄,但大家还是都承认它分层,你猜是为什么?是因为这么多年、这么多人,大家脑子都有坑吗?No,是因为我们有证据。比如最简单最容易看懂的地震波数据,朋友,你那么痴迷“物质状态”,应该知道波在不同状态的物质中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吧?恰恰地震波数据也是这么告诉我们的。对了,初中是不是学过你呼吸的大气也是地球圈层的一部分?嗯,那是地球外部的圈层。以及,物质状态你知道除了常规的固态液态气态还有其他让你匪夷所思的状态吗?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不巧就是造就了种种让你难以理解的物质状态,固体同样能发生物质交换,你说气不气人。

然后,地球不是你想象中的西瓜,你踩着的陆地其实更像是鸡蛋壳,还是不停生长、消亡,一直在变动的鸡蛋壳。蛋壳下面有流体,所以你不愿相信的碰撞就是能发生。

还有,说我是外星人,难道外星你以为就不分层了?

不过有一点你还真说对了,圈层之间当然是互相联系的,不互相联系怎么构成一个整体?不同圈层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火山是一种表现形式,降水也是一种表现形式。

必须承认,我根本没看完你的整篇文字,因为我根本看不下去,就像端上来一盘“食物”,我已经闻到了不好的气味,你还指望我把它整盘吃下去?我只能跳着看几句,看到哪句算哪。

话说回来,你给我删评的那篇《地质变动》,我一开始是打算认真看的,但是你在说什么?

民科为什么为人诟病?因为掩耳盗铃,坐井观天,还自以为天下第一。事实证据摆在那里,数据和成果都公开在那里,你不闻不看,只信自己的脑洞。包括你其他篇的谬论,就像古人用纸糊的窗子,真有人去戳吧,你又只会删评。

认真规劝你一句,朋友,自然科学虽然需要大胆假设,但更需要小心求证,不是你信口雌黄你喊的声音大你就是对的。通俗的说,我们跑遍全世界挖石头,每年在实验室花那么多钱,发明重、磁、电、震、核、遥感、同位素那么多技术手段,到南极和戈壁滩找陨石,还跑到月球和火星搞证据,你以为都是白给的?

你关于生命的那一堆文字,《“陆源”与“海源”哪一种说法的依据更强?》诸如此类,我不是学古生物的,但基本常识我是有的,生命从海洋走向陆地的证据链明明白白摆在那里,我们刚念大二就学过,如果你真的感兴趣,找一本古生物的课本并不难。当然,你要是觉得三叶虫比人类高级,那当我都是白说。

真的,求你好歹看本正经的书再出来晃悠,不要逮住一个科普纪录片就猛砍了,没意思,真的没意思。你猛烈抨击的那个《地球成长史》我根本没看过,也不知道它是拍的有多差劲,怎么就引起你那么大怨气,一定要把它每句话都拿来驳斥一遍。但是我觉得你胡思乱想那么多、还敲那么多篇文字,也挺花时间的,把这些时间的十分之一拿来好好看一本书不行吗?

或者,你把这些脑洞写成科幻吧,科幻里面你只要逻辑自洽就行了,你会赢得鲜花和掌声,包括来自我的。再不济你可以写成玄幻,玄幻甚至不需要自洽,爽就行了,我也可以给你喝一声彩。但是,你要瞎搞学术,你就是我的敌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致 贪玩猴头 君:科学不是比嗓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zyqs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