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娱乐圈古代文化今日看点
原来,你是这样的陆小曼

原来,你是这样的陆小曼

作者: 周婧sculptor | 来源:发表于2017-04-09 08:18 被阅读469次

    林徽因是才华横溢,有思想有责任感的女神,

    张幼仪是宽容温厚,自强独立的铿锵玫瑰。

    陆小曼,却不容易来定位,

    她在感情中是渴望挑剔又炙热的人,

    在生活中却是只能依附于别人的菟丝花,

    她能挥舞出精致或苍凉的画卷,却无力维持自己的生计,

    她一生只爱一个人,并倾尽了余生三十载来纪念他。

    十里洋场 名媛“北陆”

    1903年陆小曼出生于上海,是家中独女,备受宠爱。

    父亲陆定是国民财政部司长,还身兼多职,母亲是名门之后。

    小曼从小就被按照“名媛”来培养,接受了当时最好的教育,

    精通英文,法文,擅长作画。

    她十几岁就在外交场所和顾维钧一起接待外交使节,

    同洋人接触时反应灵敏又不卑不亢,声震北京社交圈。

    一次节日聚会,几个洋人为了取乐,

    用烟头烫中国孩子手中的气球,

    气球爆炸声吓哭了很多孩子,

    洋人却嘲笑道:中国孩子就是胆小。

    小曼立马借了一根香烟冲进一群外国孩子中间,

    噼里啪啦猛戳洋娃娃的气球,洋娃娃们同样涕泪横流,

    小曼擎着烟,优雅自若地说:洋娃娃的胆子也不见得大。

    陆小曼

    当时上海有唐瑛,北京有陆小曼,在名媛界被盛誉为“南唐北陆”。

    外貌俏丽,才华横溢的小曼一直是众星捧月的对象,

    她如一条醒目的锦鲤穿梭于纸醉金迷的上流社会,拥有最华丽的东西和地位。

    没有情调的婚姻枷锁

    1922年,十九岁的小曼在父母的安排下嫁给了王赓。

    王赓是美国西点军校毕业,任职于当时北洋政府陆军部,是个前途无量的青年才俊。

    王赓

    小曼和王赓的婚礼场面极其盛大奢华,

    门当户对的上流社会婚姻让小曼成为了一个耀眼的太太。

    可小曼并不爱王赓,一个呆板木讷,一个向往自由又多情。

    她说“王赓是个木头人”,“王赓的眼前只有仕途和升官”

    渐渐地小曼感到婚后的生活变得索然无味。

    她的表侄子庄篪,纪念陆小曼的文《我所知道的表姨妈》中写出王赓和小曼的婚后生活:

    小曼不习惯王赓那种刻板的生活,

    王赓说话很少,说起话来总是命令式的,不讨人喜欢。

    更有王赓把老婆当做是生儿育女的工具,

    夫妻两人在一起就是生儿育女,不善于夫妻之间的谈情说爱,交流感情。

    王赓不管小曼的身体病痛、心情好坏,抱着一种“你是我老婆就要承受老婆的义务”

    小曼在日记中写道:她们(母亲)看来夫荣子贵是女人莫大的幸福,
    个人的喜怒哀乐是不成问题的,所以也难怪她不能明了我的苦楚。

    小曼表面上继续着名流太太的风光,

    婚后心灵与身体的痛苦一直持续,直到徐志摩闯进了他们的生活。

    苦楚中遇见真爱,费尽周折

    徐志摩是与张幼仪离婚,又放弃了林徽因之后,遇到的陆小曼,

    这段日久生情,加速了小曼和王赓的婚姻破裂。

    王赓和她持续了一段两地分居的时光,让夫妻感情更加淡漠。

    两个兴趣和生活习惯不同的人凑到一起,总是难顺心的,

    《小曼日记》中说道:可恨昨天才写得有趣的时候,他(王赓)突然回来了,我本想一个人舒舒服服的过几晚清闲的晚上,借着笔发泄发泄心里的愁闷,谁知又不能如愿。
    而《小曼日记》中说徐志摩:他知道我,他简直能真正的了解我。我也明白他,我也认识他是一个纯洁天真的人,他给我的那一片纯洁的爱,使我不能不还给他,一个整个的,圆满的,永没有给过别人的爱的。

    费劲周折,小曼和王赓终于离婚,离婚时小曼23岁。

    小曼在与王赓离婚之际发现自己怀孕了,

    她清楚地知道这孩子不能要,否则就无法离婚了,

    于是她背着王和徐做了流产,

    手术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小曼心动过速,便秘和哮喘,性生活还能让她昏厥。

    她和徐志摩的婚姻遭到了很多人的不满,就包括徐父和陆家,

    最后顶着强大的阻力,徐志摩自费筹办了她们的婚礼,仪式草草,与王赓的婚礼天壤之别。

    那是1926年,在胡适的帮助下,请梁启超来证婚。

    原来,你是这样的陆小曼

    若说小曼沉醉于名利和金钱,那么这个婚姻算是反证,

    小曼背负着世俗的不解和骂名,选择了和徐志摩这个并不富裕的人在一起。

    才女找诗人,情调爱情都不缺了。

    《卞昆冈》是徐志摩唯一创作的一部剧本,是与陆小曼合作完成的。

    徐希望小曼的注意力从纸醉金迷的生活中转向文学创作,

    夫妻两偎依在梳妆台旁,你一言我一语地演示,推敲,

    最后由徐志摩执笔完成。

    陆小曼和徐志摩

    传说中的暧昧关系

    社交名媛陆小曼在任何时候,不论已婚未婚,都有大把的追求者,

    在小曼日记中最出名的要数胡适和张歆海。

    张歆海和胡适在小曼和王赓未离婚的时候就一同频频献殷勤,

    而被宠惯了的小曼并不能如林徽因那样果断地处理好这关系,

    不懂得坚定地拒绝,就成了流传下来的暧昧。

    陆小曼和胡适

    他们对小曼好,小曼当他们为朋友知己,

    小曼的日记中写道:我这次病中多蒙适之,歆海关切,他二人真好,咳!我真的没有办法,我亦爱他们,只是两样的,我恋爱的爱已经给了他(徐志摩)了,我哪里还有呢!我爱他们像爱我的兄弟一般并无他心。

    与徐志摩的婚姻

    过久了最顶层的挥金如土般的生活,小曼虽得到了理想中的爱情,

    却改不掉呼朋唤友,吃喝玩乐的习惯,

    所以,婚后的生活,徐志摩承担起整个家的生计,

    入不敷出,矛盾迭起。

    徐志摩和陆小曼

    直到1931年,徐志摩在上海要乘飞机去北平参加林徽因的讲座,

    临走之前,小曼发脾气与徐大吵一架,

    小曼后来才知,徐是免费搭乘中国航空公司的邮政班机飞走了,

    而那次吵架是小曼见到徐志摩的最后一面,那时小曼29岁。

    徐志摩的遗体运回上海后,陆小曼见到了现场唯一的遗物——一幅山水画长卷,

    这幅画是她于1931年创作,堪称小曼早期的代表作,

    徐志摩将它随带在身,准备到北京再请人加题跋。

    对于徐志摩的死,小曼遭到了外界的声讨:

    虽说他是为了参加林徽因的讲座,可乘这免费飞机,

    是因为小曼挥霍无度,才让徐志摩想要省下这机票钱的,

    朋友都认为,她的铺张是害死他的凶手,纷纷与她绝交。

    她默默担着来自各个方面的责备和诟骂,一句也不替自己辩解,

    她在徐志摩的挽联中这样叙道:
    多少前尘成噩梦,五载哀欢,匆匆永诀,天道复奚论,欲死未能因母老:
    千万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人间应不久,遗文编就答君心。

    徐志摩死后,小曼在给他写的信中说:摩,我在这叫你呢,我喉咙里叫的直要冒血了,你难道还没有听见么?直到铁树开花,枯木发声,我还是忍心等着,你一天不回来,我一天的叫,等着我哪天没有力气了,我才甘心地丢开这唯一的希望。

    王映霞回忆:小曼是爱志摩的,始终爱志摩。他飞升以来,小曼素身裹衣,我从未见她穿过一袭红色的旗袍,而且闲门不出,谢绝一切比较阔气的宾客,再也没有去舞厅跳过一次舞。

    余生唯两件事:画画和志摩文集

    徐志摩死后,小曼像变了一个人,

    她奔波几十年,来整理出版徐志摩的遗作。

    从八年抗战,到解放,直到1954年春天,

    出版商终于找到了小曼千辛万苦整理的徐志摩的全集稿子,

    但因不合时代性,所以暂不能出版,

    直到1957年,才出版了《爱眉小札》,《徐志摩全集》等书籍。

    《遗文编就答君心》小曼辛苦整理出版志摩诗集的过程

    时过境迁,往事如烟,别人早已各有际遇,

    只有她一遍又一遍跑出版社,从不放弃,

    小曼用尽余生,用实际行动在表达着她的爱和思念。

    《爱眉小札》里是小曼整理的志摩日记,其中有三分之一是小曼的日记,

    它将小曼和志摩的刻骨铭心之恋完完整整公布于世,

    被称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唯真唯美的佳作。

    “你我从今起,对爱的生活负有做到他十全的义务,我们应得努力,我们的爱,并不浅薄,即使有道德罅隙,也是最精纯完美的。”

    她的卧室里一直挂着徐志摩的大幅遗像,

    她总要买一些鲜花送给他,

    小曼对王映霞说:艳美的鲜花是志摩的象征,他是永远不会凋谢的,所以我不让鲜花有枯萎的一天。

    她用漂亮的正楷写下: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放在自己书桌的玻璃板下。

    小曼是近代女画家,可她用在画画这个爱好上的金钱难以计数,

    却从未计划过用才艺筹划生活,似乎她这一生都不懂得什么是赚钱,

    她唯一活下去的方式是依靠别人,比如翁瑞午。

    这个同样在国画上有造诣的富二代供养了小曼的余生,

    闲言碎语从来就没停过,

    只是她一辈子过得旁若无人,逍遥自在,又一意孤行。

    她对翁瑞午:没有爱情,只有感情,

    无论外界如何唏嘘,她只能不在乎,她还要活下去。

    小曼和翁瑞午

    她的世界里爱情和婚姻是必需的,

    至于生活的意义和成就,则是若有若无的点缀。

    她的确没有林徽因女神的气节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没有像张幼仪有被爱情抛弃的经历,也无法华丽转身顽强起来,

    她一直笼罩在爱情的甜蜜中,

    柔弱的,从未想过要独自清醒,

    即使她的生活被志摩去世,生生截成了天差地别的两断,

    她依然沉醉于前半生志摩的诗中,

    在鸦片产生的烟雾缭绕里,放弃着,放纵着,麻痹着自己。

    她是一轮皎洁的月亮,一生都依靠着太阳,才能发光发热,

    而这背后,是凄凉,寂寞,飘零的余生。

    新中国成立后,小曼一直在画画,

    直到后来被聘为上海中国画院的专业画师,

    小曼死后多年,过了文革浪潮,她的画才开始被重视,被搜寻,被高价买走。

    小曼作的画

    1965年,小曼在上海去世,享年65岁,

    她唯一的愿望是和徐志摩葬在一起,

    可志摩的儿子不同意,

    小曼的骨灰直到1988年才被她的堂侄安葬在苏州纪念墓。

    陆小曼纪念墓
    王亦令在给小曼的挽联中题道:
    推心维赤诚,人世常留遗惠在;
    出笔多高致,一生半累烟云中。

    小曼华丽的出场,悲凉的落幕,

    那个时代的佳人珍贵,可她矛盾地成为了别人的附庸,

    终其一生沉溺于爱的热烈,却不懂如何相携到老。

    小曼说

    我和志摩的爱情得不到世人的认可,我追求的现世安稳从未有过,

    但我从不在意世人如何评价我。

    当志摩死后,我人生中灿烂繁盛的所有都不复存在。

    我爱烟袋里吹出的股股青烟,因为它使我暂时告别疼痛,使我麻痹,

    让我可以蒙眬恍惚中听到摩在我耳边为我吟诗。

    我把寂寞融进余生哀凉的画卷中,

    我想带着那幅山水长卷一同归入云里,

    枕着摩的肩膀告诉他:

    你的诗篇可以永流于世了,我终于随你来了。

    郁达夫评论小曼:陆小曼是一位曾振动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艺界的普罗米修斯。

    胡适评论小曼:陆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我评论小曼:陆小曼只是一个女人,一个柔弱的小女人,曾经的佳人孤独地吞咽着自己酿造的苦果,她的才华令人对她的余生惋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来,你是这样的陆小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fyr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