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关注母婴/儿童,关注心理/健康心理专题月刊筛选池心理
与母亲之分离,与他人之疏远——《这不是你的错》带来绝境里的光明

与母亲之分离,与他人之疏远——《这不是你的错》带来绝境里的光明

作者: 悠宜心理 | 来源:发表于2018-02-05 22:11 被阅读457次

    在独立的表面下,其实是渴望亲密和害怕受伤之间的犹豫。                 

                                              ——马克·沃林恩

    (一)“不存在”的妈妈

    你这一生写完,爸爸读后看似不经意地说,

    你这题目好像你妈妈已经……

    没有说出来的后半句我是明了的。

    仅仅半年时光,说者已去,妈妈却还在。

    无论是生病前,还是现在如婴儿般躺在病床上的妈妈,许久,许久,在我的感觉中,

    妈妈是个很陌生的存在,甚至一定程度上是不存在的。

    持续写作大半年,也读了他人的诸多文字,我感悟到——温暖的生命底色,才会流淌出温暖的文字

    而看似阳光外向的我,心总是的。妹妹说感觉我总是“很寡淡”,我回答,不用他人言,我都感觉自己“冷”

    不知道别人的温暖是从哪里来的,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内心时刻寒意浓浓。

    平日里嘻嘻哈哈的我,坐下来就会敲出忧伤的文字。

    那篇温暖的生命底色,才能流淌出温暖的文字中,文章最后我试图通过正念,通过关注积极的一面来驱赶我的寒意,但似乎收效甚微

    一直以来我都纠葛在与爸爸的“爱恨情仇”中,似乎我的长大不关妈妈什么事。

    忽视妈妈,也许更准确地讲是“潜意识中屏蔽掉妈妈”才是最应该值得关注的。

    直到最近读了海灵格的弟子马克·沃林恩的《这不是你的错》,我才意识到也许我应该从妈妈那里寻找些什么。

    (二)寻找什么呢?

    武志红老师讲了他的一个朋友:

    他总是不能做好眼前的事,对自己的小家庭不满,对自己当前的工作不满,读书时不能专心,他一生总是在走神。

    当读到“总是不能做好眼前的事”时,我想到弟弟对我的评价,他说我总是很浮躁,不能安心在当下。我自己也深有体会。

    印象特别深的是我在读理科班时,

    临近高考,但我总是不能彻底完成一门科目的作业或试题的修改就急着开始学习其他科目。在当时的同桌的眼中,我是所谓的“好学生”,她时常会借我的作业,当她问起我的某科作业时,我总说还有哪哪个题没改完……

    武老师与他的朋友深入探讨之后,他的朋友发现自己好像是在从眼下的事情之外寻找什么,就好像是在寻找一个“好妈妈”。

    我在理科班的那种不安感也似乎在寻找什么,直到复习班读了倾慕已久的文科,寻找的心才落地。

    武老师继续与他朋友深入挖掘后发现,他的朋友小时候的确觉得自己不是亲生的,他应该有一个在家以外的“亲生好妈妈”。

    (三)我的妈妈是亲生的吗?

    高中和大学阶段,妈妈常说起,我在约摸六七岁的时候总是哭喊着,你不亲我,你不爱我

    妈妈提起的时候半开玩笑地说我的不懂事,说她为我付出诸多

    我在八个月大的时候生过一场大病,同病房同样病的四个孩子只有我一个抢救过来。

    术后职场妈妈下班左手擀面,右手抱起斯吼的我;夜半安抚哭闹不休的我。

    直到现在邻里亲戚都常提,要是换个妈妈,早就没我了。

    妈妈确实为我付出了许多,而小小的我体验到的,也许就是妈妈不爱我

    七岁时,家里修新房,那个年代盖房子都要全家总动员,劳动一天举家累倒在床。就在那段时间的某个夜晚,我不知缘起何念,非得盖衣箱里的一床新被子,也许是妈妈太累,也许是出于其他原因,妈妈没有给我找,半夜我生气的跑出院门,在院墙外嚎啕大哭。

    漆黑的秋夜,凉意已起,生气伤心外加害怕的我在院外绝望地哭着……

    我只记得自己撕心裂肺的场景,至于之后发生了什么都记不太清楚,完全印证了《狡猾的情感》一书中的观点:

    情感留在我们记忆中的烙印,要比理性思想和单纯的生理感觉都深刻。

    在六七岁时我的眼中,也许这就是感觉不到妈妈爱的原因之一。

    (四)妈妈真的不爱我吗?

    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都是一样爱孩子的。

    生下我这个女儿之后,对于三代单传,对儿子望眼欲穿的家庭来说,妈妈承受了何等的压力可想而知。

    要工作,要继续完成传宗接代的家族使命,要抚育刚出生的幼女......

    诸事连连,迫于压力,妈妈为我遍寻奶妈(八十年代,奶粉还没未普及,最靠谱的办法就是奶妈)。

    可是我这个女娃偏偏运气不在线,抱到哪里,哪里的奶妈不下奶。一两个月的时间天,换了三个奶娘,二十多里路,妈妈跑了26天。

    再把我抱回家后,妈妈说,

    几个月大的我像个负气的孩子总是背对着她,横竖不情愿让妈妈抱着睡。

    前几年,没有结婚生子,没有深度学习心理学的我与长辈们聊起自己不愿意被抱着的行为,长辈们解释道,因为长时间的分离,我已经忘记如何吃奶了。

    我对此也深以为然。没有做妈妈经验的我是不会想到,即便忘记了吮吸的动作,妈妈的怀抱总归是想念的吧?

    现在,我的儿子,三岁的豆豆,晚上睡觉的时候,不仅要紧抱着我,还要我侧着身子,与他面对面,“妈妈,你看着我睡嘛,是你自己说的,你最爱豆豆了,你就要看着豆豆。”

    我怎么就不愿意呢?

    马克·沃林恩,《这不是你的错》的作者告诉我,不是这样的。

    当孩子在婴儿时期与母亲分离后,不再愿意被拥抱,孩子表现出来的自主是对内心的一种掩饰,因为她不再确定妈妈会再陪着她。她为了保护自己不再更加失望,于是封闭了自己开放外向的一面。

    在独立的表面下,是渴望亲密和害怕受伤之间的犹豫。

    这也成为了她成年后生活的基调。她害怕被拒绝,害怕失去,她会用极端的方式来避免自己原本渴望的亲密。

    (五)绝境里的光明

    在《这不是你的错》中,关于早期创伤的问题清单中,有以下问题:

    在你出生没多久时,你和母亲有分开吗?

    在生命中的前3年里,你经历过创伤吗?或者你和母亲有过分离吗?

    你或者你的母亲是否住过院,或者被迫分开?

    ......

    生病住院、找奶妈,这两次的分离,已经严重破坏了我对于妈妈的依恋。

    所谓的依恋,就是一个人的情感,能够向情感对象打开。

    对于刚出生的婴儿来讲,就是向妈妈打开。而依恋破坏之后,我开始排斥妈妈。

    当我们排斥母亲时,实际上我们也在无意中远离生活令人舒心的一面。我们会感觉,安全感、关怀、照料等这些与母爱有关的部分统统都消失了。无论我们拥有多少,我们都会觉得自己一无所有。

    外人眼中,高学历、稳定的工作,幸福的家庭......

    这些我都统统看不到,我总是觉得自己一无所有,我总是感觉不到温暖。

    事实上,

    妈妈一直很我,虽然有时候是用她自己的,并非我所希望的方式,但是,妈妈确实带给了我许多支持,远比我自己意识到的多很多。

    当时,作为婴儿的我,虽然不会用言语表达,甚至有些创伤记忆已经缺失,但是那些画面,身体感觉及语言,已经保留在了我的无意识之中。每当回想起最初的经历,那些片段就会被唤起,所以,我总是能感觉到寒意来袭

    看到了这些,似乎是在我一直以来的绝境里看到了光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景湘:三岁看大,七岁看老,长大后的情感关系,性格偏向也许早在那七年之间基本定性,只是长大后我们经历的多了,成长了也能理解那些情、事了。
      • 38d2c53dfe9b:看了阿姨的一生,真的是充满波折,痛苦和煎熬的一生,我突然有感觉,最终可能将怨的石头挪走,会剩下满满的爱和理解当我们爱妈妈的时候,就可以爱这个世界。
      • 心灵自留地2019:写得真好!
      • 阿华陈struggle:开头第一句引用的话就打动我了,感觉说的就是我。在文章中看到很多自己影子。很有感触。
      • 肖沐歌:写的非常的好,深度解析,感同身受,我的比你还曲折,直到现在我还在排斥妈妈,在文章里我也找到了一些原因,但是我特别想知道,最终的结决办法就是理解然后接纳是吗?
        悠宜心理:@肖沐歌 按照本书中介绍的核心语言疗法,会有一些疗愈的仪式与语言。

        当然,看到问题后,还有其他的方法。

      本文标题:与母亲之分离,与他人之疏远——《这不是你的错》带来绝境里的光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zzi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