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古人教子七不责”

作者: 暖在夏天 | 来源:发表于2019-05-20 10:00 被阅读2次

刘杰转发

[玫瑰][玫瑰]1.对众不责

      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责备孩子。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如果长期这样做的话,可能会使孩子不以为耻,习以为常,在无形中强化其错误行为。

      此外,“对众不责”并非姑息纵容,如果是原则性错误,比如打小朋友、无故发脾气等,家长应马上制止,告知这种行为不可容忍,并马上将孩子带到安静的地方,及时帮他分清是非曲直。

[玫瑰][玫瑰]2.愧悔不责

        如果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过失感到惭愧后悔了,大人就不要责备孩子了。孩子知错时,家长依然不依不饶,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一种道不道歉都要挨骂的体验,可能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我们家长要及时表扬孩子知错就改,同时也简单地强调类似的错误不可再犯。这样可以让孩子消除内疚感,态度更积极乐观。

[玫瑰][玫瑰]3.暮夜不责

        晚上睡觉前不要责备孩子。此时责备孩子,会让其入睡时心理处于压抑和紧张状态,要么夜不成寐,要么噩梦连连;同时,睡前孩子较为疲惫,对家长的话可能“左耳进,右耳出”,教育效果也大打折扣。

        所以,如果孩子晚上犯错,家长不妨点到为止:严肃地跟孩子说明错误的原因、性质等,并告知“今天太晚了,先睡觉,睡前不妨自己反思一下”,切莫唠叨。

[玫瑰][玫瑰]4.饮食不责

        正吃饭的时候不要责备孩子。这个时候责备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脾胃虚弱,而且边吃边哭容易将食物误吸入气管里,引起呛咳;此外,还会破坏宁静的家庭时光,让孩子觉得和父母吃饭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造成心理压抑,加深隔阂。

      如果孩子犯错误,家长可在饭后找时间,慢慢教育引导。

[玫瑰][玫瑰]5.欢庆不责

        在孩子特别高兴的时候不要责备。人高兴时,经脉处于畅通的状态,如果孩子忽然被责备,经脉就会立马憋住,对孩子身体健康不利。同时由于情绪波动所带来的影响,也起不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父母这时不妨轻描淡写地提醒一下,或者装作无意地把孩子拉过来,中止错误行为。

[玫瑰][玫瑰]6.悲忧不责

        孩子哭的时候不要责备他。心理学研究显示,哭泣是孩子愈合感情创伤的必要过程。此时,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于自己的感受,对四周事物以及告诫劝解全不在意。如果家长加以责备,孩子会觉得“雪上加霜”,陷入情绪低谷,变得自卑。

        家长要理解孩子对哭的需要。等他哭够了,重新感到安全和自信时再对他进行教育和提醒。

[玫瑰][玫瑰]7.疾病不责

孩子生病的时候不要责备。生病是孩子最脆弱的时候,此时责骂会让他们更悲伤,影响康复。这时候更需要父母的关爱。

相关文章

  • 解读“古人教子七不责”

    刘杰转发 [玫瑰][玫瑰]1.对众不责 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责备孩子。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如果长期这样做的话...

  • 古人教子七不责

    1、对众不责: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备孩子,要给孩子以尊严。 2、愧悔不责:如果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过失感到惭愧后悔了...

  • 古人教子“七不责”

    古人教子“七不责” 1.对众不责:在大庭广众下,不要责备孩子,要重重孩子。2.德悔不责:如果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过失感...

  • 141篇:七不责!(分享)

    古人讲究教子七不责。这七不责讲的就是我们和孩子沟通交流是受时间、地点、心情等等方面影响的,一定要注意,否则你对孩子...

  • 古人育儿七不责

  • 七不责

    古人有七不责,对于现代的我们来说,同样实用,尤其是家长对待孩子,更应该做到七不责。 一、对众不责 顾名思义...

  • 白夜私语53

    黑白之间的教育 二十年目睹教育之怪现状 白夜私语53 584 古人育子七不责:1、对众不责,要有尊严;2、愧悔不责...

  • 七不责五不怨

    “七不责”指的是爱子七不责, “五不怨”指的是为子五不怨 七不责:对众不责,愧悔不责,暮夜不责,饮食不责,欢庆不责...

  • 古人教育孩子的“七不责”

    明代思想家吕坤在《呻吟语》中提出“七不责” 1.对众不责,要有尊严; 2.愧悔不责,因其自省; 3.暮夜不责,不利...

  • 教子七不责,你能做到吗?

    教子“七不责”《太平经?为父母不易诀》中言:“人从生至老,自致有子孙,为人父母,亦不容易。”为人父母者要养育好自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解读“古人教子七不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fyh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