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一周辗转着把它读完,这本书虽然是讲漫画艺术的,但其实里面也有很多我们可以借鉴的技巧,这一篇讲的就是从《理解漫画》里摘取的分析技巧。
注意:阅读本文并不能够代替原著,请结合原著理解本文的内容
1. 讨论——关于漫画的定义
很多人往往看不起漫画,觉得是小孩子的玩意儿,他们犯了一个错误,就是错误地把形式当做了内容。
我们分析一个事物,或者一个案例,首先应该做的是想办法理解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文中对漫画的定义是这么展开的:
(1)“漫画大师威尔•艾斯纳将漫画称作连续的艺术…”(举个例子解释了一下)
(2)“艾斯纳的说法似乎是一个不错的出发点,我们来看看能否将它扩展为字典式的定义。”
“有什么建议?”
(3)“艺术的类型太多了。能不能再具体一点?”
“连续的视觉艺术,这个怎么样?”
“那动画呢?动画不就是一种连续的艺术吗?”
“恩……不错。”
(思考:两者基本的区别在于动画在时间上的连续性不像漫画那样有空间并置的概念。在电影中,各个连续的画面都投影在同一个空间中——屏幕上——而漫画的各个画面都位于各自不同的空间中。空间对于漫画来说就像时间对于电影一样!)
“这样会使它更具体一些,并置连续的视觉艺术”
“非要说它是艺术吗?那样是不是意味着某种价值判断?”
“那么……这回呢?并置连续的静态图像。”
“听起来也太不专业了”
“那这回呢?有意识排列的并置静态图像”
“那文字呢?”
“哦。漫画不一定非得包含文字啊……”
“不不,我的意思是,这个定义不正是包含文字的么?字母也是静态的图像,对不对?但当我们有意识地将字母排列组合起来时,就成了语言”
“呃?”
…
“好吧,那这个听上去咋样?有意识排列的并置图片和其他图像”
(4) 好,就这么定了。写下来,增加一点语法,以及——
欧了!
漫画:经过有意识排列的并置图像及其他图像,用来传递信息和/或激发欣赏着接受美学。
从一开始简单的“连续的艺术”,到现在准确复杂的定义,一步步从内涵中剔除其他艺术形式,最终得到的,就是漫画的准确定义。这个精简内涵的方法,其实跟我们做细分市场很相似。而讨论的形式,不断地举例带进去检验是否吻合,是实践精简方法的一种不错的形式。
2. 抽象化——ICON的世界
一张脸越是卡通化,就能够用来表示越多的人,当看着一张照片或逼真的肖像画时,你会认为是在看着另一个人的脸。
但是当进入到卡通世界中时——你看到的是自己。
人们能够在各种地方看到自己的影子:
在简化和抽象的过程中,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而当精简到极致,形象消失,意义被保留,我们来到了文字的领域。
文字、图画和其他图标就是漫画这种语言的词汇,当我们考虑对其进行抽象,我们就得到了下面的三角模型:
不够完整?看这个:
模型,是的,抽象最终的成果,就是能够揭示规律道理的模型。
有了这个模型,我们可以分析任何一位漫画家的作品,比如:
3. 分类统计——关于画格过渡的研究
画格过渡的表达技巧主要有:
(1) 时间的变化
(2) 动作的切换
(3) 对象的切换
(4) 场景的切换
(5) 视角的切换
(6) 无关联
对不同美式漫画随机采样,得到的结果:
图例:
动作到动作的切换技巧占了多数。
而对比日本漫画:
我们看到第5种类型的高出现率。
这是为什么呢?
经过分析,作者找到了最根本的原因,传统的西方艺术和文学不喜欢走弯路,是一种以目的为导向的文化,而东方有着迂回曲折额艺术传统,与世界其他地方相比,漫画在日本更强调的是——间隔的艺术。
艺术作品的留白与实际包含的内容一样,都是作品的一部分。
分析得到的成果是有实在意义的:
4. 模型化——艺术的结果路径
很抱歉,这方面的内容我没有完全读懂,不过承接第2点,在你抽象化得到了一个模型之后,你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在现实里验证自己的模型。
文中给出的这个模型已经非常成熟,已经达到了指导你进行创作的程度。了解它,也许就可以在你迷茫的时候给予你方向。
作为做产品的,我们同样要经历需求(概念)的提炼,思考通过什么样的功能(形式)来把它实现,这种实现路径是否合理,是否真正满足了用户的需求balabala。
说到这里,既然我们这一篇谈完了如何定义问题以及分析问题的方法,那接下来我们就谈一下如何将分析得到的成果传达给他人,也就是“从《理解漫画》中学到的写作表达技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