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边小住·聊

作者: 悠悠予阳 | 来源:发表于2022-11-20 13:12 被阅读0次
    悠然自得的闲聊

    这是我在江月闲庭的第五天,前三天没有游客到访。第四天上午,一送走瑛就迎来了大批客人。发微信给瑛,打趣说,“你好贵呀,你在,客人都不敢来打扰;你一走,他们就都来了。”

    这批游客是来自香港的一个团队,几乎占据了所有客房,仅剩下两间房分别住着两个独行背包客。

    团队到达酒店的那天,办好入住手续,放下行李就出门游玩,直到晚上才回。我到附近画山咖啡的草丛看完萤火虫回到客栈,才见到他们。当时他们正在大厅游戏、玩乐,我怕被他们吵也怕打扰他们,就赶紧回房休息了。

    今天一大早他们在楼下吃早餐,为了不给表嫂添麻烦,我听动静,等他们差不多走了,才下来吃早餐。跟他们一样,表嫂为我安排的也是桂林特色米粉。

    “香港人走了?”我问。

    “嗯”,表嫂回答。

    “现在内地人都很少出来游玩,他们怎么这么大支队伍就来了?不用隔离吗?”我继续发问。

    “听老板娘说,他们在疫情一开始就已经被阻隔在内地,就没有回香港呢。”表嫂继续回答。

    我啧啧称奇,开始吃我的早餐。

    表嫂起得早,已经吃过,就在一边陪我聊天,“那两个独行背包客,一个来自香港,一个来自湖南。猜不出准确年龄,因为现在的女士,真的不容易看出年龄。同一个年龄段,如果保养和装扮程度不同,甚至可以相差很大。不敢说她们属于有钱阶层,因为现在有钱与否,标准也不统一,但可以肯定,她们是有闲阶层。”

    “湖南的那个差不多六点多钟就背着大包出门了,估计是去拍照什么的,晚上还会回客栈,你到时候可以跟她聊聊。”

    我和表嫂配合默契,她负责聊,我负责听和吃。无需等我回答,她继续说。

    “做义工除了可以找一个山清水秀空气好的地方居住和生活之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人,可以天南地北东扯西拉。他们就像一扇扇不同的窗子,你只要打开,就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

    表哥在这个忙碌的时间段,为了不干扰表嫂的义工工作,一般都会出去晨逛。所以现在大厅里就剩下我和表嫂。

    大厅较为隐秘的一角,是老板、义工及其亲朋好友固定的用餐空间。我坐在四方桌前,一边品味桂林米粉,一边品味表嫂的话。

    大厅较为隐秘的一角

    “早”,下楼声伴随着问候声。 “是那个香港背包客”,表嫂小声嘀咕着,赶紧去为她准备早餐。

    吃完米粉,我拿着碗筷起身到厨房去,经过大厅门口,只见门帘推开,进来一个圆脸的巡警,我很诧异地看着他。“你好”,我习惯性的一个招呼。

    “是我,忘了吗?昨天来过啊。”圆脸巡警一口吃力的南方特色普通话。

    哦,想起来了,昨天跟他称作姨妈的人一起来过。当时便服,黑色T恤,在我们午休后的咖啡时间,跟他姨妈一起来送椰汁,听他聊了很长一段时间关于他当咖啡店店员时制作咖啡的经历。

    而他姨妈更是经历丰富,各种店铺都开过,估计跟老板娘是生意上的合作伙伴。昨天客人多,客栈的椰汁用完了,紧急让他姨妈从阳朔供货店送过来。

    生椰拿铁是老板娘最拿手的花式咖啡之一。想必圆脸巡警昨天休息,对咖啡又感兴趣,就陪姨妈一起来了。

    “哎呀,换一套警服就认不出来了。”我抱歉地笑笑,“快,进来坐吧。”俨然主人家的口吻。

    这时,听到老板娘下楼的声音。昨天客人多,所以她就过来了。他俩寒暄几句,老板娘开始为圆脸巡警制做咖啡。

    圆脸刑警眉飞色舞

    只见巡警站在前台,比划着手势,眉飞色舞。大概两人正在交谈制作咖啡的心得。

    看着老板娘亲手制作的两杯咖啡,圆脸巡警满意地端起托盘走向屋外。表哥已经回来,我和表嫂收拾好早餐用具,大家一起坐在靠门边的桌前,聊天。客厅中央的空间留给客人。

    圆脸巡警走到我们面前,停住,笑着跟我们打招呼,“今天当班,正好巡逻到这儿,要两杯咖啡解解渴。”说完,掀开门帘,走到室外咖啡桌前。透过玻璃窗望出去,一辆警车停靠路边,另一位巡警正坐在咖啡桌前。

    室外咖啡桌

    漓江边咖啡文化盛行。我曾去过阳朔西街,它大概是中西文化在阳朔最早的接触和融合地了。阳朔建县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但咖啡文化在漓江边的发起应该与1917年左右基督教传入阳朔,李绍庚夫妇主持传教时将落脚点定在西街,有一定关联。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军官外语补习班南迁至阳朔,该班为国民政府培训驻外武官、军事代表和翻译人员,有英、法、德、日、俄五个语种,想必不乏爱喝咖啡的老外教员。

    除此之外,迁到阳朔的还有德、日、意等国侨民的“敌国人民收容所”,而驻桂林的美英盟军人员也经常到阳朔来,西街成了多国人员集散地,咖啡定是不能少的。

    当时的阳朔县城人口由2500多人猛增至10000多人,这是西街在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再往后,外国人来此开店、居住、旅行的人越来越多,西街就被称为了“洋人街”,中西融合也就顺理成章,西街就又被喻为“地球村”,在这里,男女老少不仅都能说外语,而且也大都会品尝品尝咖啡。于是,西街的咖啡便逐渐香飘漓江沿岸,直到现在。

    听表嫂说,老板娘制作的咖啡小有名气。客栈最主要的两个卖点,一是老板人好,可以跟他学摄影和航拍,另一个就是老板娘做的咖啡。当然,地理位置是硬件,自不必说。

    客栈的咖啡飘香诱人

    其实我一来就强烈感受到了咖啡的香味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来的住客几乎全部都要点咖啡,而不是喝茶。即便没有住客的时候,也会有游客从兴坪镇骑电动车或者徒步来到这里,坐下,品一杯咖啡再离开。

    而我们自己,每天大约上午10:00、下午4:00,是雷打不动的咖啡时间,除非外出买菜或游玩没有赶回来。老板娘在,就由她冲制,她若不在,就由表嫂代劳。表嫂正在跟老板娘学做咖啡,这是她绝好的表现时间。

    表哥表嫂喝咖啡是从这家客栈开始的。我因肠胃和睡眠不好,曾经最爱咖啡的我五年前戒掉了,但在这浓郁的香氛里,实在抵制不住诱惑,又重新端起了咖啡杯。

    这时,表哥拿起他的手机,向我们展示他刚在门口拍到的一组图片。一位老农从掏烟点烟到吞云吐雾的全过程历历在目。我连连夸赞,“拍得好,拍得好!老人的神态与烟的形状都清清楚楚!”

    老农吞云吐雾

    表哥告诉我们,老人5岁开始抽烟,烟龄70年,每天抽自制卷烟30支。体重不到90斤,每天大劳作达8小时,可负重百多斤,能远行上百里。老人一会儿闭目享受,一会儿将烟吐出各种花儿来,还大谈抽卷烟的好处,说,抽卷烟可以控制体重,可以提神醒脑……。

    后来,医生表哥将这组照片发在朋友圈并配以上文字内容的时候,职业道德使然,特意叮嘱:“一家独言,切勿模仿。”

    香港独行背包客吃完早餐,收拾好行李,从楼上下到客厅来,站在门口,等她叫的车送去阳朔站。这样我们就闲聊了几句,直到车开到门口将她接走。

    简单几句,大致了解了她的行程,从香港出发到广州隔离后,就开始了她的江南之旅,虽有效仿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江南之旅》的行程,但也有所调整,比如增加了漓江。

    目送着她上车,赞许与钦佩之情油然而生。我也读过比尔·波特中国行系列书籍,虽然流水账式,但读后也会有周游全国的冲动。

    我曾一度想,若找不到伴儿就独行。可也仅仅是想想而已,从未真正落实,甚至连去落实的计划都没有做过。只是随机而动,有朋友出发,就去蹭一段旅程。

    “要不带你去田边走走,认识一下农作物?”听见表哥在说什么。

    “什么?”正对着汽车背影出神的我转过头来向表哥确定。

    “带你去田梗上走走吧,看你对农作物好像很感兴趣。”表哥说。

    “是一无所知,所以才感兴趣。”我回答道。想必是买菜时我对一些陌生的农产品不停拍照和发问,引起了他的注意。

    我从未有过农村生活经历,虽然从小接受的教育是要远离“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可偏偏我就阴差阳错正好被造就成这个样子。

    对于乡村田园,我是既喜欢又害怕。喜欢芬芳的泥土、翠绿的植物、缤纷的果实,以及人们劳作的身影和辅佐人们劳作的动物,还有带给我们健康与美味的各种家禽;但却害怕被蚊虫叮咬、被毒蛇盯梢、被看家狗怒吼。所以,我只能远观或者在有人陪同的情况下近瞧。

    现在,有表哥陪同去田埂走走,还能教我识别作物,简直是太美妙不过的事情,解决了两难问题。

    田园里喷农药的大妈

    田园里,我们看见喷农药的大妈,摘杂草的大婶,垦荒的老牛……。沟渠里居然还见到缓缓蠕动的两条长蛇。那些看家狗们个个都像是表哥的老朋友,一看见他就摇头摆尾。

    沟渠里蠕动的长蛇

    “这里的每一条沟,每一道坎,每一条狗,每一只鸡,我都烂熟于心。”表哥摸着迎向前来的一条大黄狗的头,无不自豪地说,“每天都在外面跑好几趟,家家户户都认得我,已经成了地地道道的本地人。”

    表嫂负责客栈的义工工作和一日三餐,基本留守客栈,时间比较受限,表哥则负责买菜、洗衣洗碗和晾晒衣服,时间的安排自主性较大。

    五六月份的漓江天气瞬息万变。出门时还阴云密布,过一会儿已蓝天白云。表哥就在这变幻莫测的天空下,像个地主炫耀他家的农田一样,向我一一介绍着。不过他在介绍之前,总是要先考考我。

    单看作物的叶子,我真的很难叫出它们的名称。除了已经长出果实来,并且是我吃过的食物,我才能遮羞地说,“这个我知道”,比如桑葚、杨梅、李子等等,而大多数作物,我是茫然不知。

    “你看下面那一大片是什么?”表哥指着田埂下面的绿色植物问我。

    由于是朝下俯瞰,又有一定距离,而且看不到果实,“不知道”,我蔫蔫地说。

    “花生呀!”表哥说。这么常见的食物,你都不知道?我似乎听到表哥内心的潜台词。

    “就是落花生吗?”想起语文课本里的那篇《落花生》的文章,我故意抛出这个问题,好像又在掩盖我的无知。

    “嗯,是的。你看,土里还有花生。”他说。

    “哦。”其实我并没有看清。拍下一张照片,放大来看。由于最近常常下雨,现在又有光线射来,泥土的颜色跟花生皮颜色差不多,所以我分辨不出花生来。

    识别农作物

    继续行走在田埂上。不仅认识了从未见过的饲养畜禽的饲料甜象草,也认识了春天常吃的香椿芽的出处香椿树,还有许多其它物种。收获颇丰,心里美滋滋的。

    如果要给这场景配一段背景音乐,我不知道是用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好呢,还是用“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这首通俗歌曲好。反正,现在的我,对独行背包客赞许与钦佩的心情,早已被闲聊及观景品物的悠然自得、乐在其中的喜悦所代替。

    想来,我的旅行方式也挺不错。择机而待,量力而行。有时选择一个小目标,自己简单做下攻略,呼朋唤友去几天;有时偷懒就跟团出游,不过这种方式现在已经不太能适应;有时听从朋友的召唤,随行,这个比较好,既能偷懒不做攻略,又比较轻松自由。

    人跟人不一样,旅行方式也花样百出,但每一种方式都是生命与生活的体验,每一条道路都有不同的风景与收获。

    哈哈,我又不自觉地开始从中寻找意义了。似乎有些矫情,但我始终认为,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寻找意义,可以让生活更加有趣,而在艰难痛苦中寻找意义,可以增强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何乐而不为?

    ——2022年5月29日阳朔兴坪镇马山村江月闲庭(第五天)初稿,8月29日完稿

    注:图一为表嫂拍摄,老人吸烟组图为表哥所拍,文章和其余图片为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图片中人物肖像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资料:佛前网 2020年04月16日《阳朔西街的特色文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漓江边小住·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gog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