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作者: 布衣向儒 | 来源:发表于2023-01-14 23:02 被阅读0次

    声明:本文系九月星空推文团推荐阅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出自:《周易·系辞下》。

    孔子在《周易·系辞下》注解为“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大意是,一个人的德行浅薄却占据高位,智慧有限却要自作聪明地谋划大事, 能力有限却要不自量力地承担重任,这三种情况很少有不会招来灾祸的。

    “德薄而位尊”者,不能服众。

    人贵有自知之明,最怕自视甚高,眼高于顶,目中无人。即使一时被推举到高位,也经不住时间与现实的考验,轻者被迫下野,灰头土脸,重则命丧黄泉。

    《水浒传》里的那个王伦就不能审时度势,心胸狭隘。既然不受人拥戴,不如见好就收,主动让贤,还落个顺水人情。而他却嫉贤妒能,压制贤达,拉帮结伙,排除异己,这就是典型的德薄而位尊。最终如何?落了个身败名裂,反误了卿卿性命。

    天下之大,有德者居之。无德之人,觊觎位高权重,纵观历史,都没有好下场。有的现世报,有的死后背负千古骂名,还要累及子孙后代。

    那副广为流传的名联就是明证,“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奸臣的后代到了岳王坟前都羞愧得抬不起头,秦桧的臭名昭著已经远远背离了德之要义。

    有人削减脑袋,投机钻营,天天想着升官提拔。品行修为不到,通过非常手段谋得高位,也是揠苗助长,德不配位。待到水分蒸发,挤出泡沫,一事当前,需他力挽狂澜,承担责任时,便畏缩不前,此时的官位就是火鏊子,是烫手的山芋,只嫌官大,乌纱帽变成狗皮膏药,甩都甩不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智小而谋大”者,反受其累。

    智商、智慧、脑力不逮,则不可谋求超乎自身可控范围之事。

    《三国演义》中的马谡就是典型的例子。马谡自幼熟读兵书,智谋超群,确实,丞相有时还要问计于他。显然,这就是一个合格而称职的好参谋。皆因为缺乏实战经验,忘乎所以,主动请缨去守街亭,终因缺乏实战经验,又听不进忠言逆耳,导致街亭失守。蜀国战略要塞拱手相让,战局瞬间转为被动,他自己也被军法严惩,丢了性命。

    俗话说得好,有多大的锅,烙多大的饼。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从历史故事中汲取人生智慧,今人在谋职与创业中当从中应吸取教训,对自身要有个基本的评估,切忌眼高手低,贸然跟风行事,以免出现人生危局。理性点讲,人是无法赚到认知之外的钱,对于陌生领域,需谨慎涉足。即使误打误撞偶有收获,也带有极大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而有些教训,是需要用一生的幸福做代价,没有驾驭资本的能力,就捂紧钱袋子,千万不能盲目投资,极有可能赔个底掉。

    “力小而任重”者,自讨苦吃。

    每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本无可厚非。领导者需知人善用,把每个人的特长与聪明才智发挥到用武之地,就是一个称职的领导人。否则,把重任交给一个能力平平者手里,极有可能因局部的失利而影响到大局。 “诸葛一生唯谨慎”,却因为错用了一个马谡而铸成大错,杀一个马谡本不足惜,导致辛辛苦苦的北伐胜利果实化为乌有,前功尽弃。他自己也为此而深感自责,并自降官阶俸禄。

    作为员工,领受任务更要有自知之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或好高骛远,言过其实,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到头来是害己害人。能吃几碗干饭,必须心知肚明。

    凡人想通过努力拼搏过上好日子,也无可厚非,但前提是要量力而行讨生活。对于不切实际的想法尽早断了念头,君子当有所为,而有所不为。“辛辛苦苦一攒攒,不如医生一铲铲”,“前半辈子用命换钱,后半辈子花钱买命。”大众总结出的这些人生感悟,无不都有切肤之痛。很多人仗着年轻,拼命透支身体健康换取收入,人到中年,正是家中顶梁之柱,却因积劳成疾,落下一身的病根,有些病甚至花钱都未必能挽回生命,何苦来哉!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意在警示我们,对自身的综合实力要有全面而基本的评估,不为虚名所累,不为愚蠢买单,不为盲目自大自食恶果。守住自己的底线,尽人事,听天命,不失为明智之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edn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