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趟去北京学习,不仅对团体心理咨询技术从理论到实务都有了全面整体的理解,而且也结识了新的朋友,得到一些专业的相关信息。在一个北师大女生的推荐下,我买到了不少喜欢的专业书籍。
那时候,除了医疗系统的人有机会得到系统的专业培训,且已经有很多专业从业人员,社会上的咨询师都还是处于学习阶段,专业的工作室虽有,数量有限,大众的需求度和接受度都很低,从业者的专业技术也还在入门水平,总之,整体行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我周围的老师们都在不断寻找资源学习成长的路上。
胡老师是个很有战略眼光的人,他联络大家,整合资源,在他们工作室开展专题分享。在周末,老师们把自己付费学习过的课再讲给大家听,听课的人每人交一百块,包括听课费、餐费和茶点。每次课一般上下各两个半小时,中午大家在饭店聚餐,可以边吃边探讨。对于听者,这样的课花费少,收效多;对讲者,这样的课有助于他本人把新学来的内容更好地内化,且不论水平,每次还有两百块的讲课费。对我们这群初学者,这实在是个双赢的举措。我因为时间的原因,能赶上参加机会并不太多,仅有的几次都感觉受益匪浅。而其中最有影响的一次,是胡老师参加张宝蕊老师课程培训后的分享。不只是体验带来的冲击,还有他带回来的书,其中有一本《放下自己》,读完后,对我影响至深,就像豁然打通了任督二脉,摸到了如何自我觉察的脉络,在我个人成长中起了灯塔的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