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眼中的【爱】

作者: 逸凡glh | 来源:发表于2019-07-23 12:42 被阅读46次
    孔子眼中的【爱】

            孔子思想中的“爱”是与“仁”紧密相连的,或者说二者是一体的,即所谓的“仁者爱人”,将爱人作为仁的基本表现形式,突出说明人有爱和尊重的需求,由此构成的仁爱学说成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再后来则成为整个儒家体系的中心范畴。

            在孔子看来,“爱人”主要有两方面的表现,一是从统治者的角度,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关爱人民,去除苛政和滥刑,以达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二是从广大人民的角度,即所有人而言,要求人与人之间要广泛的理解和相互的体贴,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从中可以看出,孔子看到了旧时代宗法分封制下存在的非人性的弊端,希望以“仁爱”思想去修饰社会上存在的等级秩序。但是孔子并不主张废除等级制度,而恰恰相反,他要做的努力维护这个社会秩序,即孔子所说的“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显然,孔子主张的爱是有等差的,并非平等之爱。人与人之间的血缘亲疏和社会等级决定着爱与被爱的程度。爱不同的人,付出的爱也不同。如孔子特别强调,如果父母去世了,作为子女,要服三年之丧。倘若是陌生人,就不存在此种说法。

            墨家提出“兼爱”思想,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之爱。其代表人物墨翟曾以“亲亲有术,尊贤有等。言亲疏尊卑之异也”来批判儒家的等级仁爱观,由此可见二者在“爱”这个问题上的不同观点。

            在今天,可能很多人会更倾向于支持墨子的主张,但是,我们评判一种思想还是一个历史事件,都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我们必须回到“历史现场”去,否则,任何结论都是空中楼阁。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崛起,大国争霸,人心思安,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墨家的学说无疑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在当时的社会难以付诸实践。倒是儒家的仁爱观更接近于社会人情,更容易被人接受。

            就个人而言,相对于儒家和墨家对“爱”的解释,我更愿意接受道家的观点,正如庄子所言:“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多么的潇洒与大度,给爱留下了无穷无尽的空间。

    孔子眼中的【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眼中的【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amn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