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楚柏举之战

作者: 燕归来zhy | 来源:发表于2022-07-04 22:52 被阅读0次

公元前506年的柏举之战,是“自商周以来规模最大、战场最广、战线最长”的战争。这三个“最”字,充分说明了柏举之战的历史地位。而纵观春秋军事史,头号经典战例的位置,非柏举之战莫属。

柏举之战是兵圣孙武战争指导艺术的重要体现。此战,吴军在孙武的指挥下,出其不意,实施战略迂回,以3万人战胜20万楚军,并一举攻陷楚国国都郢都,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公元前506年农历十一月十九日,吴军进至柏举,列阵与楚军对峙。先锋夫概认为楚军内部不和,应立即进攻。阖闾比较谨慎,没有同意。

夫概回营后,率领自己的5000前锋,直闯楚营。楚军果然一触即溃,阵势大乱。阖闾见夫概突击得手,立即投入主力配合,楚军很快土崩瓦解。史皇力战而死,统帅囊瓦乘乱弃军逃往郑国。

率军前来增援的楚将薳射并未参战,见囊瓦兵败,便自行撤军。在柏举西南的清发水渡江时,被吴军半渡而击之,未渡河的楚军全部被俘虏。

侥幸过河的楚军逃到雍澨,正在埋锅造饭,吴军先锋夫概部追至,楚军弃食而逃。吴军吃了楚军的饭,继续追击。楚国左司马沈尹戍得知囊瓦主力溃败,急率本部兵马赶来救援。夫概在沈尹戍的凌厉反击下被打败。但吴军主力随后赶到,孙武指挥部队迅速将楚军包围。楚军无力突围,沈尹戌见大势已去,遂令部下割下自己首级回报楚王。楚军至此失去有效指挥,惨败溃逃,陷入支离破碎的境地。

吴军在此后的追击中又连续五次击败楚军,一路杀向郢都。楚昭王得知前线兵败,不顾群臣反对,带亲信逃走。昭王西逃的消息传至军中,楚军立即涣散。军于公元前506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九日攻入楚国都城郢都。

柏举之战遂以吴军的胜利告终。这是楚国建国以来,都城第一次沦陷,也是楚军遭遇的前所未有的惨败。

相关文章

  • 吴楚柏举之战

    公元前506年的柏举之战,是“自商周以来规模最大、战场最广、战线最长”的战争。这三个“最”字,充分说明了柏举之战的...

  • 柏举之战

    柏举之战,春秋后期时吴、楚两国发生的一场战役。《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有:「(吴国)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

  • 沈尹戌:苟不能卫,城无益也

    鲁定公四年(前506年)的吴楚柏举之战,三万吴军深入楚境击败二十万楚军,继而五战攻破郢都逼走楚昭王,以军事史上“以...

  • 白公之乱(一)

    伍子胥在吴楚柏举之战中,五战之后攻入楚国都城郢都,楚昭王逃走。 到此时,伍子胥的复仇计划完成了,他终于灭了自已的母...

  • 不龟手药

    本来正列说白起用兵,忽想起庄子不龟手药。白起三战对春秋三战。伊阙之战对繻葛之战,各个击破破联军。鄢郢之战对柏举之战...

  • 史上经典的以少胜多战例(7)

    柏举之战。春秋时期著名战例。吴主阖闾称霸之战,也是“中国兵圣”孙武成名之战。战中孙武和“复仇者”伍子胥帅3万吴军千...

  • #红书房#《国语集解》196:如何面对自己的失败

    楚语下·第4则 柏举之战,蔡昭侯与唐成公联合吴国攻打楚国,楚国大败。第4则就接着第3则鬭且对令尹子常的批评后,柏举...

  • 吴军入郢的暴行:阖闾祸乱后宫,伍子胥掘墓鞭尸

    楚昭王十年(前506年)十一月,吴、楚两军在柏举(今湖北麻城)摆开阵势,史称柏举之战。此战双方共出动二十三万人,其...

  • 柏壁之战

    后发制人创造战机的柏壁之战唐初,马邑 (今山西朔县)割据势力刘武周欲南下争夺天下。武德二年(公元 619年)六月,...

  • 孙子孙武孙膑的关系

    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安乐人。后来投奔吴国,在伍子胥的推荐下得到吴王阖闾的重用。在柏举之战中,孙武率领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吴楚柏举之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gyjbrtx.html