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们总会有这样的经历,年初给自己立了几个宏伟的flag,然后兴致勃勃的坚持几天, 过几天就不去坚持了,最后忘的一干二净。
若干天后记起来,顿时懊恼不已,要是自己当初坚持下来,也许现在的自己就不一样了。
也许我们当初定的目标:明确,清晰。
可是为什么还是坚持不下来呢?
那是因为你的目标不够坚定,没有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没倾听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而是人云亦云,随便跟风。
好朋友说:“我新的一年要读100本书,你呢,不甘下风,于是也定了目标,要读两百本书,可是一年下来,朋友的任务完成了,你却没有丝毫进展,因为你的兴趣根本不是在读书,看两页就会打瞌睡,若是让你去画画,你一天画十幅,你都会乐此不疲”。
这时你明白了画画就是内心真实的声音,是你的渴望,只有有了渴望,才会让你坚定,坚持。
渴望二
电影《无极》之中有一段很经典的台词:
“我还想见到我的妈妈、我妹妹。”
“学会奔跑吧!只有像我这样跑,你才能再见到她们。”
“我会跑!”
“你那不是跑。是逃。只有你心里有了渴望,你才能真正学会奔跑。”
“渴望是什么?”
“渴望要你自己去找。”
渴望余华的作品《兄弟》,有一章写了:
孙伟的父亲一直被迫害,被关起来殴打,可是一直坚持的活着,因为他的儿子和妻子都活着。后来儿子被打死了,妻子不穿衣服,在大街上疯跑,他得知这个消息后就自杀了……
“邻居站在她的窗外议论着孙伟父亲的自杀,他们的嘴里一片唏嘘之声,他们连连说着不可思议,难以置信,无法想象……他们说那根大铁钉足足有两寸多长,他怎么就把它全部砸进了自己的脑袋,而且和脑袋一样平整,砸得就像打造柜子时用的铁钉一样,一点都没有露在外面,用手去摸都摸不着钉帽。他们说到这里声音都抖起来了,他们说他怎么下得了手,这么长的一根铁钉,就是往别人的脑袋砸进去,心也会发虚,手也会发抖,更不用说是砸进自己的脑袋了……李兰站在窗前听着,当他们走开后,李兰转过身来凄凉地笑了笑,她对自己说:
“人要是真想死了,总能有办法。”
最后,被余华写的这句话震撼了。
可是同样也明白了:
“人要是真想活了,总能想办法活下去”
这是一位父亲的渴望,他渴望孩子和妻子,渴望一个家庭的完整,这是他活下去的动力,当渴望没有了,人就像一个充满气体的气球,突然泄气了,没有了灵魂支柱,随风而逝。
很多年之前看过的一篇报到:
母亲买完菜回来,走到距离自家楼房的马路那边,突然看见了三岁的儿子正爬到没有栏杆的阳台上。那是一幢三层建筑物。从楼下跑到楼上,尚需一段时间,何况那当时还在马路的这一边,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去抱住儿子。她的心猝然悬在嗓子眼儿, 在她看见儿子的同时,儿子也惊喜地发现了她。向她扑来——儿子一脚踩空,跌了下来。
“儿子——”
在那一瞬间,谁也不会想到,她像一道黑色的旋风,从人们眼前呼啸而过,绕过所有的障碍物,穿过一条十几米宽的马路,向她的儿子坠落的地方冲过去。 当人们愣怔过来的时候,发现她正跌坐在地上,三岁的儿子在她的怀里哇哇大哭。 儿子安然无恙。 她却脸色惨白。
我想当时的速度,哪怕奥运百米冠军博尔特都不及吧。这是母爱的力量,激发出一个人真正的渴望,这种力量转换为本能。超越时间和空间,无所阻碍。
无所畏惧,无所住。这一刻,这位母亲证“道”了。
这是一个母亲的渴望,对孩子生命的渴望。
……
渴望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渴望,真正的渴望需要自己去寻觅。
如何去找寻呢?需要与陌生同行,同自己谈话。
结识不一样的人,见见不一样的朋友,就会有不一样世界,供我们参考。
在周末,给自己一小时只属于自己,找一个绝对安静的地方,关闭一切声音,关闭一切外界的联系,安坐下来:你开始寻找……
问问自己,
你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人生?
你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事业?
你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婚姻?
你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家庭?
你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你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老年?
这人生六问若是想明白了,你的渴望也就找到了。
刹那间,你会明白
心中之光明,即力量;
心中之虔诚,即朝圣;
心中之圣境,即信仰。
若真信自己,信心自然起,万法化自我,一切皆菩提。
渴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